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侧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血液屈服应力、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粘状态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给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的治疗,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杏丁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国霞  蒋玲  刘媛 《山东医药》2004,44(31):25-25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我们对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对其中30例DN患者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致多种慢性并发症.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对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脂水平均有明显增高,且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与血小板最大聚集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积极改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可能有益于综合控制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分析2003年6~12月份住院治疗的95例2型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验报告.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粘度高和脂代谢异常明显.结论血粘度、血糖和血脂异常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程.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采取清晨空腹12 h静脉血5 ml,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流变学改变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诸指标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荷丹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荷丹片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尊海  李荣华  李萍 《山东医药》2009,49(41):57-5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初诊老年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诊老年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B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相比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予以改善循环治疗;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丹红注射液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除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之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也是糖尿病主要病变之一,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都与其相关,即中医所说的:“血瘀,脉络瘀阻”.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动脉硬化、心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高,是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1].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也是改善糖尿病的主要指标.本文观察了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T2DM)并接受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其变化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及其关系研究周宁,王国宝,何海明,刘金波,祝峰糖尿病除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1]。我们观察了4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和血脂及载脂蛋白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分析2003年6~12月份住院治疗的95例2型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验报告。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粘度高和脂代谢异常明显。结论:血粘度、血糖和血脂异常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bAl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7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并对观察组的HbAl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A1c、TG、TC、LDL-C、ApoB、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高与对照组,,而HDL-C、ApoA1均明显较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bA1c与HDL-C及ApoA1呈明显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时,应对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动态监测,将控制血糖与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结合起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用血栓通治疗1个月,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眼底改善情况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栓通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微循环,降低血液的粘滞性,总有效率达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也明显好转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循环状态,并延缓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R80锥/板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8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血糖,甘油三脂及胆固醇。80名健康对照组。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比积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呈血糖依赖性的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呈血糖依赖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东鹏 《山东医药》2004,44(28):36-36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红细胞流变性是血液流变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保证微循环正常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2002~2003年,我们对47例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与血糖、血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有改变,并且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红细胞过度聚集,纤维蛋白原增高。以上变化与血糖、血脂水平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的改变是影响血液流变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戎娟 《实用老年医学》2012,2(2):135-136,140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于确定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并发脑梗死分为合并脑梗死组和糖尿病组,另选择6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UA、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作血清U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清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UA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呈显著正相关(r =0.578、0.641、0.432、0.566、0.493,P均<0.01). 结论 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U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预测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16例糖尿病患者日常饮用普洱茶粉3个月,饮用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3个月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变化,统计学分析有差异。结论:普洱茶粉的饮用对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96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学贞 《山东医药》2006,46(31):24-24
2003~2005年,笔者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2型糖尿病患者96例,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选自本院就诊患者。男64例,女32例;平均年龄59岁。同期检测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8岁。  相似文献   

20.
对20例Ⅱ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及20例Ⅱ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高凝状态,高压氧治疗后高粘滞血症及高提状态显著降低。提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