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前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浦权  刘健 《中华内科杂志》1991,30(9):566-568,T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 :针对 2 0例CLL患者 ,采用骨髓抽吸 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 ,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 :①骨髓活检切片增生度检出率为 10 0 % ,骨髓涂片检出率为 70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②切片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百分率略高于涂片 ;③ 85 %CLL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 ,5 %CLL患者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 :同步观察比常规涂片形态学观察的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同步对比分析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89—2009年沈阳军区总医院2761例血液疾病患者,骨髓样本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同步法取材,骨髓涂片与活检染色后,行增生程度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在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转移癌(MCBM)、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骨髓活检高于骨髓涂片(P<0.05);对于白血病的分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符合率,骨髓涂片高于骨髓活检(P<0.05)。骨髓活检在监测PMF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的骨髓增生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占显著的优势。结论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各具优缺点,两者的结合对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30例MDS骨髓涂片和活检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骨髓象表现二系及三系病态造血,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幼稚前期细胞异常定位(ALTP)及病态造血。结论 联合应用骨髓涂片和活检,以对MDS提高检出率,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关于巨核细胞(MK)不减少的急性白血病(AL)很少报道,我们通过2年的观察,发现绝大部分AL初治时表现为MK减少,仍有一小部分表现为MK不减少,这一部分患者在疾病类型、临床表现、化疗效果、预后等与MK减少的AL患者有明显的差异,现将两者的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涂片和切片联合检测来观察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简易一步法抽吸——活检技术。在同一穿刺点先做抽取物涂片后,再做环钻活检。结果: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检出率切片远高于涂片,而红系病态造血检出率切片低于涂片。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MDS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对血液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 8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涂片和活检资料及部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 在白血病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诊断及转归、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方面 ,骨髓活检优于涂片 ;而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 ,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结论 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对许多血液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涛  杜宗圣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0):712-712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但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并发感染,甚至严重真菌感染,导致患者死亡。参麦可以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我们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FAB-M7)以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期间一过性不典型巨核细胞增生(AMH)现象.方法:对45例AML患者化疗后不同间隔经一步法骨髓抽吸涂片-活检切片双标本取材,同时观察涂片与切片内的AMH.结果:①各例于化疗前均未检出AMH;②34例于诱导化疗中检出AMH,8例于完全缓解(CR)期看到AMH;③诊断至发生AMH的时间在2~15周间.25例(55.6%)患者于治疗最初8周内发生AMH;④32例(71%)于骨髓涂片内检出AMH,而42例(93%)于切片内发现AMH,切片优于涂片;⑤6例定期随访,骨髓涂片和切片内的AMH均于32周内消失.结论:通晓此种化疗后最初数月内的一过性AMH现象,对于避免误诊及改变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与组织活检对比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常规骨髓穿刺部位,用骨髓活检针抽吸骨髓液涂片后同时取骨髓组织活检;对比分析8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涂片与组织活检的结果。结果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涂片及活检对比提示,骨髓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组,多数可通过骨髓涂片,.辅以相关检查作出诊断。骨髓涂片显示增生重度低下组与活检结果差异不大;但骨髓涂片显示增生低下的41例病人中,则与骨髓活检结果(26例显示增生低下)差异较大。这41例骨髓涂片增生低下的病人同步行骨髓活检,显示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早期低增生性白血病多见。结论骨髓涂片同步或同期行骨髓组织活检对比,对于全血细胞减少中低增生性白血病,MDS、CAA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伤寒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涂片细胞形态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伤寒患者外周血及骨髓细胞的变化。方法:对70例伤寒患者进行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结果:伤寒患者血常规检查中除白细胞减少外,尚23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涂片中除有白细胞中毒改变外,92.86%伤寒患者髓片中找到印戒样组织细胞,与发热待查组及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其印戒样组织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26%、0%)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骨髓检查发现印戒样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肿瘤,常常发生骨髓浸润(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BMI).临床将有BMI者归纳为Ⅳ期[1],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骨髓涂片内浆细胞的百分率是多发性骨髓瘤(MM)确诊的主要依据之一。临床上 ,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内的浆细胞计数常出现矛盾 ,与髓内纤维化或浆细胞的结节状浸润阻碍浆细胞的抽吸 ,致使涂片内浆细胞数减少有关。本文旨在比较 MM患者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内浆细胞浸润度 ,以期查明骨髓涂片在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收集 1 993年 1月~ 1 999年 1 0月 40例 MM患者化疗前的骨髓抽吸涂片和骨髓活检标本。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32~ 82岁。诊断根据国内外常用标准 期 7例 (1 7.5% ) , 期 2 3例 (57.5% ) , 期1 0例 (2 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提高血液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同时行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拟诊分为三组,1组为临床拟诊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的152例患者,2组为临床拟诊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骨髓转移癌的23例患者,3组为临床拟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性贫血(MA)及其他的87例患者。分别计算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整体病例骨髓活检较骨髓涂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1组和2组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涂片;3组活检的灵敏度略低于涂片,但特异度明显高于涂片。结论涂片和活检与最终诊断符合率大致相同,涂片具有形态学观察优势,但对结构和定位的观察欠缺;活检能准确观察到造血细胞的结构与定位,但部分细胞的形态较难把握。骨髓涂片检查与骨髓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在急性白血病发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活检组织治疗前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 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病理组织中的MVD和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完全缓解后其MVD及VEGF阳性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未完全缓解组的MVD及VEGF阳性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下降。结论 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存在血管生成,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MK)的观察已见报道,但均反映初发时MK数量及形态改变.AL治疗后MK的情况,文献报道甚少.我们观察了89例AL患者初发及治疗过程中骨髓MK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骨髓活检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53例治疗前急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涂片及民埋骨髓活检切片标本,发现其骨髓增生程度判断结果差异明显,真正的低增生型及伴骨髓纤维化的急性白血病并不多见。原始细胞非均一性浸润的白血病患者,对常规化疗效果差,可能需要特殊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判断标准中 ,目前常用的是以骨髓穿刺涂片中原始细胞≤ 5 %作为其主要指标 ,但由于受骨髓穿刺稀释及白血病细胞与基质的粘着力、白血病细胞的塞实程度等的影响 ,有时难以客观反映骨髓的真实情况。为此 ,我们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观察化疗后骨髓的缓解情况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我院 1 996年 7月~ 1 999年 7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46例 ,男 2 7例 ,女 1 9例 ;年龄 1 3~ 60岁 ,中位年龄 31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 ,按FAB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骨髓组织活检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应用61例分析安微淮北矿工总医院李海金,杜炜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郭琳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甘芾应用塑料包埋薄切片技术进行骨髓活检,不仅能显示髓内造血组织与基质间的构形变化,且可清晰观察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依靠化疗,而口腔溃疡为常见化疗所致的副反应,发生率40%。口腔溃疡常给病人带来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易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口腔溃疡还会影响化疗按期进行,影响其化疗效果。因此,对急性白血病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控制化疗后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