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王刚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0):20-21,28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如术后血胆红素值居高不下、下降缓慢或下降后再度升高均为异常现象,常常提示如胆道并发症等的存在。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胆红素异常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施行的63例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63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了64例次高胆红素血症,其中术前重型肝炎13例(20.6%),缺血再灌注损伤21例(33.3%),急性排斥反应15例(23.8%),胆道并发症9例(14.3%),FK506毒性反应5例(7.9%),乙型肝炎复发1例(1.6%).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错综复杂,应首先明确其发生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施行的63例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63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了64例次高胆红素血症,其中术前重型肝炎13例(20.6%),缺血再灌注损伤21例(33.3%),急性排斥反应15例(23.8%),胆道并发症9例(14.3%),FK506毒性反应5例(7.9%),乙型肝炎复发1例(1.6%)。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错综复杂,应首先明确其发生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71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以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配合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血制品、白蛋白等治疗。不加用退黄、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治疗组加用瘀胆合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共用4周。结果两组肝功能四项指标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STB、AL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LB、AL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两组对比,STB、ALB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更为有效,能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对照组,副反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胆红素血症的中医治疗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110039)汪承柏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运用西医西药,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用中医中药治疗可获显效。但在临床应用时宜明确西医诊断(如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6.
将87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用苯巴比妥治疗;对照组为一般护肝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8%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苯巴比妥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与乙型)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较常见,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满意。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争议较大。我们试用激素治疗18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玉梅 《华夏医学》2000,13(5):640-64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 ,特别是高末结合胆红素增高可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1 ] 。而 G- 6 - PD缺乏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之一。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伴肝脾肿大。治疗、护理的重点是防治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核黄疸。换血疗法是去除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 ,使之下降至安全水平 ,防止核黄疸。本组对 4例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换血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密切参与及配合 ,严密的术后监测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 ,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5月~2011年5月266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胆红素的变化趋势及与术前、术中各因素的关系,研究高胆红素血症与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266例患者心脏手术后有47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占17.6%,开始时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胆红素升高明显相关,并明显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监护室治疗时间。结论术后高胆红素血症与术前患者胆红素升高相关,提示与术前肝脏排泄胆红素障碍及心脏手术后胆红素负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肝移植有54例(79.4%)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其中保存损伤38例(70%),术前高胆红素血症32例(59%),FK506毒性反应8例(15%),急性排斥反应4例(7%),胆漏1例(2%),曲霉菌感染1例(2%),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2%);54例中,部分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原因。不同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在发生时间、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均呈现相应的特征。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错综复杂。应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思美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例.手术后第1天通过T管观察记录胆汁引流量、通过肝功能检查记录血清TBIL、ALT、AST、r-GT后,开始给予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甘利欣30 mL进行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同时给予5%葡萄糖250 mL 思美泰1.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7 d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后第3、7天通过T管观察记录胆汁引流量,通过肝功能检查记录血清TBIL、ALT、AST和r-GT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用药前胆汁引流量、TBIL、ALT、AST和r-G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胆汁引流量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血清TBIL、ALT、AST和r-GT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思美泰可以促进肝移植术后胆汁分泌,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时间,保护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早期环孢菌素A引起的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3个月CsA免疫抑制剂的肝损害治疗措施.方法对19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测定肝功能异常时CsA的谷值浓度.及时调节免疫抑制剂用量,配合保肝利胆治疗.结果17例于2~4周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无效,将CsA改为FK506后1个月后,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低剂量CsA、MMF、pred三联是目前理想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合保肝治疗,对减少术后早期CsA肝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总胆红素(TB)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成人肝移植术后胆红素进行对比分析,将其分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结果肿瘤组与非肿瘤组TB曲线在术后似呈反“S”曲线,即先降后升再降,但具有差别显著的峰谷值;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前4个时间点不同(P〈0.005).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由基础肝病所致的术前TB将影响术后7天内的TB值,但7天后此影响将很小,提示原肝病与移植肝是否出现近期肝并发症可能无明显关系。