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岚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2-1644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2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同期选取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A 32例(42.11%),CE 5例(6.59%),SVO 26例(34.21%),SOE 4例(5.26%),SUE 9例(11.84%);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上述症状者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伴发心脏病或具有脑卒中家族史而言,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发病率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闭塞是造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此外,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青年及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50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围绕抽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卒中史等展开。结果中年组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史、合并血管疾病等为主,但青年组以上发病原因所占比例明显更低(P<0.05),反而原因未明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6.0%,发病原因所占百分率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除饮酒、心脏病两个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外(P>0.05),中年组抽烟、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史患者所占百分率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其生活及饮食之间有较大关系,可控性较强,临床防治过程中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督促患者养成良好习惯并积极锻炼,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并予以重视,以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胡磊  冯姗姗 《医学综述》2011,17(11):1677-1679
通过分析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在传统危险因素外,又出现一些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载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胰岛素受体等基因多态性、卵圆孔未闭、蛋白C/S缺乏等,但具体致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故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敏  佘子瑜  梁顺波 《重庆医学》2013,(23):2730-2732
目的探讨18~45岁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因、分型,与同期同年龄组参加体检者对比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低年龄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SOE)的比例与高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型中LAA29.2%,原因不明的脑梗死(SUE)25.4%,青年卒中组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原因未明的脑卒中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心脏病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入选2013年5月—2014年8月入住该院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同期健康检查的青年人各100例,分别计为甲、乙、丙组,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分型,并探究各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甲组中男性(77%)多于女性(23%),与乙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与小动脉闭塞型(SAO)为主且其原因未知型(UND)比例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均显著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以LAA为主,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预防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2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5 26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15~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调查其发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等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40.76岁,男∶女为2.05∶1,男性占67.18%,女性占32.82%,其中有明确病因者83.20%(109/131),病因不明者9.20%(12/13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6.80%(22/131),偏头痛2.30%(3/131)、产后1例0.80%(1/131)、外伤0.80%(1/131)例,风湿性心脏病0.80%(1/131).结论 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为青年脑卒中的最常见的病因,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青年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相比,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传统血管危险因素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其中心源性栓塞、颈动脉夹层、烟雾病等是临床常见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此外,血液系统异常、恶性肿瘤、遗传风险因素、呼吸睡眠暂停、精神活性药物滥用等亦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针对病因选择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云飞  赵伟佳 《医学综述》2008,14(15):2315-2317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最终导致青年人的高致残率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复杂多样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青年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因素,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并可最终避免青年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这些复杂多样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很多在发病前不被知晓或不被重视,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现就青年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的异同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45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和83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名同年龄对照组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TOAS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所属分型。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低于对照组及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22.5%,原因不明型占40%。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所占比例高,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段青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492-2493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19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1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脂、吸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卒中家族史、糖尿病、烟雾病、卵圆孔未闭、大动脉炎、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左心房黏液瘤、梅毒感染、CADASIL。2组比较,青年组高脂血症、吸烟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与老年组不完全相同,积极治疗高脂血症、戒烟对预防青年缺血性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社会节奏的加快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复杂多样 ,有些是难以改变不可干预的 ,有些是人为因素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如果能对可防控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给予及早有效的干预 ,做好一级预防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就可以降低.故而研究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李艳梅 《中外医疗》2012,31(3):54+56-54,56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治疗青年脑卒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栓塞,青年脑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是青年脑卒中最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研究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预防和诊断、治疗青年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云霞  郑勇  潘晓琳 《农垦医学》2010,32(2):134-136
目的:比较青年脑卒中与中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与预后的不同,为临床诊治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在卒中资料库中抽取资料完整的≤45岁以及〉45岁脑卒中患者各150例,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患者卒中后6月、1年临床随访。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前三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酗酒,其次为糖尿病、高脂血症、不明原因以及动脉狭窄;老年组前三位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其次为酗酒、糖尿病、动脉狭窄以及心脏病。两组比较,青年组吸烟、酗酒比例38.46%、37.61%,高于老年组25.68%、23.85%(P=0.04,P=0.025);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比例10.26%、11.11%,低于老年组28.84%、22.01%(P=0.001,P=0.027)。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青年组酗酒的比例高达51.51%,高于老年组29.27%(P=0.028)。随访卒中后6月及1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良好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残疾比例、死亡比例及复发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49,P=0.022)。出血性脑卒中6月及1年预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P=0.411)。结论:青年脑卒中与中老年脑卒中相比,危险因素有所不同,且缺血性卒中预后好于中老年组。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323-326
目的探讨豫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体检的118例健康青年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入院血液学指标及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总胆固醇(TC)、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尿酸血症、高胱抑素C、高碱性磷酸酶(ALP)、高白细胞计数(WBC)、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高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豫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高尿酸、高胱抑素C、高ALP、高NEUT、高RDW为豫北地区青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危险因素对预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排序为:高血压病>高ALP>高NEUT>高胱抑素C>高尿酸>高RDW。结论高血压病、高尿酸、高胱抑素C、高ALP、高NEUT、高RDW为豫北地区青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作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5.
