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及临床分析.方法对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轻症治疗时采用阿奇霉素及头孢抗生素联合治疗,重症增加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结果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必要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症状对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咸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在6个月~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14d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X线早期明确诊断是基础,进行IgM抗体检测是诊断的关键环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家树  刘朝东 《实用医技》2008,15(3):375-376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20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5.02%,3岁-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小儿肺炎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戴小娟  陈柔  郑贵凤  杨丽秋 《中外医疗》2022,41(1):41-43,117
目的 研究探讨2019年该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7月该院儿科呼吸组收治的符合肺炎和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170例,同时对比2018年5—7月同期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患儿88例,比较两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基本情况、血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分析。方法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温、止抽、降颅压、减轻脑水肿、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17例。结果治愈1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降低肺炎支原体脑炎致残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起病原因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始终无咳嗽;第2组22例,以发热、咳嗽等为首发症状,病程第7~12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两组患儿均应用PCR法检测脑脊液(CSF)MP-DNA,采用颗粒凝聚试验检测其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并行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①肺炎支原体(MP)导致的脑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发热(40/40例)、头痛(29/40例)、嗜睡(28/40例)及呕吐(25/40例)等为主要表现,惊厥(5/40例)少有发生;有呼吸道症状者在病程的7~12d出现神经系统症状。②第1组患儿CSF-MP-DNA阳性,同期血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第2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CSF-MP-DNA阴性,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阳性。③脑电图异常(慢波)25例,6例患儿MRI呈脑灰质多灶异常信号,脑室旁斑片状高信号,经阿奇霉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及解痉等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MP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肺炎病程中或无肺部症状时出现,其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脑炎鉴别困难。脑脊液MP-DNA检测阳性及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增高,对确诊MP感染,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有主要意义。肺炎支原体脑炎通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MP肺炎合并脑炎者8例,占73%(8/11);以脑炎为首发症状者3例,占27%(3/11);11例中治愈7例(64%),好转2例(18%),死亡2例(18%)。结论MP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伍茂峰 《中外医疗》2011,30(9):94-94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结果该疾病发病人群多发为幼儿期及学龄儿童,且发病年龄有偏向幼儿延伸趋势。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日益增加,MP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MP感染可能性并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20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5.02%,3岁 ̄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引起小儿肺炎有增加的趋势[1],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肺炎支原体肺炎11例患儿均起病急,以发热、咳嗽为主症,所有患儿均头痛、呕吐,一例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阳性,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规则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在症状、体检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多有肺外症状,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高敏C反应蛋白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hsCRP、传统CRP和外周血常规3种检测标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本组hsCRP≤2.25mg/L者40例,2.26-7.99mg/L者6例,传统CRP≥8mg/L者14例;血常规阳性者16例,阴性者32例。hsCRP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和约登指数高于另外两种检测标准。结论hsCRP是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增强套式PCR法、支原体培养和微量板凝集试验(MAG)检测67例肺炎患儿MP的感染.结果培养-增强套式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01)和单份血清检测(P<0.01).双份血清MAG的检出率和培养-增强套式PCR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培养-增强套式PCR法是检测MP感染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晓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238-123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感染肺炎支原体患儿入院时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后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症状有效控制后即用阿奇霉素口服的序贯疗法。结果100例患儿均在20 d后进行疗效评价,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者80例;症状、体征好转但非显效者20例。10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程短,疗效好,胃肠道反应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结果:①0~3岁患儿20例,占全部患儿的35.7%。②婴幼儿肺部体征明显,常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部分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③有肺外合并症22例(39.1%),心血管、泌尿、消化、血液、神经系统均可受累。④应用阿奇霉素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见于较大儿童,但婴幼儿感染不容忽视,各年龄段患儿临床症状侧重各不相同,并可累及肺外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年长儿应警惕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76例肺炎患儿MP的感染,其中139例同时采用支原体培养进行检测;112例做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PCR法对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1),双份血清IHA的检测率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份血清IHA的检出率明显低于PCR法(P〈0.01)。结论:PCR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1例诊断为MP感染并发HSP的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有皮疹,关节症状10例,胃肠道症状9例,肾脏症状11例,以皮肤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者8例.发热14例,咽峡炎9例,肺部病变6例.未经抗MP感染治疗前7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后,随访2年,痊愈5例,2例未愈者1例表现为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1例表现为紫癜性肾炎慢性肾炎型.结论:MP感染可并发HSP,其临床特征是多伴发热,上、下呼吸道感染,病情易迁延、反复,以皮肤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者常见.给予及时、足疗程的抗MP感染治疗对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复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儿科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儿中持续发热5d以上者37例(37/57,64.9%),无发热5例(5/57,8.8%),淋巴结肿大54例(54/57,94.7%);合并支原体感染21例(21/39,53.8%);合并肺炎13例(13/57,22.8%),其中支原体肺炎6例;异形淋巴细胞计数10%以上者43例(43/57,72%),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35例(35/57,63.6%),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肝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2);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发热天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ALT等临床表现上与无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ALT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变化,但是临床上仍要加强支原体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6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红霉素及喘乐宁联合治疗,总结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最大峰流速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抗体阳性率以及复发出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临床表现多样,阿奇霉素、红霉素及喘乐宁联合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64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种肺外病变,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基础上常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结论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考虑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