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流市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特征,为巩固基本消灭疟疾成果提供防控策略。方法对1995-2006年北流市流动人口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流市1995-2006年流动人口疟原虫血检阳性率为0·10%,病例散在分布,以3-9月份发病为主;病例主要为青壮年,占72%,男性远多于女性;早期感染来源主要来自海南、云南、广东等省份,2000年后海南、云南省份是感染主要来源。结论应继续开展监测,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田林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罗 《右江医学》2001,29(5):429-430
田林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之一。 1991年经自治区组织专家考核 ,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1992年起展开了防止疟疾复燃与巩固发展灭疟成果工作。现将 1992年~ 1999年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防治内容与方法   1.病例侦察和治疗 加强全县各村屯巡回侦察工作 ,通过主动和被动侦察 ,对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疑似感冒和发热原因不明的发热 (四热 )病人取血镜检 ,对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的发热病人取血后即给予假定性治疗 ,即氯喹 0 .6 g ,伯氨喹啉 15mg ;对确诊的现症病人或带虫者均给予氯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靖西县基本消除疟疾后疟疾监测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蚊媒监测方法对2002-2014年靖西县"三热"病人疟疾血检、农村小学学生疟疾血清抗体检测、蚊笼灯诱通宵捕蚊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4年靖西县"三热"病人常住人口血检104 764人次,镜检未发现疟原虫阳性者;流动人口血检7 253人次,镜检疟原虫阳性27例,均为间日疟。2013年农村小学学生疟疾血清抗体监血检3 048人次,未发现阳性者。2009-2013年5~10月选择10个村屯进行调查,共捕获按蚊32 147只,均为中华按蚊,月密度分别占3.53%、10.39%、63.68%、15.03%、5.44%、1.93%。结论疟疾监测是发现疟疾传染源的手段,应加强"三热"病人疟疾血检、外出回归人员和外来人员疟疾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并根治传染源,做好防蚊灭蚊,是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潘祖旌 《右江医学》1999,27(2):99-100
疟疾目前一直是非洲及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热带传染病。广西在60年代曾是一个疟疾高度流行区。田林县建国后曾有两次大面积流行,1956年疟疾发病率为316.3/万,1970年发生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达1164.5/万,居民带虫率为31.7%,成为广西高疟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扬中市1987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以来的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7~2006年扬中市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年间扬中市共发现疟疾患者101人,本地疟疾病例占总病例的75.2%,输入性病例占24.8%,近10年来输入性病例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扬中市疟防成果巩固,现行疟疾防治措施扎实有效,但流动人口的疟防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柳城县1996-2009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9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9年14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其中外出回归7例,占77.78%;外来人员2例,占22.22%。从海南省输入5例,占55.56%(5/9);贵州省输入l例,占11.11%(1/9);其他省市输入1例,占11.11%(1/9);东南亚国家输入2例,占22.22%(2/9)。在外滞留1个月以上发病8例,占88.89%(8/9)。从事建筑的5例,占55.56%(5/9),种植的1例,占11.11%(1/9)。发病后l周内就诊的占55.56%(5/9)。结论应继续加强对从高疫区外来、回归人员的疟疾管理和监测,加强疟防知识宣传教育,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7.
资源县1955年疟疾发病率为857.8/万,由于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综合性防治笔全面开展发热患者血检查源拨灶,1991年达基本消灭疟疾标本。为了巩固灭疟成果,1992~1996年居民发热患者血检疟疾监测42395人次,未发现疟原虫。居民血清学5712人,抗体阳性3人,抗体阳性率0.05%。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疟疾监测,年疟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43%,8.0%,2.0%,6.4%和11.2%。从5年  相似文献   

8.
广西疟疾监测点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监测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疟疾抗体纵向监测,按蚊种类、主要传播疟疾媒介种群密度和叮人率调查。结果监测点疟疾发病率和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由2005年分别从0.69/万及0.02%下降至2009年均为零。结论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媒介依然存在,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是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玉林市2001~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为加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7年玉林市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以及重点人群荧光抗体监测资料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玉林市7年间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102692人次、外出回归人群54296人,外来流动人群15052人,未发现当地感染病例,输入病例79例,其中感染病例占73.42%,外来流动人口病例占26.58%,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11%和0.14%,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32%。结论玉林市2001年以来无当地感染病例,检出病例全部是输入性病例,病人分布面广,未发生输入继发病例,疟疾监测和防治措施可行有效。应继续加强对流动人群、特别是从高疟区回归人群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市1994~2009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评价监测措施,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09年梧州市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重点人群荧光抗体监测以及蚊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6年来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例26492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例257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病例14702人次,检出输血感染三E/疟2例,输入病例26例,三类人员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7%(2/26492)、10.117%(26/257)和0。重点人群IFA抗体阳性率为0.078%。结论梧州市基本消灭疟疾16年来仅检出输血感染三日疟病例2例,输入性病例26例,未发生输入继发疟疾病例,表明疟疾防治成果巩固,现行的疟疾监测和控制措施可行有效。应继续加强对流动人群、特别是从高疟区外来人群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崇左市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崇左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崇左市2005~2012年共报告狂犬病116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病死率为100%.7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宁明县43例,其次是龙州县18例,江州区和扶绥县各16例,4县(区)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17%.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发病主体以农民为主(78.45%),其次是学生(6.90%)和散居儿童(5.17%).夏秋季为狂犬病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多,犬只免疫率低,伤口处理不及时和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对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控制犬只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的治疗率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8年“三热”病人疟疾血检状况,分析其监测的效果。