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及联合免疫佐剂对大鼠Walker-256肿瘤生长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双侧腋下皮下移植Walker-256肿瘤模型,接种后7d随机分成6组:Ⅰ组(单纯植入热籽对照);Ⅱ组(42~46℃单纯热疗);Ⅲ组(42~46℃热疗+免疫佐剂);Ⅳ组(50~55℃单纯热疗);Ⅴ组(50~55℃热疗+免疫佐剂);Ⅵ组(单纯免疫佐剂对照)。每3d测双侧肿瘤大小的变化,治疗后14d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8+T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D4+T细胞的表达。结果热疗后14d,Ⅱ、Ⅲ、Ⅳ、Ⅴ组两侧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Ⅴ组治疗侧及对侧肿瘤体积分别缩小34.6%、60.1%,并有3只大鼠对侧肿瘤完全消退,与Ⅰ组、Ⅵ组2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4.552,P〈0.05;q=4.400,P〈0.05)。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凋亡、坏死性改变,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V组还可见大量吞噬细胞,对侧未见明显坏死肿瘤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较明显。免疫学检查加热后CD4+T细胞和CD8+T细胞较对照组(Ⅰ、Ⅵ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均以V组表达最多(P〈0.05)。结论50~55℃瘤内局部加热不仅能抑制乳腺癌生长,还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具有异位效应,免疫佐剂能增强其抑瘤作用及异位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杀基因与IL-18基因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构建小鼠IL-18基因和CD基因逆转录病毒质粒pVITR02-CD-IL-18。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胰腺癌细胞TD2,肿瘤局部注射重组表达的pVTTPO2-CD-Ⅱ,18逆转录病毒,然后连续10d给予5-氟胞嘧啶(5-Fc)300mg/kg进行治疗,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联合IL-18基N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对照组,肿瘤瘤体内CD8^ 细胞浸润增加;肿瘤细胞表达H-2D^b和B7-1分子明显增加。结论: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IL-18基因转移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它既有效地减少了肿瘤负荷,又充分调动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表位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双表位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s)肿瘤疫苗用于胃癌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用CTL表位MAGE-341-49和Th表位MAGE-322-36混合多肽冲击DCs,每周刺激脾脏T细胞1次,4周后收集多肽特异性T细胞。流式仪分析T细胞亚群分布,测定CD4^+T细胞识别抗原细胞因子分泌及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能,观察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治疗胃癌的保护性免疫效应。结果双表位致敏的DCs体外可同时活化CD4^+和CD8^+T细胞,其中CD4^+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后分泌大量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CD8^+T细胞强效杀伤MFC。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小鼠体内免疫治疗获得抵抗后继胃癌细胞MFC的免疫保护能力,并显著高于单一表位(CTL或Th)修饰的DC8疫苗。结论Th和CTL双表位修饰的DCs肿瘤疫苗可同时激活CD4^+Th1细胞和CD8^+CTL抗肿瘤免疫,有效清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4.
磁流体热疗对小鼠Lewis肺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流体热疗对小鼠Lewis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Lewis肺癌的细胞悬液接种于C57/BL6小鼠的皮下,当肿瘤长至直径(0.8±0.1)cm时,将20mg磁流体直接注射到肿瘤内部,24h后在交变磁场下加温(46.0℃,30min),观察磁流体热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瘤体的病理变化,对肿瘤生长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加温治疗后14天,实验组肿瘤体积抑制率达81.6%,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的增长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其中有4只小鼠的瘤体完全消失;肿瘤没有消失小鼠存活(37.1±8.6)d,瘤体消失的小鼠存活超过90d,与对照组比较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凋亡、坏死样改变。结论磁流体热疗能有效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延长生存期,为磁流体热疗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CpG寡脱氧核苷酸(ODN)对小鼠移植性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皮下接种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荷瘤鼠模型,小鼠被分成PBS组(6只,瘤周注射PBS组)、氩氦刀组(6只,氩氦刀冷冻组)、CpG ODN组(6只,瘤周注射CpG ODN)和联合治疗组(6只,氩氦刀冷冻加瘤周注射CpG ODN).观察各组小鼠存活及肿瘤生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12和IFN-γ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比例;对氩氦刀组和氩氦刀联合CpG ODN组治愈小鼠进行再攻击实验,观察小鼠再次成瘤率.结果 氩氦刀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0.3±5.4)d和(83.8±5.5)d,明显长于PBS组[(53.7±3.7)d]和CpG ODN组[(51.5±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刀组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83.8%和86.2%.治疗后20 d,氩氦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值、IL-12和IFN-γ水平均高于PBS组和CpGO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氩氦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L-12和IFN-γ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肿瘤再攻击后,氩氦刀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有5只(5/6)和1只(1/6)再次成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CpG ODN可以增强荷瘤鼠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增强了氩氦刀治疗小鼠的免疫功能,减少了肿瘤再次攻击的成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Ag85A-DNA疫苗和Ag85B-DNA疫苗对移植性小鼠膀胱肿瘤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构建可移植性T739小鼠膀胱肿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卡介苗(BCG)组、空白质粒(pcDNA3.1)组、pcDNA—Ag85A组、pcDNAAg85B组,荷瘤后第7天、14天和21天各肌注1次,末次注射后7天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的CD4^+和CD8^+T细胞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小鼠血清IFN-γ、肿瘤体积重量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g85B-DNA疫苗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CD4^+T细胞亚群数量、CD8^+T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促进IFN-γ分泌。肿瘤组织细胞坏死明显,瘤体周围及瘤体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于BCG组;Ag85A—DNA疫苗组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Ag85B-DNA疫苗可以诱导Th1免疫反应,增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效果不及BCG。尚不能认为单独应用Ag85ADNA疫苗会诱发有效的抗膀胱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李美波  顾生玖  赵文鹏  朱开梅 《骨科》2015,34(6):726-729
