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内压与腹内压增加的相关性。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全麻下分别置入导尿管、腹腔导管及颅压监测仪导管来测定膀胱内压、腹内压及肾盂内压。首先测定基础压力,然后每次使腹内压增加4cmH2O,在同一腹内压水平每隔5min重复测定膀胱内压及肾盂内压,这样30min为一周期,腹内压增加至25cmH2O为止。结果随着腹内压增加,肾盂内压上升显著(P<0.001)。肾盂内压和腹内比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7.394+1.983X,相关系数r=0.874,两者成高度正相关。膀胱内压与腹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内压增加可造成肾盂内压显著性升高,类似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因此,腹内压增加可能是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压机械通气时,患者在麻醉肌松状态下,不同PEEP时腹内压与胸内压的相关性。方法 20例手术后尚处于麻醉肌松状态下,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和导尿管,在PEEP分别为0 cmH_2O_5 cmH_2O,10 cmH_2O和15 cmH_2O时,进行间接腹内压和直接胸内压测定。结果所有20例患者的初始腹内压为(8.15±3.46)mmHg,初始胸内压为(9.31±5.72) mmHg,增加PEEP后,腹内压,胸内压均升高。当PEEP分别为5 cmH_2O,10 cmH_2O和15 cmH_2O时,腹内压分别增加至(8.31±3.66) mmHg,(9.92±3.75) mmHg和(12.46±5.55) mmHg,胸内压分别增加至(9.15±5.93) mmHg,(12.23±6.29) mmHg和(16.23±5.99) mmHg。不同PEEP时,腹内压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的腹内压与胸内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Pearson相关系数R~2=0.789,且P〈0.01,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提高PEEP值,能增加患者的腹内压。故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有必要实行腹内压监测。不同PEEP时,腹内压与胸内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肠内营养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率可达30.5%-65.7%。如何减少或避免喂养的不耐受,保证肠内营养实施顺利,是临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肠道对腹内压的升高最敏感,腹内高压压迫肠管肠壁血管,致肠缺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腹内压与胃肠功能表现具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腹内压与肠内营养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及下一步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4.
胡建华  王大庆  肖敏  万勇  葛颖 《四川医学》2010,31(11):1616-1617
目的通过对ICU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压的监测数据,来推断它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疗效分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我科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28例(死亡组10例,治愈组18例)的腹内压监测数据,分别比较两组的腹内压监测和腹围与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愈组腹内压与A-PACHE-Ⅱ评分的回归方程是Y=1.406+0.690X,相关系数r=0.646,P〈0.001,有明显相关性;腹围与APACHE的相关系数r=0.175,P=0.048,有一定相关性。死亡组结果:腹内压与APACHE-Ⅱ评分的回归方程是Y=14.767+0.471X,相关系数r=0.387,P=0.008,有明显相关性;腹围与APACHE-Ⅱ的相关系数r=0.279,P=0.061没有相关性。结论腹内压监测是急性重症胰胰炎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5.
腹内压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的病变严重程度与腹内压的关系。方法 对发病 4 8h内住院治疗的 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在入院后每隔 8h采用间接法测量腹内压 ,如病情有所缓解 (肛门排气 )或需手术治疗 ,则停止测压。并收集Ranson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指标。结果 腹内压与Ranson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 ,相关系数r =0 735 (P <0 0 5 ) ,决定系数r2 =0 5 6 8。腹内压与APACHEⅡ评分存在良好的相关 ,相关系数r=0 874 (P <0 0 1 ) ,决定系数r2 =0 76 3。结论 腹内压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的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进行腹内压的监测 ,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 ,而且可协助判断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直接测压法寻找腹内压的正常范围,并探讨腹水量与腹内压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直接测压法测量腹内压,获得无腹水患者腹内压正常值范围。同时测定腹水组患者腹内压值,与无腹水组进行比较。取无腹水患者,在腹腔注入不同体积含化疗药物的生理盐水,动态监测腹水增加后腹内压的变化,并建立两者关系式。 结果 ①67例无腹水患者直接测压法测得腹内压的95%的可信区间(95%CI)为4.99~6.11 mm Hg (1 mm Hg=0.133 kPa);②无腹水组的腹内压明显低于腹水组(t=-2.188,P=0.031);③无腹水患者腹内灌注生理盐水体积与腹内压变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113,t=5.206,P<0.01)。设定灌注药体积为自变量(X),腹内压为因变量(Y),一元回归方程式为:Y=7.651X+1.491(P<0.01);④腹腔灌注生理盐水后获得腹内压测量值范围4~19 mm Hg。其中<12 mm Hg 48人次,12~15 mm Hg 52人次,16~20 mm Hg 5人次,21~25 mm Hg 0人次,>25 mm Hg 0人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ACS。 结论 直接测压法腹内压的正常值范围是4.99~6.11 mm Hg,与Kron测量法正常值范围在数值上不同,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腹水增多与腹内压的升高,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因此腹水增多时需警惕腹腔内高压(IAH)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发生;腹水增多引起ACS可能与高压状态持续时间相关,早期缓解腹内高压,对预防和治疗AC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腹部手术后腹内压(IAP)的变化程度。对35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析,测量其术前、术后的腹内压。术前(IAP)为0.0363±0.0463kPa,术后第1、2、3、4、5天IAP为0.8243kPa±0.2569kPa、0.7183±0.1880kPa、0.3850±0.1843kPa、0.0592±0.0615kPa、0.0319±0.0343kPa。术后第1、2、3天的IAP比术前显著升高(P>0.001),但术后第4、5天的IAP与术前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8.
