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川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属于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自1977年从阿拉善黄鼠和阿巴盖新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而被判定为疫源地以来,始终将严防发生人间鼠疫放在鼠疫防治工作的首位,坚持“三报、三不”制度,经过20多年的科学监测和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本区疫源地的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动物等。  相似文献   

2.
澜沧县是云南省鼠疫流行的历史疫区之一,1856-1926年间曾发生过多次动物和人间鼠疫的流行,1985-1987年从勐朗镇、县城机关、糯福、竹塘、糯扎渡、发展河等地的黄胸鼠和鼠疫指示动物(家犬)体内用RIP法检出阳性血清,至此,澜沧县疾病控制中心及时成立鼠疫防治科,对上检出阳性材料地区采取主动监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鼠疫防治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带,该地区黄鼠鼠疫疫源地位于中西部低山丘陵区。1985年被发现,至1997年连续流行十多年,由于坚持不懈地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和处理疫区,没有使疫情波及到人群,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死于鼠疫的人数以亿万计。建国前,中国人间鼠疫几乎间隔数年就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建国后,由于加大鼠疫防治工作力度,使人间鼠疫得到控制,发病人数大幅度下降。但1990年以来,鼠疫又十分活跃,西北旱獭疫源地人、动物鼠疫仍连年不断。南方家鼠鼠疫和北方沙鼠鼠疫暴发流行,在局部地区黄鼠鼠疫依然存在,人间病例明显回升,新的疫源县不断增加,疫源地面积迅速扩大。对疫区内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协。1人间鼠疫 鼠疫在中国流行历史久远。据伍连德考证最早记载是公元…  相似文献   

5.
达乌尔黄鼠疫源地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论并分析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 查阅整理该疫源地所辖省区1985~2004年20年间鼠疫监测资料,利用监测资料中的监测数据和疫情发生的状况分析该疫源地的现状。结果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4省(区),53个县(市、旗),疫源地面积为161918km^2。在该疫源地内先后发现啮齿动物2目7科22属38种。啮齿动物寄生的蚤种类有6科35属91种(亚种)。自1985年以来,该疫源地除1993年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动物鼠疫流行。1985~2004年在内蒙古、吉林、辽宁和黑龙江4省(区)的14个县(市、旗)从黄鼠体和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习87株,用IHA方法检出黄鼠阳性血清470份。结论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仍处在活动期。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西宁市及辖区的鼠疫流行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动物鼠疫流行强度逐年加大,疫源地范围在扩大,参与鼠疫流行的媒介不断被发现,流行环节日趋复杂,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增多。一些静息多年的疫源地近几年又开始活跃,并波及野生动物和家畜,人间鼠疫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包头市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鼠疫防治工作以来,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及时控制疫情蔓延,一直没有发生人间疫情。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有4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总面积约33万km~2,在行政区划上占54个旗(县)市区。其中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为100602km~2,包括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的26个旗(县)市区,地理位置位于北纬41°31′~46°45′,东经113°~123°30′之间,这块疫源地是近代给内蒙古造成危害最大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区。  相似文献   

9.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居河西走廊中部,北靠合黎、龙首山与内蒙古相连;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接壤;西、西北与本省酒泉市相接;东、东北与金昌市、武威市相毗邻.全市由甘州、山丹、肃南、高台、临泽、民乐6县(区)组成,全市面积为41924km^2.自1961年首次在本市祁连山山地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emanayana简称旱獭)体内分离到鼠疫菌后,证实本市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二十家子镇处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属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003年6—8月在局部地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波及12个村、56个屯,面积达52500hm^2,表明自1954年以来近50年未发生动物鼠疫的疫源地由静息转入活跃。为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动物鼠疫疫情,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我们对该地区动物鼠疫分布、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扎鲁特旗低山丘陵区鼠疫疫源地是1985年发现的,以达乌尔黄鼠(以下简称黄鼠)为主要储存宿主,松江黄鼠蚤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松辽平原达乌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流行特点。该疫源地包括扎鲁特旗西部6个苏木(乡、镇)和阿鲁科尔沁旗5个苏木(乡、镇)疫源面积2500km~2。经过1985~199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反复的疫区处理,加之土地开发利用和草牧场沙化,使宿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了很大改观,黄鼠数量明显减少,动物鼠疫的流行范围明显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
红旗渔场位于扎鲁特旗所在地南98km处,东与开鲁义和林场接壤,南和开鲁油田相连,西与北部与乌力吉木仁相邻。总面积19km^2,所辖人口270人,有大小牲畜1000多头(只).耕地面积约50hm^2,是一个扎鲁特旗水利局所管辖的以渔业为主的渔场,调查区内的特点是半干旱草原地型,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于半干旱草原类型区。土壤主要为栗钙土、黄沙土。调查区内有季节河流1条,养鱼池3个。调查区内具有半干旱草原兼沙地植被,天然植物绝大多数为针茅、麻黄、蒿类、羊草等禾本科植物,农作物主要分为玉米、豆类、谷子等。  相似文献   

