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律失常两类,是儿科急诊原因之一,小儿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虽与成人相似,但其病因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也有了很大的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小儿心律失常渐趋多见,轻症者经过对病因、诱因的治疗及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得以治愈;但仍有一些危重的或顽固的心律失常,虽用多种药物,疗效仍欠佳,使负责治疗的医师感到困难。究竟如何掌握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规律?怎样选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仅就此提出一些个人体会。一、避免误诊、误治。心律失常的产生是由于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过心电图监护发现小儿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尤以新生儿和住院病儿的发生率更高。而且小儿心律失常与成人相比,其比较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都有一定特点,值得重视,现将临床工作中常见问题,结合我们的经验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心律失常以往认为是少见病。近年来通过心电图监护发现并不少见,尤其是新生儿和住院患儿的发生率则更高。而且小儿心律失常与成人相比,其比较发生率、病因和预后等都有一定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索本病规律,我们复习了住院患儿心律失常2,530例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并与何庆根报告成人心律失常6,310例相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心律失常3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儿科2000~2007年心电图检查发现的386例小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儿科2000~2007年住院患儿行心电图检查554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386例,占69.68%.386例中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占62.18 %;异位心律失常和传导失常发生率分别占18.65%和19.17%.病因以感染中毒性心肌炎常见,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次之.经针对病因等治疗,本组痊愈273例(70.72%),减轻59例(15.28%).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病因、类型与成人不同,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袁向尚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41-1441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方法回顾分析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特点。结果142例心律失常患儿经治疗后,113例心律转为正常,其中46例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9例因伴有基础病因,心律失常复杂程度高及病程原因治疗后未转为正常心律。结论临床选择用药的适应证及时机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治疗小儿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1年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小儿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反应的差异。方法:36例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对照观察临床、生化及病原学方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2周后,小儿组及成人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4.44%和73.8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1.67%和71.43%;HBV-DNA估计变异率分别为8.33%和28.57%;两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78%、33.33%和28.57%、14.2%,以上两组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临床疗效优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
室上性快速异位心律失常是小儿心脏病中最常见急症之一。为提高小儿室上性快速异位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作者总结我院近10年来因多种室上性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住院治疗的253例患儿,对其不同类型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乙胺碘呋酮(A miodaren(?)为一种苯呋喃衍生物。六十年代初由L(?)as实验室研制成功,中期用于临床首先治疗心绞痛。七十年代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近年来应用更为广泛,但对小儿病例国内甚少报道。为进一步了解乙胺碘呋酮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副作用,选择我院1982年以来各型频发过早搏动的小儿病例,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经系统观察40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在老年心血管疾患中占很大的比例,临床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临床症状,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及防止心血管猝发事件的发生。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可能致心律失常及促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美国心肺血管研究所的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的结果,使临床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可能得到的效益和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之风险的程度比,而权衡其利弊。镁治疗心律失常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68例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观察硫酸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镁剂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剂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李双杰研究硫酸镁对小儿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①<14周岁。②心电图证实有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房颤动(Af),心房扑动(AF),且心室率>160...  相似文献   

12.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而首先要判定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如需药物治疗,以选择何种药物为最佳。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合理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乙胺碘呋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效,临床应用曾因心外不良反应较严重而受限。90年代初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及近几年公布的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乙胺碘呋酮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被认为是目前有效和安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参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对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频发室/房件早搏的疗效及寄令件讲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246例小儿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心律失常是儿科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其发挥病率逐年增多的趋势,小儿心律失常发作种类亦较繁多,与成人型的心律失常较为靠近其原因也是多样的。现将我科自2000年至2006年以来住院后经过心电图、Holter等检查,资料完整的246例不同年龄组的小儿心律失常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雪梅 《全科护理》2012,10(32):2999-3000
[目的]分析小儿心律失常患儿的治疗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小儿心律失常患儿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为患儿创造适宜的病房环境,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恢复期护理及预后护理。[结果]25例患儿在出院时心律失常消失18例,减轻5例,无效2例。[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首先要做好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做好心律失常的对症治疗,并且要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压低频电场+捏脊推拿治疗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应用高压低频电场行全身和颈背部局部治疗,用捍脊推拿手法治疗颈背部脊椎两侧。对照组30例,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80%,94%)均较对照组(63%,77%)为高,P<0.01。结论 小儿调节支配心脏的植物神经系统易出现功能紊乱而导致心律失常,应用高压低频电场和捏脊推拿疗法治疗此种功能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肌病常以因心力泵衰竭死亡和猝死,而猝死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盐酸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有的心律失常临床意义不大,有的则影响患者健康并危急生命。因此,对于此类心律失常,必须给予积极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意外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了解,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完善,以心血管专业为例,抗心律失常治疗随着药物种类、品种的发展和介入治疗的兴起,已使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病人走向康复,现代抗心律失常药物——倍他乐克注射液的问世,是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又一新进展,我院在倍他乐克注射问世之初,经静脉注射该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