颜萍  马瑛  汤晓燕  张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8):1204-1205,1208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腹内压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膀胱压测量法对219例重症患者进行腹内压测定,分为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机械通气对腹内压的影响及患者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和TISS-28评分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结果 219例重症患者腹内压平均值为(7.43±3.15)cmH2O,机械通气组腹内压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腹腔高压组患者的MAP、APACHEⅡ评分和TISS-28评分均高于腹腔低压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否、疾病严重程度对重症患者腹内压水平有影响,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Ⅰ~Ⅱ级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对其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腹内高压Ⅰ~Ⅱ级且需要行肠内营养的患者37例,分别记录初始腹内压(N0)、稳定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500ml后6h(N1)、12h(N2)、24h(N3)腹内压值。结果 患者腹内压N0: 15.2±3.6mmHg,N1: 16.3±3.2mmHg,N2: 15.8±4.2mmHg,N3: 15.1±2.1mmHg,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不增加ICU中腹内高压Ⅰ~Ⅱ级患者腹内压。  相似文献   

11.
腹内压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大庆  万勇 《四川医学》2003,24(8):817-817
由于腹内高压 (IAH)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即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CS)、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腹内压 (IAP)的升高可广泛影响呼吸、心血管、肾脏、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在所有这些影响中 ,IAP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表现最早 ,可作为ACS的早期诊断标准[1] 。本文旨在探讨IAP升高对气道阻力、顺应性、通气压力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从而了解IAH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改变。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2 0 0 2年 4~ 6月因单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 )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腹内压的影响因素,建立腹内压回归方程.方法应用膀胱测压法,测定106位住院患者的腹内压,并对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既往和近期腹部手术史、住院原因、合并症情况及数量等14项因子与腹内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平均腹内压为5.5mmHg,范围为0.4~12.8mmHg.各级体质指数相应的腹内压差异显著(P<0.01).男性腹内压比女性高2.0mmHg,差异显著(P<0.01).其他12种因素对腹内压无明显影响(P>0.05).腹内压回归方程R=0.507(P<0.01).结论正常腹内压可能受性别和体质指数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7岁.两天前搬运重物时突感下腹绞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一天.无呕吐,急诊入院.体检;神清,T36.8℃,P82次/min,R21次/min,BP15/9.5kPa,心肺(一),腹软,左中腹可见3.5cm×4.5cm肠型.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的关系.方法: 对8只健康雄性杂种犬,分别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置管,接压力换能器监测静脉压力,放置尿管接换能器监测膀胱压.腹腔穿刺置管监测腹腔内压并注入生理盐水,分别监测腹腔内压在基础状态及15、20、30、40mmHg(1 mmHg=0.133 kPa)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和下腔静脉压的变化.记录不同腹腔内压条件下犬的心率(HR)、右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犬的基础腹腔内压为(10±1)mmHg,随着腹腔内压增高,犬右股动脉MAP较基础值也明显增高(P<0.05).当腹腔内压逐步增加至15、20、30、40mmHg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压力随之增加(P<0.05).不同腹腔内压条件下,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明显相关(分别为r=0.95,P<0.05;r=0.92,P<0.05;r=0.94,P<0.05).结论: 在犬模型中,通过监测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可以较好地反映腹腔内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重症监护室(ICU)中常见的危重症,至今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而引起ARDS的常见病因往往也会造成患者腹内压(IAP)的变化。当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可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严重时可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器官衰竭和死亡。因此对ALI/ARDS患者常规腹内压监测是必要的。现就腹内压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步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 CO)和连续腹内压监测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联合应用,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普外科ICU病房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并同时进行了PiC CO和腹内压实时监测的危重患者共8例,通过建立PiC CO监测通道以及腹腔内低顺应性毛细测压管,记录患者进入ICU病房3 d内每隔8 h同步监测PiC CO所测得的连续心排出量(PCCO)以及腹腔内直接测压法所测得的腹内压。结果 8例患者术后3 d内每8 h同步记录的PCCO及腹内压共72个记录点的数据进行排除患者因素的偏相关性分析,所得相关系数R=-0.682(P0.001)。结论危重患者的腹内压与PCCO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步监测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郦俊生  沙键  唐来坤  潘良  程捷  田峰  钟宁  张慧  李立  杨银才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443-1444,1455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与膀胱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72例次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中明显伴有下尿路梗阻的88例次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后的肿瘤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患者的年龄,最大尿流率,手术方式,膀胱灌注化疗与术后肿瘤复发有相关性,其统计学意义。TUR-Bt+TURP(BNI)36例次,6例次复发,复发率16,7%;膀胱部分切除术48例次,19例次复发,复发率39.6%。两种术式术后的复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排尿梗阻与膀胱肿瘤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手术同时解除梗阻能显著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术后患者恢复程度与腹内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以指导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方法:对60例患者根据UBP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膀胱全切、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进行UBP与生命体征、术后恢复程度观察指标的监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心率、呼吸频率、疼痛三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内压与术后恢复患者各项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腹内压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心率、呼吸频率、疼痛呈正相关,与每日进食量、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患者腹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后恢复与腹内压变化有密切关系。UBP监测腹内压,是观察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后患者病情及手术后恢复程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张峰林  刘奕  邓直 《新疆医学》2012,42(4):93-94
通过对例危重患者进行动态IAP监测,并结合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ne,MODS)评分、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分析,以探讨IAP监测在MODS防治中的价值,为临床病情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提高救治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