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人格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为测查工具在临沂市某两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208名初中生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人格倾向中的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902,-5.975,-6.191;P0.00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仅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541,P0.001);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考试焦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略高于初二学生;3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仅与人格倾向中的精神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8,P0.01)。结论:1初中女生比男生情绪更不稳定,更具有攻击情绪,但男生比女生更外向活泼;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具反抗性、攻击性;2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普遍性;3精神质对考试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少年式)、应付方式问卷、亲子沟通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考试焦虑问卷量表对496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人格中的神经质、应对方式中的不成熟应对或混合型应对、亲子沟通中的问题沟通均能显著影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在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中,影响作用最大的是不成熟应对,其次是神经质.结论 培养健康人格和训练成熟的应对方式是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疆吐鲁番市维吾尔族与汉族高中生心理卫生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自陈式问卷(包括汉语版和维吾版),对新疆吐鲁番市汉族高中生230人,维语尔族高中生262人进行心理卫生调查。结果表明,两族学生的心理卫生总体状况较好。在所调查的神经质问题、品行问题、学业问题、性活动、性回避等五个分量表上,汉族男、女生的得分分别高于维族男、女生;各族高中生学业问题得分最高,而性活动得分最低。本文对两族学生在各分量表的得分异同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考试焦虑相关认知评价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评价特征。方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验证等方法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相关的认知评价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了主要包括:“证明自己”、“担忧心情”、“过度引申”、“抵触心理”、“考试准备”、“考试效能”等6个因了,在这六个因子上得高分的被试均具有某种不合理的认知信念。结论:引起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上述6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因子结构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于1996年4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对412名学前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的家长问卷调查。因素分析得出六个因子,即违纪与攻击、社会退缩、顽固性行为、躯体症状、情绪问题及不良生活习惯。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各行为问题因子的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管教态度与方式、父母婚姻关系、父子相处时间与内容等。由此提示,提高父母素质,采用适宜的管教方法与积极的管教态度是防治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态移民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人格和班级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宁夏12~16岁的生态移民(n=1453)、移居地(n=1750)、原居地(n=1248)青少年进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CBCL)、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我的班级》问卷调查,分别测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人格特征、班级环境。根据CBCL,有1个或1个以上因子分超过常模分者判定为具有行为问题。结果:生态移民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移居地组和原居地组(27.5%vs.19.9%,23.4%,均P<0.05)。对生态移民组进行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男、女生的EPQ神经质人格、外向性人格、精神质人格得分与各自的CBCL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不同程度的关联。女生的EPQ精神质人格得分与女生CBCL总分及体诉、攻击、残忍等因子分呈正相关(β=0.02~0.45,均P<0.05)。女生《我的班级》师生关系得分与女生CBCL总分及焦虑强迫、分裂样、不成熟性多动、攻击性表现、违纪表现、残忍等因子分负向关联(β=-0.16~-0.11,均P<0.05)。女生《我的班级》秩序纪律得分与女生CBCL总分及焦虑强迫、抑郁退缩、攻击性表现、违纪表现、残忍等因子分正向关联(β=0.14~1.20,均P<0.05)。女生《我的班级》同学关系得分增强女生EPQ精神质人格分值与女生CBCL总分及体诉、违纪因子分之间正向关联(β=0.02~0.26,均P<0.05)。结论:生态移民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非移民青少年,其行为问题可能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点和班级的秩序纪律正相关,与外向性人格特点、班级的师生关系负相关。人格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可能受班级同学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影响因素、改善应对方式的初中生考试焦虑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学期期末考试前2周,采用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中学初二年级3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的2个分量表-指向问题的应对、指向情绪的应对具有显著相关(P0.05);②考试焦虑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2个分量表中各自因子的相关存在差异性(P0.05);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对学业不良的担忧是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R=0.956,R2=0.915,P0.01),问题解决、幻想否认、发泄情绪作为应对方式的因子影响考试焦虑中对学业不良担忧因素(R=0.645,R2=0.418,P0.01)。结论调节初中生对考试焦虑的应对方式,减少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31名行为问题学生的人格与智力测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正常儿童和行为问题儿童的人格与智力特点 ,探讨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卡特尔儿童 14种人格因素问卷 (CPQ)和瑞文测验 -联合型(CRT) ,测评 12± 0 5岁的 3 1名行为问题儿童和 41名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与人格的关系。