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对患者的危害最大。早期确诊病原菌并开始治疗对于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的诊断技术手段存在不足。本次修订版参照国际相关的诊断和管理指南,对我国原有的IFD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患者数量增加,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病呈增长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spergillosis,IPA)的认识,对我院和同济医院呼吸内科2002~2006年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37例患者和近四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侵袭肺曲霉菌病59例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方进琳 《内科》2014,(2):227-228,242
<正>随着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增加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s,IPFD)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ICU危重患者。由于IPFD患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常缺乏特异性,所以诊断十分困难,往往延误治疗,导致IPF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虽然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诊断IPFD的金标准,但组织取材困难;而常规的检查方法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及其流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on pulmonary mycosis)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约有30余万种,其中280余种可对人类致病.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引起临床多学科关注,早期确切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其方法主要包括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水平,我们邀请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了此共识。本共识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人群、送检要求、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强调对于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应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正确取材送检、提高结果解读能力、了解不同方法的临床意义,以便合理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6.
Deng WW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23-623
肺部真菌感染日见增多,但临床诊断不易,往往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或仅凭痰培养分离出真菌而做出诊断,造成漏诊和过诊。而对于抗真菌治疗,不合理用药亦较常见。因此,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疗工作亟待规范,本期发表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见本期第697页),结合国际上发表的相关指南与文献以及部分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编写完成,这是对肺部真菌感染规范诊疗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引起临床多学科关注,早期确切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其方法主要包括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促进临床医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水平,我们邀请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了此共识。本共识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的应用人群、送检要求、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强调对于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应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正确取材送检、提高结果解读能力、了解不同方法的临床意义,以便合理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8.
靶向治疗的应用一方面改善了肿瘤的治疗;但另一方面,由于靶向药物所针对的靶点通常也是生理状态下免疫通路或者细胞通路的关键成分,从而损害正常免疫功能,导致包括侵袭性真菌病(IFD)在内的感染性并发症风险增加。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已经或正在使对IFD风险的认识及防控策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血液科医师在新时代对IFD的认识与诊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关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真菌感染已引起广泛关注。肺部真菌感染亦日见增多。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指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大多发生于各种原因所致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障碍的患,但近年来亦常见于一些无明显免疫功能缺陷或基础性疾病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患。由下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痰液真菌检查有时亦难以区分致病芮或定植菌,因此诊断有一定困难,往往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尤其在合并细菌和真菌多种感染时,更易发生误诊和误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 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IFD的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基于这些变化,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指南对我国原有IFD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本版诊治原则对流行病学部分进行了相应修订;诊断体系上保留了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未确定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仍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及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修订;新增体外药敏试验、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谱抗生素、肿瘤化疗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最常见的肺真菌病之一.该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此,对侵袭性肺曲菌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免疫受损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我们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慢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抑制患者数量的增加,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常伴随高死亡率和临床预后不佳。艾沙康唑是权威指南推荐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的一线药物,并兼顾较好的耐受性,同时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与免疫抑制剂更小的药物相互作用,为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提供了较稳定的药物浓度。Ⅲ期临床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证实艾沙康唑具有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及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毛霉病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研究同时也证实其在侵袭性真菌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序贯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共识综合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数据,对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15个常见问题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1例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分析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菌、感染部位、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有基础性疾病,11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病原菌为新生隐球菌、曲霉菌、念珠菌等.累及部位包括:肺、脑16例(其中2例又同时累及皮肤,1例又同时累及淋巴结),肺、腰椎2例,心脏瓣膜2例,肝、脾及骨髓1例.治疗痊愈8例、显效6例、死亡7例.结论 21例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致病菌以新生隐球菌多见,肺、脑为常见累及部位.预后与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4.
泊沙康唑是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适用范围广泛。本共识对泊沙康唑的临床药理特性、现有临床研究资料以及编写组专家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临床应用做出了全面建议,这些建议涉及了泊沙康唑在预防和治疗侵袭性真菌病中的临床应用原则、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原则、治疗药物监测、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介入操作和免疫治疗发展、临床医师意识增强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和诊断水平均有上升。新的抗真菌药如泊沙康唑、棘白霉素类上市,给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然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屡有报道。因此,临床对真菌药敏试验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期新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下称原则)增加了真菌药敏试验部分,以期为IFD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病死率正逐年增加,IFD是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IFI)原称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疾病一开始即侵犯深部组织器官或病变从局部开始进一步发展,侵犯深部脏器、组织形成感染灶,甚至引起真菌性败血症。恶性血液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加之大剂量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高危因素的存在,使血液病患者更易继发IFD。近年来随着高危患者的增多,临床医师对IFD的认识不断提高,诊断方法越来越多,但早期诊断仍较为困难,从而影响早期治疗。IFD进展快,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死率增高,使之成为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血液病患者继发IFD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许俊旭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05-2007
目的讨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通过痰涂片、痰培养及胸部CT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阳性率与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痰及组织标本后,通过痰涂片、痰培养及活检病理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12例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中,痰涂片阳性2例(16.67%),痰培养阳性2例(16.67%),胸部CT诊断阳性1例(8.33%);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痰及组织标本后,痰涂片阳性4例(33.33%),痰培养阳性6例(50%),活检病理诊断阳性11例(91.67%)。镜检前后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胸部影像学、病原学和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职业、临床表现、胸部X线、CT、气管镜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影像学检查显示胸膜下单发或多发结节状或斑片状阴影,并呈动态变化。GM试验用于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具快速灵敏的特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病理可见由大小规范,呈两分叉(Y形)的分隔菌丝引起的特征性的血管侵害,也可以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或广泛化脓性肺炎。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非常复杂,在诊断中需要综合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放射学、血清学检查和病理)。  相似文献   

19.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对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I)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予以伊曲康唑静脉及口服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等判定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伊曲康唑辅以综合治疗有效率达89%(8/9),其中痊愈7例,显效1例;1例患者因肺部体征继续进展导致呼吸衰竭死亡。未发生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结论伊曲康唑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继发侵袭性肺真菌病(IP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0例肺癌继发I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微生物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10例肺癌继发IPM患者,平均年龄(64.5±14.7)岁,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8例,小细胞肺癌2例,均为临床分期Ⅳ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抗肿瘤治疗。IPM临床诊断7例,拟诊3例,以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较多见。肺癌继发IPM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8/10)、发热(8/10)、咯血(5/10)及胸痛(5/10)。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和(或)实变影(10/10),2例伴空洞形成。10例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7例治疗显效,3例老年患者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易继发IPM,且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并及早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