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致限制性斜视患者行直肌后徙联合后 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后的斜视度、复视图及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于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眼科诊治的因TAO导致限制性斜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19只眼),8例(8只眼)为限制性下斜视,行下直肌 徙后术;5例(5只眼)为限制性上斜视,行上直肌徙后术;2例(2只眼)为限制性内上斜视,分次行上直肌徙后及内直 肌徙后术;3例(4只眼)为限制性内斜视,行内直肌徙后术。其中2例(下斜视1例,内斜视1例)为眼眶减压术后患者, 二期行眼外肌徙后术。所有患者均行直肌后徙联合后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手术前和手术后均进行斜视度、复视 图及立体视觉检查,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手术前斜视度为20Δ~80Δ,术后斜视度为 2Δ~10Δ;术前16例患者第一眼位有复视,术后14例患者第一眼位及下转15°方位复视消失,2例患者第一眼位复视消 失,下方视野残留复视症状;术前具立体视觉患者2例,术后具立体视觉患者增至14例,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O导致限制性斜视患者行直肌后徙联合后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可有效 改善斜视度,消除复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并分析27例麻痹性斜视行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在术前、术后麻痹肌的运动情况、双眼视功能、眼球运动情况、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等方面的结果 .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功能大部分有不同程度好转,除2例外全部过中线,转动1、2 mm者12例,转动3 mm者10例,转动4、5 mm者2例,转动7 mm者1例.术后被转位的肌肉运动正常,未有不足情况.术后21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其中具备Ⅰ度双眼单视功能13例,具备Ⅱ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2例有Ⅲ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同视机检测仍是单眼抑制.术后眼住正位22例,欠矫5°~10°者5例,23例复视消除,3例轻度改变注视方向也可消除复视.1例复视存在因不能耐受行二次手术.结论 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可矫正麻痹性斜视眼位,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而且可减少眼前段供血不足的危险.是目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缝合于原肌止点后12.0 mm)联合内直肌缩短术(4.0~7.0 mm),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眼面外观及视功能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13 ~ 27个月后,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眼球外转稍有受限;眼面外观良好;均获得较稳定的患眼固视能力,但未建立明确的双眼视功能.结论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稳定了后徙外直肌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肌肉条数,具有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9例12眼。将下斜肌从距离止端4mm处离断,然后转位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顳侧1mm处。术后随访2周~6个月。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没有任何病人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斜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治疗。对垂直斜视〉25△的患者.同时行同侧上直肌后涉。结果21例患者中,18例单纯边缘切开,17例眼位及代偿头位矫正,1例欠矫,3例下缘肌边切开,同时行上直肌后涉者.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矫正。结论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通过单纯的下斜肌边缘切开或联合上直肌后涉手术可使眼位及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的矫正,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睿 《吉林医学》2013,34(21):4346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后斜视、复视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择行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斜视和复视的患者31例,对其实施眼前节、视力和眼底的常规性检查,并实施眼肌运动、屈光和复视像的检查。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多数患者垂直肌为受累肌,其中多为下直肌受累,合并上睑下垂6例。3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眼位恢复正常,发生永久性复视患者为2例,年龄越大的患者,其恢复速度就越慢。结论:患者在行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斜视和复视,且部分出现合并眼肌运动障碍,受麻醉药物影响所致的眼肌毒性反应应为主要致病因。大多数患者在经早期治疗后双眼视觉得以恢复,手术治疗也有相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的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的患者28例进行视力、眼前节、后节常规检查,并行眼位、眼球运动、复视相、三棱镜和同视机检查。部分患者行牵拉试验。结果 28例患者中,垂直性斜视患者占21例,水平斜视患者占2例,上直肌挛缩患者2例,下直肌挛缩患者1例,上直肌瘢痕限制性斜视患者2例。结论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并眼外肌运动障碍所致性复视的患者,经过早期的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其眼外肌正常的运动机能从而改善斜视,消除复视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眼手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两组行健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及斜视眼手术(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矫正斜视.比较术前术后眼位矫正效果.健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1.39 mm,手术均为1次完成.斜位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9.17 mm.结果 该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 分别对60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健眼手术组根据三井幸彦对主眼的手术量按(斜角÷3)mm计算,斜角>15°分二份,健眼手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手术量明显低于仅斜眼手术组,疗效优于斜视眼手术组.结论 健眼手术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9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垂直斜视度在7^△~15^△,行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垂直斜视度大于15^△,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若麻痹眼下转功能明显不足,则行下斜肌转位术,必要时健眼同时行下直肌后徙术。