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钉螺在静水与动水中的运动方式与特征,探索新的防止钉螺扩散的途径。方法: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果:首次提出钉螺在水中运动状态-流速关系的阈值,获得有关钉螺运动特征的5个参数,并推导出相应的7个数学公式。结论:提供了研究钉螺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水体钉螺爬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结果显示,在静水和低流速水体中可表现出无方向选择性。随着流速增加,其方向选择性渐趋明显。钉螺在水体流通为25-30cm/s时,只向上(包括左、右侧上方)爬行。在大于30cm/s时,钉螺停止爬行。钉螺的爬行活动可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强。并仍具有趋光性和背光性。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态学理论,在取得钉螺静水沉降规律若干参数、公式基础上,采用循环水大型玻璃水槽进行试验,获得钉螺在流动水体中运动形式、方向、沉降、漂移等4种水力特征,并由外力平衡方程推导,经实测结果检验可行,得出钉螺动水沉降速度、距离两个实用公式.实验结果,为防止钉螺随水流扩散,采取“中层取水”、“沉螺池”等安全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0—1993年,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物学相关理论、方法,开展钉螺静止水体,流动水体沉降及动水起动3类室内试验,研究水体钉螺生物物理特征.试验结果:首次确定了钉螺生物物理指标的9个参数;建立了钉螺水体沉降、起动的4类6个实用公式;观察或测定了水流影响水休钉螺运动因素及值域.揭示了钉螺水体扩散形成机理,阐明现场研究多种扩散现象的成因,为现场防止钉螺扩散的安全工程,如“拦截”、“中层取水”、“沉螺”等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钉螺水体沉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筒和玻璃水槽中模拟不同流速水体,对各期钉螺作水体沉降试验,钉螺在静水中呈水面漂浮和水中沉降两种状态;在动水中呈水表漂流、水中沉降悬移、水底推移滚动和扬起悬移等4种运动状态.钉螺在水中沉速与钉螺大小、水温高低呈正相关;钉螺沉降轨迹角度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与钉螺大小呈负相关.钉螺沉降水平悬移平均速度接近平均水流速度.用所测各期钉螺的平均沉速推算不同深度和不同流速水体的钉螺沉降悬移距离,与实测平均悬移距离无明显差异.最小钉螺的最低起动流速在8—16cm/s之间,最低扬动流速在24—32cm/s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五氯酚钠特性,以提高其灭螺效果,避免对非靶生物的毒害,我们对该药水溶液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情况进行了实验观察,以利于指导本地区的灭螺工作。1材料和方法1.1材料60%五氯酚钠粉剂,天津大沽化工厂生产。1.2方法测定方法采用藏红T分光光度法(GB9803-88)[1]1.2.1室内贮存不同时间含量的测定配制浓度为20 mg/L的五氯酚钠溶液置于透明玻璃瓶中,存放室内避光处,定期测定五氯酚钠含量。1. 2, 2日光曝晒试验配制 20 mg八。浓度的五氯酚钠溶液5 000 ml置于直径 60 cm塑…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主要与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有关,钉螺的生存繁殖离不开水,而血吸虫病的传播也离不开水,因此通过遥感监测钉螺孳生水体的变化情况,可为江湖洲滩血吸虫病的防制提供一定依据,国内外研究者在此方面已有初步研究,该文对遥感在监测水体变化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湖沼地区沟渠水体中钉螺分布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我们首次报告了四湖地区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规律[1],为了进一步证实有螺水体钉螺分布的情况,再次对有螺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进行了系统观察,经过对原始资料进一步完善、整理和分析,从中再次得出一些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规律,为目前开展的"沉螺池"、"中层取水"阻螺法等防止钉螺扩散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 Ⅲ.钉螺吸附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挂丝法和干粉法研究了钉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螺龄钉螺吸附力不同,孵出第1d螺在玻璃板上吸附力最小,平均吸附力为0.084 5毫牛(mN),最小为0.056 8mN,随着螺龄增大,吸附力逐渐增强,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为13.271 7mN,最大吸附力为25.348 6mN。但以各螺龄螺头足部软体吸附的每mm~2单位面积相比,则以第7wk螺最强,为13.875 7mN/mm~2。软体单位面积吸附力,随螺龄增大,逐渐增强,到第7wk时达高峰,以后则逐渐减弱。解释了现场观察中“小螺”失散率明显低于“大螺”的原因。野外成螺平均吸附力是其平均体重的13倍,表明在江河洲滩上钉螺起动的水力学条件要比同体重的泥砂大得多,因而研究钉螺在江河渠系中扩散迁移规律时,尤其是起动规律时,钉螺的吸附力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钉螺耗氧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可靠的钉螺耗氧量测定方法。方法 根据水质溶解氧测定的原理 ,测定钉螺在不同数量 /密度、不同时间情况下 ,在水中耗氧量的变化情况 ,评价耗氧测定钉螺适宜数选择性试验和耗氧测定适宜时间选择性试验的效果。结果  6、13℃水环境温度下每笼 10、5 0只钉螺分别与每笼 2 0、30只钉螺耗氧测定的每螺每小时耗氧量两两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每笼 2 0、30、4 0只钉螺耗氧测定的每螺每小时耗氧量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6、13、2 8℃水环境温度下 3、6、9、12 h耗氧测定的每螺每小时耗氧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6、13、2 8℃水环境温度下 3、6、9、12 h分别与 2 4、36 h耗氧测定的每螺每小时耗氧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18h后耗氧测定的每螺每小时耗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水体钉螺耗氧量的测定方法 ,但每次耗氧测定的钉螺数应在 30只左右 ,耗氧测定时间应控制在 6~ 12 h。  相似文献   

