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点在子宫内膜癌与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观察26例子宫内膜癌及30例内膜息肉的血流灌注特点,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内膜癌、内膜息肉在灌注时相、灌注方式、增强强度与均度、主要供血血管显示4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38、45.069、15.605、28.718,P<0.05),结合这4个特点诊断总准确率达92.8%。结论利用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对血流灌注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子宫内膜息肉与内膜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周维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284-128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老年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47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老年患者宫腔超声造影特点,从灌注时相、灌注方式、增强强度、增强时相主要供血血管的显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灌注时相:47例病例均表现为非早进早退型;灌注方式:43例为离心型,3例为整体型,1例为向心型;增强强度与均度:开始增强时间等于或稍晚于子宫肌层,少于子宫内膜,大部分表现为整体均匀增强(40/47),少部分合并囊性变呈不均匀增强(7/47),并见蜂窝状的无灌注区;增强时相息肉主要供血血管显示41例。在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7例病例中,超声造影诊断息肉42例,敏感度为89.4%(42/47);而普通超声仅发现32例,敏感度为68.1%(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普通超声息肉供血血管显示率为48.9%(23/47),超声造影息肉主要供血血管显示率为87.2%(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经阴道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提高老年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现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赵会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50-2251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结果,比较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血流显示率。结果根据病理检查结果,7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良性42例,恶性28例。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为94.29%(66/70),敏感度为92.86%(26/28),特异度为95.24%(40/42)。恶性子宫内膜病变者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和恶性子宫内膜病变者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3.81%(10/42)、85.71%(24/28),恶性子宫内膜病变者血流显示率高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对患者是否发生子宫内膜恶性疾病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王玲  张新书  姜凡  郑慧  张敬安 《安徽医学》2004,25(5):353-35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并配合宫腔注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疾病的经阴道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3 % ( 5 2 / 5 6)。良性病变血流信号显示率低 ,血流频谱RI平均 0 .5 8± 0 .0 2 ;内膜癌彩色血流信号多丰富 ,血流显示率高 ,RI平均 0 .3 5±0 .0 8。结论 经阴道彩超配合宫腔注水声学造影对子宫内膜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病变形态及血流状态,观察病变处血流阻力指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4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其中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相符合19例,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例误诊为黏膜下肌瘤,1例误诊为宫腔积液。34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0例黏膜下肌瘤。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相对照发现:超声诊断中各有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各种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晓明  于韬 《当代医学》2010,16(4):11-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5%(85/95),血流显示率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有差异,恶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高,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RI平均值为(0.36±0.07),良性病变的血流RI平均值为(0.61±0.03),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经阴道超声造影观察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卵巢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和造影增强模式,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元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提示卵巢肿瘤且良恶性鉴别难度较大的患者50例,行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对比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卵巢肿瘤患者病灶区的多普勒血流信号和超声造影剂的灌注特征,并比较其时间‐强度曲线上造影增强的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等相应参数。结果经阴道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性质鉴别的准确率(96%)显著高于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后主要表现为囊壁结构的环形增强、实性结构整体或分散的点状、树枝状增强,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而恶性肿瘤主要是瘤体实性结构快速、非均质地增强。恶性卵巢肿瘤超声造影剂增强的开始时间和达峰时间均显著早于良性肿瘤(均 P<0.05),且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卵巢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剂注射后的增强模式不同,经阴道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病灶局部的血流灌注情况;分析良恶性卵巢肿瘤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差异可提高对卵巢肿瘤性质和类型鉴别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本院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6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以病理检查为确诊标准,分别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宫腔镜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阴性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比率两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87例, 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图像特征, 观察病变处血流状态,测量血流阻力指数。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误诊2例、漏诊3例, 诊断总符合率94%,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4%、100%、89%,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内膜癌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于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 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周口市中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彩超诊断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经阴道和经腹部两种超声诊断途径下获得的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计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下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的血流显示情况、血流阻力情况。结果 9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最终病理诊断,确定良性病变患者56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1例;恶性病变患者39例,其中子宫内膜增长过长21例,子宫内膜癌18例。