13.
扎鲁特旗低山丘陵区黄鼠鼠疫疫源地自1985年发现以来20余年来我们也曾间断地对疫区内的部分地区进行疫源性的监测和研究,当年的山陵景观由于局部地区的达乌尔黄鼠(简称黄鼠)密度每公顷1只左右下降到如今每公顷在0.1~0.2只之间。当年的坡麓地带有的已被开垦为耕地及人为的改变,加之近些年严重的干旱和保护性灭鼠使黄鼠的密度明显下降,个别地区几乎降至为零,自然环境的改变加之当年鼠疫疫区处理时处理的比较彻底,至使该地区鼠的数量始终没有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黄鼠鼠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这一为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的循环十分复杂,多少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至今已初步揭示其长存、流行的一般规律,也掌握了一定的控制鼠疫流行的措施。世界各国虽然在控制鼠疫的方法上各有不同,但防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1]。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稳定控制鼠疫方面未见成功报道,对于鼠疫菌在自然界保存机理的研究始终没有重大突破,但由于人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尤其是中国松辽平源达乌尔黄鼠鼠疫控制成果的取得[2],将人类控制鼠疫工作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至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扎鲁特旗是否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1983~2007年按照国家鼠疫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工作。动物鼠疫监测采取放射免疫技术、血清学及细菌学检验。监测重点放到扎鲁特旗西部现疫流行地区,掌握了该地区鼠疫流行基本情况。结果在通辽市地方病防治站和扎鲁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25年的监测,检出鼠疫菌24株,判定血凝阳性材料309份,疫源面积波及约2 000 km^2。结论该疫源地的发现证实了松辽平原北端低山丘陵区存在着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也证实了该地区并不是非疫区,说明1947年五道井子村人间鼠疫的流行并非外传入,而是,动物鼠疫的流行属该疫源地疫情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鼠疫防治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9年4月。1952年以前,主要是采取以控制人间鼠疫为目的的鼠疫防治措施。大量的工作是判定鼠疫疫情、进行鼠疫疫区处理、治疗鼠疫病人、扑灭人间鼠疫,工作重点在居民区内。继之提出“重点预防,全面监视”的工作方针。通过对鼠疫流行规律和鼠疫疫源地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家野并重”的灭鼠号召,开始大量捕杀达乌尔黄鼠(黄鼠)的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西北部广大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其紧邻的青、甘、藏、滇等省(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地貌、景观生态、气候环境,动植物区系等构成方面诸多相似或相同。1981年以来,四川省在上述地区开展了大量鼠疫监测工作和疫源地调查,累计调查面积达5 580km2,收集各种标本32 000只(匹),检查动物血清近 16 000份。截止 1997年以前,仅从指示动物收犬血清查到鼠疫抗体阳性,初步探明四川省有染疫动物存在。1997年,在甘孜州石渠县俄多玛乡开展了重点以分离鼠疫苗为目的的疫源地调查工作,从自毙青海田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长尾黄鼠鼠疫流行现状,提出长尾黄鼠鼠疫流行的防治对策。方法用动物鼠疫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乌苏古尔图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乌苏古尔图鼠疫疫源地长尾黄鼠体蚤平均指数为7.1,从长尾黄鼠及其体外寄生蚤中检出鼠疫菌63株,该地宿主长尾黄鼠数量亦保持较高水平,这些数据表明新疆长尾黄鼠鼠疫连年流行。结论为防止长尾黄鼠鼠疫传播到人间,人类应主动控制本身可能引发鼠疫的行为,做好鼠疫"三不三报"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建平县二十家子镇位于辽宁省的西部,西面、东面分别于内蒙的宁城县、赤峰市、敖汉旗相邻,属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2003年6~9月局部地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波及12个行政村,56个屯,面积达525km^2。表明自1954年以来近50年未发生动物鼠疫的疫源地由静息转入活跃。为此,有效的控制动物鼠疫疫情,严防人间鼠疫的流行,对该地区进行了彻底的疫区处理。  相似文献   

20.
四平市鼠疫防治现状及今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平市鼠疫防治工作,始于建国之前,即1948~1949年四平市人间鼠疫暴发流行时期。50多年来,在这块疫源地上,深入开展了以消灭黄鼠为主的长期灭鼠工作。开展了以鼠疫细菌学和血清检验(IHA)为主的大面积的疫源检索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综合防治,疫源地的生态环境、主要宿主和媒介的数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变化给疾病控制工作特别是鼠疫防治工作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疫源地的防治现状,评估现行技术措施,调整和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控制乃至根除鼠疫具有重要的意义。1鼠疫防治工作的历史回顾建国以来,四平市的鼠疫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