目的 研究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PLTL)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紫杉醇注射液(PTX)组、紫杉醇热敏脂质体(PTL)组和PLTL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PTX组、PTL组和PLTL组,每只小鼠给药总剂量为紫杉醇20 mg.kg-1,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每次注射0.2 mL。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给药后5 min内立即将小鼠的肿瘤部位固定于(42±0.5)℃的恒温水浴中加热30 min。治疗期间观察移植瘤体生长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改变,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考察PLTL联合局部热疗对小鼠肿瘤的抑瘤作用。结果模型对照组、PTX组、PTL组和PLTL组抑瘤率分别为21.81%,48.87%,57.22%和78.87%,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4±4.2)%,(42.7±3.8)%,(54.6±2.9)%和(69.7±5.0)%,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PLTL组肿瘤细胞凋亡与坏死数量明显增多。结论PLTL与PTX,PTL比较,具有明显的热敏靶向性,与局部热疗相结合显著提高紫杉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疗时肿瘤微血管的破坏与瘤细胞死亡率的关系,确定微血管的破坏在热疗的杀瘤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80只右后肢H22肝癌荷瘤的免疫抑制昆明小鼠进行局部热疗,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热疗30 min后分别于3,6,12,24,48,72,96 h脱颈椎处死小鼠,对照组和热疗15,30,45 min三组的小鼠立即处死.取瘤组织做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析.体外培养鼠H22肝癌细胞也行热疗15,30,45 min,并与体内实体瘤进行对比.结果 (1)体外实验:热疗初始阶段细胞凋亡率高(0.115±0.008),随后坏死率增加,并高于凋亡率(P<0.05).(2)体内实验:同等热疗时间,体内瘤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体外(P<0.05);瘤细胞死亡率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减少呈显著性直线正相关(r=0.844).结论 肿瘤微血管的破坏可能在热疗的杀瘤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冻融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联合应用于射频消融术(RFA)后治疗大鼠实体瘤对大鼠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30只荷Walker256实体瘤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1仅行RFA治疗;对照组2行RFA+未致敏DC治疗;实验组行RFA+冻融抗原致敏DC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比值;同时,超声评价治疗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变化,记录大鼠的荷瘤生存期,各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升高较两对照组比明显,与对照组2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外周血CD8^+T细胞的降低显著大于两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肿瘤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对照组,其荷瘤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改善大鼠的抗肿瘤免疫机能,从而延缓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大鼠寿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蝎对放疗、热疗有无增敏性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Lewis肺癌接种在NIH小鼠右后肢大腿皮下,当肿瘤平均直径达6mm时,观察对照组(NS)、蝎毒组(0.6mg/kg),热疗组(43℃25min)、放疗组(4GY)、蝎毒+热疗组、蝎毒+放疗组、热疗+疗效组、蝎毒+热疗+放疗组肿瘤倍增时间(MDDT)、生存时间(AET)、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蝎毒组、热疗组、放疗组的MDDT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胸腺肽α-1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肝移植复发模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三联组、西罗莫司组、槐耳组、胸腺肽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 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 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 取阳性对照组大鼠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Treg%)、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8+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eg%与CD4+T%、CD8+T%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肝癌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建模成功。阳性对照组的Treg%高于空白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三联组的Treg%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胸腺肽组和槐耳组, 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三联组、西罗莫司组和胸腺肽组的CD4+T%和CD8+T%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联组的CD4+T%和CD8+T%均高于胸腺肽组、西罗莫司组和槐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reg%与CD4+ T%、CD8+ T%和CD4+/CD8+均呈负相关, 且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Treg%与CD4+/CD8+之间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reg水平, 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 发挥抗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热籽在交变磁场中体外升温及其对荷瘤大鼠加温治疗效果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监测居里点分别为57℃及70℃热籽体外升温情况。40只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组(空白对照组)10只,M组(磁场对照组)5只,T组(热籽对照组)5只,加温治疗H1组10只、H2组10只。H1组:瘤内植入2颗居里点57℃热籽,持续30min;H2组:2颗居里点70℃热籽,持续6min。加温治疗后9天各组均处死5只大鼠测其肿瘤体积及质量,剩余H1、H2组及C组大鼠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热籽体外升温可达到其居里点温度。热疗后肿瘤体积中位数H2组0.50cm^3(0.00~26.54)明显小于M组36.18cm^3(0.96~39.90)(Z=2.21,P=0.032),肿瘤质量中位数H1组0.96g(0.00~21.18)、H2组0.41g(0.00—23.40)明显小于M组31.45g(1.09—36.09)(二者均为Z=2.21,P=0.03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H1组(22.39±5.27)%、H2组(24.76±5.19)%明显高于C组(12.07±4.45)%(P=0.01,0.003),CD8^+ H2组(19.58±4.63)%明显高于C组(12.72±3.96)%(P=0.04)。结论热籽在交变磁场中能达到适宜的温度,其感应加温治疗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并利用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究组织工程材料的体内免疫原性。