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97.89%、85.26%,经阴道超声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流显示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患者,动脉阻力指数高于恶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可以在二位声像图上对病灶的异常改变进行清晰观察,还可以在CDFI图像上对其血流信号的改变进行敏感显示,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不同病变类型的区分提供指导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期强化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分析特征性的CT表现。方法60例72个肝脏动脉期强化病灶,除部分血管瘤随访证实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动脉期强化病灶的强化特点及各种动脉期异常强化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结果部分病变动脉期有较特征性的强化,部分病变动脉期强化无特征性,主要征象有:明显均匀强化(FNH、血管瘤)、病灶周围粗大的动脉(FNH,HCC)、病灶不均匀强化(HCC)、周边点状强化(血管瘤)、病灶内血管样强化(AML)。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强化特性对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两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术前阴道彩超与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超声造影清晰显示46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2.0%,其中38例(82.6%,38/46)表现为早增强,8例(17.4%,8/46)为晚增强;20例(43.5%,20/46)表现为早廓清,26例(56.5%,26/46)为晚廓清。超声造影血流分级Ⅰ级4例(8.7%,4/46),Ⅱ级42例(91.3%,42/46),未见0级病例。阴道彩超检出40例,诊断准确率80.0%,血流分级0级10例(20.0%,10/50),Ⅰ级26例(52.0%,26/50),Ⅱ级14例(28.0%,14/50)。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较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血流信息敏感性存在明显优越性,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与临床处理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造影特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感兴趣区域制作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病灶与正常内肌层在曲线参数上的差异。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6.4%、85.7%、81%、90%、86%。超声造影较传统超声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都有统计学意义。灌注时相上59例患者均表现为非早进早退型;灌注方式上93.2%(55/59)表现为离心型,增强强度与均度上表现多样;滋养动脉显示率为81.4%(48/59),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与宫壁内肌层TIC曲线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造影及TIC曲线特点,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86例FLL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其造影增强表现。结果恶性FLL开始增强时间(12.5±2.2)S明显比良性FLL(15.4±2.8)S早(P〈0.05)。54个(96.4%)恶性病灶动脉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至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而27个(90.0%)良性病灶则为动脉期增强后,延迟期持续高或等增强。以延迟期消退呈低增强判定为恶性病变,则本组超声造影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6.4%(54/56)、90.0%(27/30)、94.7%(54/57)、93.1%(27/29)、94.2%(81/86)。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FLL的定性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多种影像学(CT、MRI、超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联系。方法共收集7例肝细胞腺瘤患者,1例同时行MR、CT及超声检查、1例同时行CT及超声检查,4例同时行MR及超声检查,余1例仅行cT检查。7例均由手术切除痛理证实。评价所有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结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多发病灶【数目〉10个)1例,2个病灶者1例,余5例均为单发。多发病灶患者MRI示部分病灶呈全瘤脂肪信号,内见少量长T1长T2信号。余患者病灶CT示(3个病灶)等或稍低密度,中心区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较明显强化,门脉期1例强化较明显减退,另2例持续性强化。MRI示(5个病灶)信号混杂,1个病灶内见脂质区、2个病灶内见出血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4例持续强化,另1例强化减退。4个瘤周及内部见较多血管影,3个病灶周缘见包膜,延迟强化。超声示(6个病灶)较均匀低回声(2个)或混杂回声(4个),CDFI示5个病灶周围及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探及动脉频谱。结论MRI的信号变化比cT、超声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腺瘤的组织学变化;多种影像检查手段综合运用可辅助诊断肝细胞隙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子宫内膜疾病患者384例,均进行阴道超声(TVS)及宫腔镜(HS)检查,并在镜下取病变组织送检,将2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S对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高于TVS的52%(P〈0.05);但对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内膜萎缩的诊断符合率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简便、有效,H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联合应用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始增时间及始退时间,并观察分析病灶增强方式。结果良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均可小于30秒;始退时间小于90秒全部为恶性病灶,大于180秒消退者主要是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组始增时间及消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主要呈整体均匀增强或不均匀增强;肝转移癌呈周边环状增强或整体增强;肝血管瘤主要呈周边节结状增强;FNH主要呈自中央轮辐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动态灌注过程,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乳腺癌患者的64枚肿大的腋窝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64枚淋巴结分为良性组(26枚)和转移组(38枚),均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长径/短径(L/S)比值、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64枚腋窝淋巴结同期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强化模式和时间。结果与转移组相比,良性组淋巴结L/S比值明显增大(P〈0.01)。2组问血流分布特点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多为门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中央均匀强化;而转移组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良性组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明显短于转移组(P〈0.01)。2组问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显著提高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患者的119个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或穿刺活检)或增强CT(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增强MRI(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9个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中,确定87个占位性病变,其中39个病灶CEUS考虑恶性病变,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或CECT、CEMRI等确诊恶性病灶36个,临床最终诊断恶性病灶37个;CEUS诊断48个良性病灶,误诊1例,临床最终诊断良性病灶50个;CEUS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32个,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9个,再生结节13个.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2.2%、97.0%、0.892、97.9%、90.2%.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