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尿路感染的诊断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任高  郑智华 《新医学》1997,28(9):456-457
尿路感染的诊断现状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510080)叶任高1郑智华尿路感染的诊断尿路感染(尿感)的诊断不能依靠症状和体征来确定。其确诊只能根据细菌学检查,凡有真性细菌尿就可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与有意义的细菌尿有所不同,后者仅指清洁中段尿...  相似文献   

2.
陈向大 《新医学》1997,28(6):304-305
医院工作人员尿路感染41例临床分析国防科技大学医院(410073)陈向大医院工作人员尿路感染(尿感)与其他患者尿感有所不同,且常为基层医务人员所忽视。本文就1987~1995年我院收治的本院工作人员尿感住院病例4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3.
成人尿路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任高  黄锋先 《新医学》1996,27(10):509-509
成人尿路感染的治疗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叶任高1黄锋先尿路感染(尿感)是指患者排真性细菌尿,即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8/L(105/ml),并排除了假阳性的可能。凡有真性细菌尿,不管有否尿频-排尿不适症状,均可诊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危害人民健...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510080)叶任高确立诊断的标准尿路感染(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胞生长;或②清洁中段尿定量培...  相似文献   

5.
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很高,但其局部免疫旦应甚少。作者用ELISA法检测36例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抗体分泌细胞(ASC)和尿特异性抗体,计数血中总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ISC),以研究人体尿感感染的局部免疫反应。36倒尿略感染病人中,17例下尿路感染(LUTI)和19例肾盂肾炎。尿培养结果多数为大肠杆菌感染,9例血培养阳性(即9/17病人为大肠杆菌感染,),l例LUTI1患者血培养分离出大肠杆菌和粪肠球留两种病原体。尿路感染患者在急性期均可检出相应的特异性ASC,LUTI阳性率为70%(12/17),肾盂肾炎为89%(17/19)。4例葡萄球菌感…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笑云  俞香宝 《新医学》1997,28(9):460-461
尿路感染的治疗进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科(210006)王笑云1俞香宝在治疗尿路感染(尿感)前,应首先对感染的部位、感染的性质以及是否有潜在的易感因素存在作出初步的判断。上述判断决定治疗前是否须获得尿培养结果或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或影像学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JK棒状杆菌尿路感染4例报告云南玉溪地区医院(653100)陈宗淦朱江JK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我们自1993年6月~1996年6月发现因本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尿感)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JK棒状杆菌尿感4例,女3例,年龄分别为17、...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无泌尿系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简称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感往往发生在尿路梗阻,尿路先天或后天畸形,膀优输尿管反流,全身免疫功能紊乱,或慢性肾脏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临床表现常具有常规使用抗生素疗效不好,细菌或真菌感染谱较广,耐药现象常见,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以上所述的功能或解剖异常,一般通过超声影像学,X线影像学、内窥镜等检查方法可以得到证实。互中医药在复杂性尿感治疗中应用原则据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般认为其主要属于祖国医学“淋证”范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孕妇尿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孕期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57例孕14~32周尿培养阳性的孕妇,其中有临床症状菌尿18例(有症状组),无临床症状菌尿39例(无症状组),及30名尿培养阴性孕妇(对照组)的尿液进行了IL-1α、IL-1β测定。结果:有症状组尿IL-1α、IL-1β水平较无症状组及对照组的IL-1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无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α、IL-1β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尿IL-1α、IL-1β对孕期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念生 《新医学》1999,30(2):103-103
进修医生教授,治疗尿路感染(尿感)有何进展?教授尿感的治疗目前采用分型治疗,即将尿感分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男性尿感、复杂性尿感、复发性尿感、无症状细菌尿和妊娠期间的细菌尿等不同类型给予相应治疗,这样的好处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例如年轻女性尿感常为单...  相似文献   

11.
尿路感染(尿感)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的患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尿感在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3%~4.5%,进入老年增至15%~20%;50岁以前的男性很少发生尿感,而在65~70岁的男性患病率增至3%~4%,70岁以后则可高达20%。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萎缩和免疫功能减退,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能力下降,感染成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本文将52例老年住院尿感病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雌激素辅助治疗绝经后妇女尿道感染黄承胜,丁劲松434000湖北省沙市市第二人民医院尿路感染(下称尿感)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尤其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国外资料报道绝经后女性至少有20%发生尿感,而且易频繁再感染或多重感染[1];国内许乃贵介绍也以女...  相似文献   

14.
尿中亚硝酸盐测定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应用价值吕惠敬,张继丰(德清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德清313200)当前在众多的尿八项或十项分析中,最易被忽视的是亚硝酸盐一项,尚未真正重视和应用起来。为此,笔者对本院1993年1~7月住院尿感患者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菌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实用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对198例伴急性尿路感挚症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并按传统有意义菌尿和改良的有意义菌尿实验诊断标准,观察2种不同实验标准对结石性尿路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改良法和传统法有意义菌尿分别为157例和28例,对结石性尿路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9.3%和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良法有意义菌尿患者157例经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的126例,重复中段尿培养后的细菌转阴率按改良法和传统法分别为99例和21例,特异性分别为78.6%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尿液菌落法作为上尿路结石性尿路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临床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尿路感染(尿感)是指尿路有真性细菌感染,发病以女性明显居多,尽管尿感的治疗日有进步,抗生素日新月异,但女性尿感的发病率、再发率并无明显下降。因此,对女性尿感的研究,仍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复习了本院1993~1995年住院女性尿感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江门地区住院女性尿感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院1993~1995年住院女病人共计24775例,其中确诊为尿感的女病人648例,占住院同期女病人的2.6%。在尿感病人中,已婚者501例,占77%,未婚者147例,占23%,农村病人390例,占60%,城市病人258例,占40%…  相似文献   

17.
尿路感染是妊娠期妇女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无症状细菌尿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4%~7%,而有明显泌尿系感染症状者仅l%~2%。有报导无症状菌尿者在妊娠期将有25%~40%发生膀胱炎或肾盂肾炎,这与非妊娠妇女无症状细菌尿的相对良好经过呈鲜明对照,另外,无症状细菌尿在分娩后大约有25%~30%将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而正常孕妇的发生率仅5%。妊娠  相似文献   

18.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往报道急性尿感以大肠杆菌感染为多,占80%-90%。但近来菌群有所变化,为观察尿感菌种的变化,指导用药,总结了2002-2003年1年中186例门诊及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作2次尿培养,其中103例尿培养阳性。非复杂性尿感仍以大肠杆菌感染为多,但只占46.1%,较报道值为低。复杂性尿感者感染细菌多种多样,以真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为多。提示我们对复杂尿感者最好据尿培养及药敏选药治疗,以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检测在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连续监测法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对照组、肝胆疾病组、肾小球肾炎组及尿路感染组患者尿中的GGT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尿液GGT活性高于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胆疾病组血清GGT升高而尿液此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肾小球肾炎组尿G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而血清中GG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路感染组血、尿GGT,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阳性数为47例,阳性率为90.4%,尿路感染组阳性数为2例,阳性率为3.6%。肾小肾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结论】测定尿液中GGT的活性有利于肾病和尿路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神经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2 月的留置尿管患者 536 例作为对照组;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病区留置尿管的患者 668 例作为实验 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导尿管平均留置天数、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发病率以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导尿管平均留置天数明显低于对于照组(P<0.05)。实验组的留置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于照组(P<0.05)。实验组的导尿管相关感控策略掌握率、操作流程执行正确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神经外科院导尿患者导尿管平均留置天数,能减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提升医护理 人员对导尿管相关感控策略掌握率、操作流程执行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