方法利用NOD/SCID小鼠(非肥胖型糖尿病鼠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反交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00×10^6)建立人源化小鼠,在人源化小鼠皮下植入异体人皮肤(阳性对照)、人体脂肪干细胞与脱钙骨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实验组)、单纯脱钙骨材料(阴性对照)。在植入后1周、2周、3周、4周,取小鼠尾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4周后,取小鼠的移植局部皮肤进行HE染色分析,同时检测脾细胞人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结果NOD/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PBMC4周内,在外周血和脾中均可测到人CD4^+和CD8^+淋巴细胞。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源化小鼠皮下植入的组织工程材料及成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组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而单独植入人皮肤组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人源化小鼠可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对其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以大黄素和环孢素A(CsA)分别在术后腹腔给药,并以给予PBS作为模型对照组,观察不同药物移植后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以及对移植术后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亚群的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大黄素能显著延长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术后成活时间,大黄素组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17.4±2.5)d与肝移植模型对照组(8.8±1.9)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移植后大黄素给药可显著上调受体大鼠外周血以及肝内CD4+CD25+Treg的比例,并显著增强CD4+CD25+Treg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大黄素能够延长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术后成活时间,并可能通过上调外周血以及肝内CD4+CD25+Treg的数量及免疫抑制功能来实现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RSA患者LIT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P0.05)。结果 25例URSA患者经LIT后成功妊娠16例,治疗后所有URSA患者(n=25)和妊娠成功组(n=16)外周血CD3+T细胞、CD4+HLA-DR+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CD4+T和CD3-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B细胞和Treg细胞、CD56bright CD16-NK、CD56dimCD16+NK、CD3+CD56+NKT及CD69+NK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IT后外周血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CD4+T细胞、CD3-CD56+NK细胞比例降低和CD3+T细胞、活化CD4+T细胞增加也许有利于维持妊娠,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表型有望作为LIT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情况分为TACE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组(A组,n=64)和TACE治疗组(B组,n=48),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78.12% VS 47.92%);治疗前后CD3+、CD4+、CD8+、CD19+、NK、CD3+/CD4+、CD3+/CD8+增加或减少值均高于B组;随访6个月、12个月,A组死亡病例明显低于B组(6.25% VS 16.67%, 1.78% VS 12.82%),但两组18个月的死亡病例数比较没有差异。结论〓TACE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A),分别收集良性甲状腺瘤患者(B)及健康体检者(C)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外周血CD8+CD28-调节T细胞百分含量及其胞内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术后4周甲状腺癌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A及B组CD8+CD28- T细胞及TGF-β1均升高,但B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两者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A及B组IL-10均显著升高,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4周复查显示A组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三者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CD8+CD28-T细胞的回落最为明显,TGF-β1次之。结论〓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表达增加是甲状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TGF-β1是相对特异的一个细胞因子,在评价术后疗效较IL-10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于热应激条件下骨骼肌细胞(HMF)释放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人骨骼肌细胞株(HMF)培养后分为对照组(细胞置于37 ℃、5%CO2浓度培养箱中培养)、43 ℃热应激后0h组(细胞置于43 ℃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 h);43 ℃热应激后6 h组(细胞置于43 ℃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 h,再置于37 ℃、5%CO2浓度培养箱中培养6 h);43 ℃热应激+乌司他丁后0 h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 000 U/ml乌司他丁并置于43 ℃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 h);43 ℃热应激+乌司他丁后6 h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 000 U/ml乌司他丁并置于43 ℃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 h,再置于37 ℃、5%CO2浓度培养箱中 6 h).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浓度.结果:43 ℃热应激0 h和6 h组,HMF释放 IL-6、TNF-α水平均较37 ℃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MF与乌司他丁共孵育可明显降低热应激1 h后37 ℃培养0 h和6 h时IL-6、TNF-α的释放水平.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热应激条件下HMF释放IL-6和TNF-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的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否存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方法使用小鼠调节性T细胞试剂盒分离小鼠脾脏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鉴定CD4^+CD25^+Treg的纯度。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eg表面α7nAchR蛋白/基凶表达:结果α-银环蛇毒素-FITC染色、流式检测显示Treg细胞表面结合α-银环蛇毒素-FITC;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观察到Treg细胞表面结合大量α-银环蛇毒索;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清楚的α7nAchR条带,分子量大小约为55kD;RT-PCR分析发现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199bp大小的特异性α7nAchR目的基因条带。结论小鼠天然CD4^+CD25^+Treg细胞表达α7nAC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