结果23例(33.3%)治愈,45例(65.3%)好转,1例(1.4%)无效。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为主要手术方式,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RS患者临床资料,20例内斜视患者行内直肌后徙术,5例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后徙术,3例Ⅲ型患者因原在位维持在正位,没有明显的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眼球后退、睑裂变小体征改善或消失。20例内斜视患者术后17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内转时睑裂变小体征仍严重且眼球内转时急速上、下转现象仍明显,行对侧直肌后固定缝线术后体征改善或消失。5例外斜视患者3例术后斜视度数≤10度,2例术后斜视度数均〉10度,1例外斜视者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行下斜肌截腱术或转位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其部分临床表现和眼外肌受累情况有时很难与先天性广泛纤维化区分,如上睑下垂、大度数斜视等,需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霞  李湧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4-10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上斜肌麻痹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80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手术治疗,双眼上斜肌麻痹者行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单眼上斜肌麻痹合并DVD行下斜肌转位术.合并水平斜视也同时矫正。术前采用同视机和三棱镜检查为手术提供依据,结果:28例单眼下斜肌切断,术后观察3~6周,出现对侧眼上斜视6例,上斜视度在6。左右。4例行上斜肌折叠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8例下斜肌转位,18例内、外直肌后徙,经半年以上观察,代偿头位改善,眼位基本正常。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24例患者,根据垂直斜视度数分别行下斜肌截腱术(截腱术),下斜肌后徙转位前徙术(前徙转位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前移联合上、下直肌手术(联合手术)。结果治愈好转率达91.6%,行截腱术者10眼,平均矫正(8.23±4.22)°;前徙转位术9眼,平均矫正(14.05±5.72)°;联合手术5眼,平均矫正(21.00±9.80)°。结论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主要目的是矫正斜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头位。准确测量斜视角是保证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眼同时行4条直肌手术时采用直肌内为微分离术对眼前段的影响。方法:16只犬眼,8只行直肌联结术,8只行直肌转位术,术中对睫状前动脉(ACAs)行显微分离术予以保留,术后观察眼前段3个月,对虹膜睫状体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大多数ACAs成功分离并保留,发现垂直肌的血管较水平肌粗,易分离。术后未发现眼前段缺血(ASI)。光、电镜观察组织细胞无缺血改变。结论:将血管显微分离术应用于斜视手术中,可使累及三条以上直肌的手术一次完成,避免了ASI的风险。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垂直肌的AC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眼同时行4条直肌手术时采用直肌内血管显微分离术对眼前段的影响。方法16只犬眼,8只行直肌联结术,8只行直肌转位术,术中对睫状前动脉(ACAs) 行显微分离术予以保留,术后观察眼前段3个月,对虹膜睫状体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大多数ACAs成功分离并保留,发现垂直肌的血管较水平肌粗,易分离。术后未发现眼前段缺血(ASI)。光、电镜观察组织细胞无缺血改变。结论将血管显微分离术应用于斜视手术中,可使累及三条以上直肌的手术一次完成,避免了ASI的风险。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垂直肌的AC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6.
上斜肌麻痹在垂直眼外肌麻痹中较为常见,且多:为先天型,常常引起典型的代偿性斜颈。后天型者则主觉复视与混淆,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了52例上斜肌麻痹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五种情况。资料与方法52例中女性22例,男性30例。年龄3~15岁47例,16~20岁5例。单侧上斜肌麻痹39例,双侧上斜肌麻痹13例。第一眼位垂直斜<15△1528例,垂直斜>15△例,垂直斜合并水平斜视9例。对手术肌肉的选择:垂直斜<10△,仅做下斜肌减弱。垂直斜>10△:下斜肌徙后加健眼下直肌徙手后或单纯住眼下直肌徒手。垂直斜合并水平斜视:下斜肌减弱加内、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术前肌注阿托品注射液对局部麻醉下斜视术中眼心反射(OCR)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至2019年在我院就诊并行局麻手术治疗的水平斜视患者50例50眼,外斜视患者进行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内斜视患者进行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随机分为A组(术前不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B组(术前30min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和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44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和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观察对比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术后第1周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4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术后2个月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组术后第1周有1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术后2个月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平均为3.8±2.4^△;术后2个月平均为4.4±3.9^△。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组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平均为3.5±3.1^△;术后2个月平均为4.1±3.3^△。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较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并没有显著增加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方法:对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组研究,单纯下斜肌转位术为A组,下斜肌截除联合转位术为B组,下斜肌截除联合转位并前徙术为C组。三组患者在常规局部麻醉下,以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垂直斜度及下斜肌亢进改善程度检查,随访六个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三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89.47%、9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