结果 :两组儿童的智力和 14种人格因素除了聪慧性因素外均无显著差异。自律性低的儿童易产生攻击行为 ;紧张性高的儿童易产生忧郁、不受欢迎和思维障碍 ;违纪行为与高轻松性、紧张性、低自律性相关 ;聪慧性得分低的儿童倾向于报告躯体不适。焦虑得分愈高 ,儿童易产生攻击、自伤、忧郁、不受欢迎和违纪等行为问题 ;外向得分低的儿童易产生思维障碍 ;神经过敏性得分低者易违纪 ,而得分高者易倾向于报告躯体不适。结论 :普通初中的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人格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某些特定的人格因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品行问题行为倾向并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方法:首先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进行深度访谈,探索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多发的品行问题行为并形成试测问卷;然后经小样本试测,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三个因素,形成修改问卷;最后对1923名青少年学生施测,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修正因素结构,形成正式问卷.结果:青少年学生中多发的问题行为包括违规行为、成瘾行为和攻击行为.分别对应问卷中的违规倾向、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量表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χ2=316.447,dr=74,χ2/df=4.276,GFI=0.974,AGFI=0.964,RMSEA=0.042),各项信效度指标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97).结论: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在多维情绪调节策略测量的基础上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初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潜在类别特征,以及不同类别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的差异。方法:1225名学生报告了他们在焦虑、伤心、愤怒和孤独时对十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习惯性使用特征,以及过去六个月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结果:农村初中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可以分为五种潜在类别:"表达抑制和责备自己组"(15%)、"高调节组"(14%)、"责难攻击他人组"(10%)、"低调节组"(19%)和"适应性-回避性调节组"(42%)。总的来说,相比于"表达抑制和责备自己组"、"高调节组"和"责难攻击他人组"来说,"低调节组"和"适应性-回避性调节组"明显具有更少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结论:农村初中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并且不同分类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6,自引:8,他引:98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5个省、直辖市20个地区的912名中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九个因子上其均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男生抑郁、恐怖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初中生躯体化、恐怖二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均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教育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考试焦虑为切入点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教育状况。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长沙市桌中学54名初三学生。结果学生考试焦虑程度偏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较强,自我教育能力较高,能自觉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求助意识。结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市部分高中生性发育状况及其性行为和性态度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两所学校847名高中生用自编青少年性状况信息调查表和修订的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IPPA)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报告第一次月经初潮/遗精的平均年龄分别为男生13.2岁,女生12.7岁;性行为发生率为3.3%(男生16人,女生12人),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6.0岁;谈恋爱人数占到39.1%;研究对象获取性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朋友38.8%,科普书籍和报纸24.5%,学校的有关课程(老师)15.8%。在看待同龄人的性态度以及自身性行为方面男生比女生对同龄人性行为持更赞同的态度(14.4±3.9/16.7±3.2,5.8±1.41/5.5±1.1,t=-8.88、3.26,P<0.01)。与父母亲情感依恋不安全的高中生相比,与父亲和母亲都是安全依恋的高中生对同龄人性行为持显著不赞同态度;其自身性行为水平也显著低于前者。结论:北京市部分高中生的性行为和性态度与亲子依恋有关,但关系微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青少年应激反应的状况及特点,并考察了应对方式对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642名青少年进行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调查。结果:青少年应激反应以疑病和焦虑为主,高中生的焦虑显著高于初中生(t=-3.259,P0.05),女生的疑病、焦虑和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t=-3.585,-2.651,-2.266;P0.05),病例多类型学生的焦虑显著高于病例少类型学生(t=-2.591,P0.05);应对方式以处理问题和期望为主,高中生的处理问题、期望、逃避、控制情绪、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女生寻求支持、控制情绪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339,-2.121;P0.05),病例多类型学生期望的得分显著高于病例少类型学生(t=2.055,P0.05)。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应激反应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0,0.372;P0.001),消极应对对应激反应有显著预测效应(β=0.373,P0.001)。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侧重女性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低年龄青少年的不良应对方式,心理干预应将消极应对方式的调整和改变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应对方式对焦虑状态的影响,为高考前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重点高中随机抽取的170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高三学生状态焦虑得分及各种应对方式得分进行t检验.然后对不同性别高三学生焦虑状态和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三女生...  相似文献   

16.