(2)31天的TB仍高于正常,提示肝移植术后1个月仍属多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恢复期。(3)初步揭示了肝移植术后有无肿瘤的患者TB变化规律曲线。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项指标中筛选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至出院)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9月间30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对有价值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确切的高危因素。结果:4例患者因资料不全剔除,303例参与此次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Child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早期拔管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血钠、血钾、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大量输血、术中输碳酸氢钠量、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胆红素、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20项因子是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7 500 ml)、术前高MELD分值等5项因子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者、术前高MELD评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病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67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2例为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为受体肝下腔静脉壁处出血,1例为受体右肾上腺处创面出血,均正确诊断、及时再次剖腹探查并止血成功.提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附57例临床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1年4月~2004年1月间57例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并进行随诊和观察。结果最短存活时间45d,最长存活已超过30个月(至今仍无瘤状态下存活)。结论不同期肝癌肝移植术后存活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肝移植治疗肝癌仍应严格选择病例,谨慎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和胆道造影诊治肝移植术后血管及胆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B超提示血流速度不畅或频谱异常、下肢水肿或黄疸的患16例,进行腹腔动脉造影10例次,下腔静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6例次,经皮肝穿门静脉造影并支。架置入2例次,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并引流4例次。结果: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1例经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开通;肝动脉狭窄4例,1例球囊扩张后狭窄减轻;所有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阻塞或狭窄行球囊扩张及 置放支撑架后临床症状好转;4例胆道狭窄和吻合口瘘行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引流(PTCD)治疗后黄疸减轻。结论: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的血管和胆道并发症,血管造影和胆道造影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能同时进行处理并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Only a few reviews of small case series and individual case reports including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 are available, and there has been no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HPS patient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HPS in O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end-stage liver-disease, and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outcome of HPS patients after OLT.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31 HPS and 30 control, non-HPS patients. The preoperative condition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wenty-six of 31 HPS patients and all of the non-HPS patients underwent OLT. Standardized methods, such as arterial blood gas at room air and ^99m-technetium macroaggregated albumin (^99mTc MAA) lung and brain perfusion scanning were performed for the diagnosis of HP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after OL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PS in OLT patients was 9.3% [26/279]. Hypoxemia in HP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a normalized shunt of ^99mTC MAA in the lungs after OLT.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within 28 days after OLT) of HPS was 76.9% (20/26). The one year survival was 61.5% (16/26) and four-year survival was 57.7% (15/26); much higher than HPS patients without OLT (0). But high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in HPS patients whose death occurred within 3 months of OLT due to complications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s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PS. But th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following OLT in HPS patients was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HP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FK506(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术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6年5月~2009年8月已经成功完成的119例肝移植,术后均以FK506为基础的抗免疫排斥用药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无一例发生过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有9例发生过轻微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5%(9/119);9例患者全部治愈,其总的治愈率为100%(9/9);其中7例经过对FK506和MMF加量后治愈,治愈率为77.8%(7/9);2例逐渐加重最终接受激素冲击治疗而治愈,激素治疗的成功率为100%(2/2),激素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22.2%(2/9).结论 FK506在肝移植术后的抗免疫排斥用药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应该结合患者的FK506的血药浓度、肝功能、机体耐受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调节.  相似文献   

20.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高胆红素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及I/R1、2、4h组共6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的活性和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的含量,并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组织TNF-α、IL-6含量及MPO、XO、MDA的活性和血清TB、CB、UCB、TBA的含量随着I/R时间的延长而有逐渐升高和增强的趋势。与对照组、I组相比,I/R及I/R1、2、4h组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1、2、4h组亦明显高于I/R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TNF-α与IL-6、MPO、XO、MDA,MDA与TB、CB、UCB、TBA呈正相关。结论:肝I/R损伤可引起肝细胞XO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的氧自由基及产生的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并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