方法对医院监测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或不明原因发热的“三热”病人采血作疟原虫检查;收集2008年疟疾血检监测数据,以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其特点;对各镜检点阴性和阳性的血膜片进行抽检,计算血膜片的合格率及复核符合率。结果全市共血检9788人次,发现阳性病例39例,血检阳性率为0.40%,其中间日疟28例,恶性疟11例,血栓阳性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2.98%(39147)。血检阳性病例以输入性为主,占总阳性病例数的74.4%(29/39),其中恶性疟病例均为本市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从事商务的归国人员;病例的地区分布按发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罗湖18例、宝安11例、龙岗5例、南山3例和福田区2例,盐田区无阳性病例;病例时间分布呈现6、7、8月和11、12、1月的2个高发期。抽查6个区15个镜检点514张血片,血片制作和染色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6.19%和89.88%,对其中的213张阴性片及12张阳性片进行复检,符合率为100%。结论“三热”病人血检监测是及时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疟疾病例分布特征的阐明为我市科学防治疟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96~2010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疟疾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远东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82+989-982,989
目的分析1996-2010年崇左市江州区疟疾监测结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0年原崇左县卫生防疫站和江州区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崇左市江州区疟疾发病率从1996年的0.60/10万下降至2006~2010年的0.00,流动人口血检6 030人次,共检出20例阳性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81%。当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07 924人次,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疟疾防治措施有效,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防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荆州市2006-2015年疟疾流行特点,为开展疟疾防治和消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2006-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6-201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95例,其中间日疟49例(51.58%),恶性疟30例(31.58%),未分型16例(16.84%);年平均发病率为0.16/10万,死亡2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男性发病远多于女性(P<0.001),平均年龄为(44.47±16.59)岁,职业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32%;2006-2015年除10月份无输入病例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但无较为集中的趋势;2006-2015年荆州市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荆州区2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3.16%;输入性病例大多来自非洲,占69.23%.结论 输入性疟疾已成为荆州市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深圳市观澜街道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2—2008年深圳市观澜街道疟疾病例资料。结果:17年间疟疾发病1525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职业以烧砖、打石、种养、建筑为主。结论:从事烧砖、打石、种养、建筑等的暂住人员居住条件差,防疟意识薄弱,是疟疾流行主要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3年贵州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贵州省疟疾防治资料、现场调查、疟疾监测结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报告疟疾病例,分析2013年贵州省疟疾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网报疟疾发病人数12例,较2012年的16例下降了25.00%,发病率为0.034/10万,较2012年0.046/10万下降26.09%,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贵州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2例网报病例进行复核,其中,间日疟3例,占25.00%,恶性疟8例,占66.67%,卵形疟1例,占8.33%。结论 2013年全省疟疾防治措施落实,首次实现了全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首次报告卵形疟病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与去年同比无变化,病例分布范围较2012年缩小,感染虫种增加至3种。境外输入性疟疾将是今后贵州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疟疾流行特点,为全省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广东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3年广东省本省疟疾疫情的病例为106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17例,恶性疟79例,三日疟2例,卵形疟8例;死亡病例1例,疟疾年发病率为0.1001/10万。全省15个地级市中的38个县(市、区)有疟疾报告病例,深圳(28例)和广州(26例)共报告疟病例54例,占全省总数的50.94%(54/106);全省6个地级市和83个县(市、区)无疟疾病例报告。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性别比为14.14:1(χ2=23.841,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岁,共有10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5.28‐(101/106),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以商业服务、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农民这四类人员为主,共有57例,占总数的53.77%(57/106)。2013年广东省报告疟疾149例(包括106例本省籍和43例外省籍和外国籍人士)显示,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疟疾病例主要输入来源为非洲和亚洲,分别为133例和11例,分别占总发病数的89.26%和7.38%,其余洲输入5例,占3.36%;输入疟疾病例最多的国家为加纳(29例)、占19.46%,其次为喀麦隆17例、占11.41%,第三是尼日利亚16例、占10.74%。结论 2013年广东省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是2013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比2012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多,应该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控,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江苏省泰兴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价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总结推广防治经验。方法收集泰兴市1950—2014年疟疾发病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防治和监测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泰兴市自1950年至今共发现疟疾病例2 358 190人,曾经发生过2次疟疾大流行,1971年发病率最高时达到2 794/万。中华按蚊系唯一传播媒介,综合防治阶段(1979—1988年)通过"一防、三治、压高峰"等措施,休止期根治1 010 914人次,现症治疗37 945人,清理复治23 068人,流行季节预防服药4 231 309人次。2005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通过近10年的监测,泰兴市的疟疾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万以下,最后1例本地病例发生在2009年。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4年)共血检48 042人,查出疟疾阳性35人,其中恶性疟31人,间日疟1人,三日疟1人,卵形疟2人,均为输入性病例,开展主动病例侦查174个行政村,34 954人,走访结果未发现疟疾病人。近4年未有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泰兴市疟疾防控措施卓有成效且防治效果巩固,已经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