中职护理新生与高中新生心理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性质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349名中职护理新生和185名普通高中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论是中职护理新生还是高一新生,在心理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有焦虑倾向者的总体检出率,中职护理新生55.6%,高一新生51.4%,两者之间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心理健康各维度中,中职护理新生在学习焦虑方面无论是评分值还是高焦虑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高一新生,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评分值也高于高一新生,而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的评分值却低于高一新生。高一新生孤独倾向和身体倾向的检出率高于中职新生。另外,高一新生中农村学生有焦虑倾向者的总检出率及身体症状的高焦虑捡出率高于城市学生;而中职护理新生有焦虑倾向者的总检出率以及各维度的检出率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职新生和高中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应根据各自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唐山市区重点高中生焦虑症发生现况,分析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唐山市区4所重点高中的1338名高中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338名高中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女生及高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偏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25.31,9.50,12.46;P0.001);②SAS测评得分以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及高三年级学生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18.97,7.49;P=0.001);③性别、家庭氛围和受教育方式是重点高中学生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OR=0.62,0.60,0.68;P0.05)。结论高中生是焦虑症的高危人群,高中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高年级焦虑症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教育方式粗暴会明显导致焦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潍坊市某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中二年级的122名学生为被试,选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EMBU)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作为测量工具测量被试的反应。结果:(1)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在考试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t=-2.23,P0.05);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仅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惩罚、严厉这一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t=2.516,P0.05);(2)不同焦虑程度的初二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353,P0.01;t=2.574,2.050;P0.05);(3)初二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P0.05),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0.27;P0.01)。结论:(1)初二女生比男生有更严重的考试焦虑,男生比女生更多受到来自母亲的惩罚;(2)初二学生群体中有普遍性的考试焦虑;(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考试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寄宿与非寄宿学校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自制调查工具,以现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寄宿学校初中生655人和非寄宿学校初中生5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BCL结果显示,寄宿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15.2%,非寄宿学生检出率10.1%;两组间性别比较,仅女孩在体诉、焦虑强迫(t=3.726,2.963;P0.01)及抑郁退缩因子(t=2.47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两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出现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考试情境下高中生自尊与考试焦虑关系.方法 采用高中生自尊评定问卷筛选高低自尊组共233名学生,平分每组被试在两种情境下进行考试,在考前和考中采用状态焦虑量表测量考试焦虑.结果 ①高中生考中焦虑与考前和常模比较差异显著(t=3.970,-11.860;P <0.001);②低自尊高中生在普通和重要考试情境下的考试焦虑差异显著(t=-2.780,-2.573;P<0.01);③低自尊高中生在两种考试情境下的考中和考前焦虑差异显著(t=-11.674,-13.261;P <0.001),高自尊的仅在重要考试情境下差异显著(t =-3.169,P<0.01);④在两种考试情境下,高低自尊高中生考试焦虑差异显著(t=-2.227,P<0.05;t =-4.672,P<0.001;t=-3.494,P<0.01;t =-5.655,P<0.001).结论 高中生考中焦虑问题突出;低自尊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易受考试情境影响;考试情境对不同自尊高中生有一定影响;自尊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