11.
在配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水槽中,研究了螺龄、吸附载体、以及干燥对钉螺动水沉降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螺龄对动水沉降距离有显著性影响,在同一流速下随螺龄增大,沉降距离逐渐缩短。在螺龄相同时,流速对钉螺的动水沉降距离亦有十分明显影响,表现为正相关。吸附载体能显著地影响钉螺动水沉降距离,与无载体吸附相比,沉降距离明显增长,同时随载体面积变小,吸附部位由中部向端部移动时,沉降距离变短,否则相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钉螺平均寿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自然温度下,对同批孵出的1000只钉螺进行长达3年11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云南省钉螺的平均寿命为10.59月,寿命最长的可达47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静水不同水深条件下钉螺上爬运动状态,为探索新的防止钉螺扩散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实验室内观测玻璃圆管中不同水深钉螺上爬行为,记录钉螺上爬时间和高度,并分析静水水压对钉螺上爬运动的影响。结果通过观测,获得了钉螺静水空间分布特征,即在不同水深的玻璃管中,钉螺主要分布于静水水表和水底两层;通过拟合静水压强与钉螺上爬速度的关系,得到静水水深与钉螺爬离水面高度的回归方程,确定静水中60 cm水深是钉螺对水压敏感性的分界点;距水面80 cm以内静水中钉螺离水面高度差异不大,钉螺在深度80 cm以内的静水中爬出水面后主要集中在距水面13 cm处附近。结论钉螺在静水中的上爬速度与静水压强成反比,钉螺爬出水面后距水面高度与水体深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钉螺耐寒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实验室恒温条件下初步观察钉螺的耐寒能力,推测钉螺在空气环境下的致死低温.方法现场采集安徽贵池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Oncomelania hupenisis hupensis),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钉螺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下的存活情况.结果钉螺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死亡率和温度、暴露时间关系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MORTALITY=1-1/[1+e(-6.0518-0.6584×TEMPERATURE+0.1014×TIME)],温度和时间的OR值分别是0.518(95%CI=0.503,0.534)、1.107(95%CI=1.096,1.119).结论干燥环境下钉螺暴露0.125~24 h的LT50在-9.17~-5.49℃之间,在-15℃暴露5 min以上则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5.
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水体感染性消长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其水体感染性的消长规律,为优化江苏省急性血吸虫感染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一江滩连续12个月用棋盘式系统抽样法逐月采集钉螺,以压碎法鉴别捕获钉螺的感染性;以哨鼠法逐月测定滩内及周围水体的感染性.结果在江滩上12个月份均有感染性钉螺,但以5~10月份钉螺阳性率最高.滩内小型水体4~11月份均具有感染性;外江水体5~9月份具有感染性.结论在长江江苏段感染性钉螺滩块附近接触疫水全年均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其中以5~10月份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东洞庭湖水体污染物、水位和气象因素等对钉螺密度的影响,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7-2014年东洞庭湖区有螺洲滩,以系统抽样法查螺,同时收集水体污染、水位和气象等因素资料,计算水淹天数和开始水淹时间.首先对钉螺密度及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钉螺密度与各因素间的线性混合模型,以探索钉螺...  相似文献   

17.
银杏果皮杀灭钉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银杏果皮制剂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采和0.3%-3.0%6种不同浓度制剂,室内浸杀法观察杀螺效果。结果 1.0%银杏果皮液浸泡钉螺24、48、72h后的LC50分别为28.8、12.6mg/L和0.48mg/L;用2.0%浸泡钉螺24、48、72h后的LC50分别为19.9、11.2mg/L和0.48mg/L;用3.0%浸泡钉螺24、48、72h的LC50分别为19.1、10.9mg/L和0.48mg/L,显示不同浓度均有杀螺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杀螺作用增强。并且,其对农作物及鱼的毒性极低。结论 银杏果外皮制剂有较高的杀螺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候选或配伍的杀钉螺药物。  相似文献   

18.
杀虫环杀灭钉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氯硝柳胺及与五氯酚钠复配后钉螺上爬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实验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50%的可湿性粉剂浸泡灭螺时,出现钉螺离水上爬逃避药物作用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药浓度小于1.0mg/L,钉螺上爬较为明显,上爬率为56.15%;药深度达到1.0mg/L及以上,钉螺上爬明显降低,上爬率为7.0%。高浓度组(≥1.0mg/L)钉螺上爬的最高高度为低浓度组(〈1.0mg/L)的54.4%,上爬高度较低。氯硝柳胺与五氯酚钠复配后,钉螺的总上爬率为19.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在现场长期使用后,钉螺对其产生抗药的可能性。方法捕捉安徽省铜陵县胥坝乡长期使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地区的钉螺作为实验螺,以该乡未使用过氯硝柳胺灭螺地区的钉螺作为对照螺。将氯硝柳胺用脱氯自来水配成有效浓度为2.0000、1.0000、0.5000、0.2500、0.1250、0.0625和0.0313mg/L的药液,在(24±1)℃下对实验和对照钉螺进行室内浸杀试验,观察钉螺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等指标。结果浸杀24、72和120h后,实验组钉螺LC50分别为0.337、0.175和0.136mg/L,对照组钉螺的LC50分别为0.165、0.090和0.061mg/L;氯硝柳胺浓度为0.0625~0.0250mg/L时,实验组钉螺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在现场长期使用后,钉螺可能对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