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抗精神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许多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肝损害,但还不清楚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会加重肝损害。方法 本文对照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HBV)、未感染和曾感染但已恢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我们发现三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9%、23%和20%)无显著性差异,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与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除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引致的无黄疸性肝功能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肝功能损害严重时亦可出现黄疸;而抗精神病药物引致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药源性黄疸)则少见,鉴于两者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不同,在临床上常常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36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致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产硫普罗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等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适应症急分为两组:实验组14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硫普罗宁400mg/d;对照组1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8周。结果,两组精神疾病疗效相同,实验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23.94%,第4、6、8周分别为6.34%、7.10%、4.96%,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2.11%、1.41%;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53.10%,第4、6、8周分别为15.49%、17.61%、12.68%,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8.28%、6.21%,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提示,精神疾病患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又不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随着其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甚至在个别药物治疗中出现了严重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报道。本文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发生机制、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害广西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530003)伍业光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损害,早已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重点综述近来抗精神病药对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与HBV关系、机理、预后等研究进展,供同道参考。1发生率[1~4]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损害,最早可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2008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使用抗精神病药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老年人、乙肝病毒携带、严重慢性病史、长期服药、病程较长的患者在用药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  相似文献   

7.
在精神科临床用药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十分常见。有共识的容易产生肝损害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多虑平等。出现肝损害时,临床医师往往采取保肝治疗、减药、换药治疗等方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繁多,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得到了较普遍的使用,并逐渐取代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调查754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现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者149例,发生率高达19.76%。肝功能异常与所服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使用滋肾柔肝汤和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2周,在基线、4周、8周和12周末时,对两组血清催乳素(PRL)、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治疗前后,患者PANS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在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躯体健康总评(PCS)和精神健康总评(MCS)等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SF-36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间SF-36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在PF、RP、GH、VT、MH、HT、PCS和M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柔肝汤治疗抗精神痛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显著,精神症状无反复,可以明显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3例抗精神病药物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42例)和未干预组(n=41例),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未干预组体重增加差异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