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正>乳腺导管原位癌(breast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导管内的肿瘤性病变,在发病初期病灶的体积较小,在常规触诊中难以发现,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乳腺疾病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X-ray mammography, XMG)、超声(ultrasonography, U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早期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的接受超声检查的5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率为51.79%,其中肿块型16例(28.57%),增生型21例(37.50%),导管型15例(26.79%),单纯微钙化型4例(7.14%)。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且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的重要手段,在早期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价值较高,但易与乳腺良性疾病混淆,需结合多种方式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钼靶和超声结合诊断乳腺原位癌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4002-400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比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原位癌患者的钼靶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在乳腺钼靶摄片上有乳腺癌征象的15例(71.4%);在乳腺超声诊断中有乳腺癌表现的8例(38.0%)。结论在乳腺原位癌诊断方面,乳腺钼靶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乳腺超声检查;两种检查结合诊断可减少此类早期乳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内癌的钼靶影像和超声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起源于乳腺末梢导管,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其定义为肿瘤局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未侵犯基底膜和周用间质阶段的乳腺癌.由于其处于病变早期,预后良好,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临床上的重点.本文总结2004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DCIS 134例,对其钼靶和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探讨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DCIS伴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特征。方法:对261例住院患者进行术前CEUS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选取14例单纯DCIS(A组)和29例DCIS伴浸润性乳腺癌[原位癌成分≥20%者14例(B组)和原位癌成分20%者15例(C组)],并对患者进行CEUS分析。结果:单纯DCIS多表现为边缘到中央整体中高强度灌注,部分周边可见血管样灌注,其中部分可呈环形血管样灌注。A组比B组曲线下面积大,上升斜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DCIS及DCIS伴浸润性乳腺癌的CEUS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印戒细胞型导管原位癌(signet ring cell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因具有独特的细胞学形态(印戒形态、产生胞质内黏液),被列为一种独立的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类型。在十几种DCIS中相对少见,其分化较差,级别较高,侵袭性强,预后不良,其诊断应与其他表现为印戒细胞形态的乳腺原发或继发肿瘤相鉴别。现报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内癌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早期乳腺癌,早期发现可完全治愈。高频超声对DCI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45例DCIS的病例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DCIS的高频超声表现,以提高DCIS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原位癌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原位癌共30例患者的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并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30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中,乳腺X线钼靶检查有乳腺癌征象共有21例,诊断正确率70%;乳腺高频彩超检查呈乳腺癌表现的有16例,诊断正确率53%.X线钼靶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正确率(70%)显著高于彩超(53%).X线钼靶对肿瘤微钙化的正确识别率(66.7%)显著高于彩超(40%).结论:对于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来说,乳腺X线钼靶优于高频彩超检查,但二者能取长补短,联合应用两种影像学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检出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超声是诊断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评估DCIS时,超声主要作为乳腺X线摄影的辅助手段,在诊断有症状的DCIS患者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更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出现,DCIS的超声检出率得以提高。多种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实现了DCIS的早期诊断,在DCIS的早发现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可以治愈的早期癌,但他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因此,研究其浸润机制有助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本文就乳腺导管原位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观遗传学、基因变异、癌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癌周微环境等方面对其浸润机制做一简要分析,以期为更好地认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依据,最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原位癌患者(原位癌组)和30例乳腺增生(腺病)患者(良性组)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并与钼钯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分别占55.81%(24/43)、30.23%(13/43)、9.30%(4/43)、4.65%(2/43).7例(16.28%)伴有微浸润,均为导管原位癌,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原位癌34例,乳腺增生 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45%、80.00%和79.0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2.73%.原位癌组与良性组的微钙化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血清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4,PDCD4)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 年2 月~ 2020 年7 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CIS 患者120 例作为CIS 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25 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测定CIS 组术前和术后24 h,对照组体检时血清miR-155 和PDCD4 mRNA 表达水平;术后180 天对CIS 患者进行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CIS 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不稳定斑块数量、斑块长度及斑块厚度,测定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 和PDCD4 mRNA 表达水平对CIS 患者行CAS 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IS 组术前血清miR-155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1±0.06 vs 1.01±0.20)(q=45.189,P=0.000),CIS 组术前(2.23±0.45 vs 1.03±0.20)和术后24 h(1.19±0.29 vs 1.03±0.20)血清PDCD4 