青年脑梗塞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平 《广西医学》2005,27(10):1663-1664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近年来,青年脑梗塞不断增多,为此,笔者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5月住院的168例青年脑梗塞病例(同期住院脑梗塞病例为2 68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以期对青年脑梗塞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登记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7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45),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临床资料,分析病因,确定其所属分型,并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①心源性栓塞型19.4%(14/72);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3.9%(10/72);③小动脉闭塞型26.4(19/72);④其他明确病因型12.5%(9/22);⑤不明原因型27.8%(20/72),且高发年龄段在36~45岁年龄段72.2%(52/72),危险因素最高的是高血压占41.7%(30/72),血脂异常占34.7%(25/72),糖尿病占18.1%(13/72),吸烟占15.3%(11/72),饮酒占9.7%(7/72),TOAST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示:高血压(70%,χ2=11.82,P<0.05)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显著升高,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中显著升高(77.8%,χ2=9.50,P<0.05)。结论该地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不明原因和小动脉闭塞型及心源性栓塞型所占比例高,且在36~45岁年龄段发病较高,应加强这个年龄段的诊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明显,高血压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明显,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明显,为针对不同青年脑梗死亚型在诊治上有所侧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选择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进行病因分型,并进行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的比较和分析。结果:(1)青年缺血性卒中组男性更多见,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ISS分型青年组LAA型35.5%,CS型18.4%,PAD型23.7%,OE型9.2%,UE型13.2%,除UE型外,其它各型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缺血性卒中组各危险因素暴露率依次为吸烟56.6%,高血压43.4%,高脂血症40.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4.2%,饮酒31.6%,卒中家族史21.1%,糖尿病18.4%,青年组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糖尿病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性别分布、病因分型和危险因素的特点与中老年患者不同,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对青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但慧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22-1423,1432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对6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病31例,血管畸形及动脉瘤9例,心脏病7例,糖尿病5例,偏头痛4例,其他原因6例,不明原因5例。合并血脂异常者21例,有颈动脉硬化者9例。有吸烟爱好者29例,饮酒者14例。结论: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但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仍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TOAST分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类标准分为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型(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SAO)、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tri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OE),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型(stroke of other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灶位置、病灶范围、基础合并症、不良嗜好、血清炎症因子、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中的差异;随访不同TOAST分型患者在出院6个月至1年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析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 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范围、是否合并心脏病、是否合并不良嗜好、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EPCs比例、Hcy水平在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EPCs、ox-LDL、Hcy、年龄、合并心脏病是影响IS患者TOAST分型的因素(P<0.05);SUE型IS患者的预后较其他类型IS患者差(P<0.05)。结论 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均不同,应在治疗、预防上针对不同TOAST分型IS患者予以相应方案处理。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其中青年(<45岁)脑卒中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异常疾病、动脉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妊娠、遗传等相关因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