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q=40.422,5.390,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IS 组术前相比,CIS 组术后24 h 血清miR-155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97±0.21 vs 0.31±0.06)(q=42.179,P=0.000),血清PDCD4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19±0.23 vs2.23±0.45)(q=34.68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未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颈动脉狭窄程度(21.31±5.33vs 9.11±2.52)、术后24 h 血清PDCD4 mRNA 表达水平(2.18±0.54 vs 1.06±0.26)、不稳定斑块数量(5.51±1.27 vs2.87±0.71)、斑块长度(7.60±1.90mm vs 3.16±0.79mm)、斑块厚度(4.60±1.15mm vs 2.84±0.71mm)、血浆黏度(15.03±3.85mPa·s vs 11.01±2.75mPa·s)、全血粘度(5.84±1.46mPa·s vs 3.71±0.92mPa·s)、红细胞比容(58.98%±17.74%vs 46.51%±11.62%)和纤维蛋白原(4.93±1.23g/L vs 3.01±0.75g/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7 ~ 17.874,均P<0.05),术后24 h 血清miR-155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6±0.09 vs 1.0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4,P=0.000)。ROC曲线结果表明,术后24 h血清miR-155和PDCD4 mRNA表达水平诊断CAS术后再狭窄的AUC分别为0.778(95% CI 为0.692~0.864)和0.838(95% CI 为0.749~0.926)。结论 血清miR-155 和PDCD4 mRNA 的异常表达与CIS病情及CAS 术后再狭窄联系密切,对CAS 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2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8例患者中,良性肿块87例,其中乳腺囊肿4例,积乳囊肿3例,乳腺增生结节6例,乳腺囊型增生病变9例,乳腺纤维腺病7例,乳腺乳头状瘤3例,乳腺纤维腺瘤48例,脂肪瘤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恶性肿块41例,其中硬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16例,髓样癌2例,原位癌2例,恶性叶状肉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6G切割活检针,实时彩色超声监视,每个病灶取材2~4次。结果105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共112个病灶,80例获手术病理,怀疑恶性2例,不符1例,假阴性2例,诊断敏感性95.2%(100/105),诊断准确率达97.1%(102/105)。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病变进行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副作用少,简单安全,成本低,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与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和50例同期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导管扩张(经病理诊断为非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SMI技术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SMI技术与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二者诊断价值差异。结果SMI技术检查微血管筑型:无血管52例,线型30例,树枝型13例,残根型5例;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8例,非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2例;诊断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88.00%,准确率为86.00%。超声造影病灶回声无增强51例,均匀增强28例,区域增强16例,不均匀增强5例,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9例,非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1例;诊断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89.00%。SMI检出率(84.00%)低于超声造影(86.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79)。SMI技术与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Kappa=0.78,说明SMI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一致性。SMI技术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0.860,95%CI:0.781~0.939;超声造影技术诊断AUC=0.890,95%CI:0.819~0.961;SMI技术与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价值相当(P>0.05)。结论SMI技术与超声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价值相当,但SMI技术诊断更便捷,且为无创检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引入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IS),测定其信度、效度。方法将CIS译成中文并回译,对214例脑梗死患者做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推断性分析等方法,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因子分析得出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78.984%,条目-总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中译本可产生4个子量表,包括主观疲劳感、注意力、动力、体力,与英文版本的结论相同。4个子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9256、0.9072、0.7598和0.9157。结论CIS中译本的信度、效度较好,适合中国脑梗死患者疲劳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分型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抽取85例重症乳腺增生症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将其声像图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分型。结果小叶增生型44例,占51.8%;囊性增生型18例,占21.2%;腺瘤样增生型11例,占12.9%;混合型12例,占14.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15例检测到异常血供,占17.6%,其中4例为小叶增生,6例为腺瘤样增生型,5例为混合型,无1例为囊性增生型,本组误诊8例,误诊率为9.5%,其中4例误诊为乳腺癌,1例误诊为乳腺结核,2例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1例误诊为脂肪瘤。结论重症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的X线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X线诊断乳腺癌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34例。结论 X线报告符合率为89.5%。34例中21例有细小的钙化,11例有结构紊乱。结论 细小的钙化和结构紊乱对乳腺癌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错构瘤的诊断价值(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临床、病理及钼靶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方法:分析1996~2006年我院经术后病理诊断的11例乳腺错构瘤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影像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2例术前分别经临床诊断和钼靶X线检查确诊,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8.2%,术中均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9例诊断正确,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1.8%。结论:钼靶X线检查可提高乳腺错构瘤的诊断率,术中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乳腺错构瘤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7例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18F-FDG行全身PET-CT显像。结果:107例中发现骨转移22例,阳性率20.6%,其中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4例;单发转移9例;多发转移13例。发现骨转移灶的部位依次为胸廓(61处)、骨盆(41处)、脊柱(39处)、四肢(8处)及头颅(4处)。随乳腺癌术后回访年限的增加,骨转移阳性率增加。结论:18F-FDG PET-CT可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对于病情评价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