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急诊抢救室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先锋圈”,运用一系列品管工具查找并降低抢救室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的发生率。结果有形成果:抢救护理文书不合格的发生率由对策实施前的34.67%降至3%,抢救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由对策实施前的平均13.53 min降至平均4.5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手法应用、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改善、积极性6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文书记录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还可以提升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持续改进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物品清点不规范行为的效果。[方法]自2014年11月始以"降低手术物品清点不规范行为发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活动,按照品管程序进行现况调查,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品管工具进行问题分析与真因验证,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物品清点不规范行为由实施前的38.80%降低到实施后的11.22%,目标达成率为95.20%,进步率为71.1%,品管圈活动前后不规范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圈员7项能力提高12.5%~131.8%,一般自我效能感、无形成果评分均较活动前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手术物品清点不规范行为发生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3.
黄春英 《全科护理》2016,(27):2888-288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实习护生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在江西省肿瘤医院8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成立同心圈,圈员针对护生存在的问题,确定主题降低实习护生机械性损伤发生率,应用品管手法调查比较品管圈活动减少实习护生机械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习护生机械性损伤发生率降低,由品管前的83.75%降低到53.75%(品管后),降低了30%,高于预期目标(降低20%),尤其是针刺伤的发生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圈员责任感、团队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损伤,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中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作用,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同舟圈"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1)有形成果:急诊患者转运中输液外渗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8.5%降至6.2%。(2)无形成果: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患者转运中的输液外渗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团队精神及组织策划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凯丽  费丽  李占肖 《全科护理》2016,(21):2239-224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制订活动目标与计划,进行要因分析,针对分析出的要因采取改进措施,包括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改善吞咽功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圈组成员的工作能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7.7%降至15.8%;圈组成员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工作愉悦感、品管圈手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圈组成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产科内部6名护理人员自行组成一个圈,以促进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结果:运用品管圈后,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明显低于活动前的4.68%(P0.05);每一位品管圈内的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其品管圈方法的运用、专业知识、人际关系、团队意识、护理品质与脑力开发等方面均明显提高。结论:积极运用品管圈能降低剖宫产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提高品管圈内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与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护理记录单书写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透析护理记录单书写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查检表调查现况、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透析护理记录,不合格率由实施前的12.5%降至实施后的6.6%,目标达成率为107.2%;品管圈成员学会利用品管手法发现和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圈员自评6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得到提升。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对透析护理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控制,可降低透析护理记录单不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件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不良护理记录的发生率。方法:针对主题拟订计划,进行先转把握,设定目标,拟订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形成标准化,确认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PICC导管护理记录资料4个方面的不良护理记录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了PICC护理记录质量评分标准,降低了PICC不良护理记录发生率,促进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专科护士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活动主题,活动前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错误的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管理前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1.05%,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人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及团队凝聚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圈员的团队凝聚力和手术室病人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科内护理文件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通过使用品管圈方法,使护理观察栏书写的准确性提升,圈员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准确性,提高了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外科围术期病人高血糖发生率的实践效果。[方法]根据老年外科特点,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的理论逐项进行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订与实施等共10个步骤的活动。于2018年6月—2018年7月对老年外科围术期200例病人的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时所监测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围术期病人高血糖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50.3%降至实施后的31.3%。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积极性、自信心和责任荣誉7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围术期老年病人高血糖的发生率。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4年6月—2015年6月抢救室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抽取活动前后100份护理记录,对比实施前后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缺漏项发生情况。结果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缺漏项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4.4%降至活动后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成员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和品管手法方面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抢救室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为抢救室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依据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对本科3月份科室一级质控护理记录缺陷项目及次数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运用鱼骨图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积极实施、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由开展前12.97%降低到4.8%。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失禁性皮炎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ICU病人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护理原因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由56.3%降至20.5%,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院前急危重症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院前急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由活动前61%提升至活动后的80%;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护理品质管理意识、责任荣誉感、护理科研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院前急救中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还提高了圈员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和护理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电子护理记录单录入缺陷率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CCU电子护理记录单录入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对CCU病区所有病人的电子护理记录单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录入缺陷原因,圈员们利用头脑风暴法制定降低录入缺陷率的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电子记录单录入缺陷率。[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CCU电子护理记录单录入缺陷率由实施前的35.65%降至14.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电子护理记录单录入缺陷率,提高了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手术间无菌物品放置规范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本部院区手术部从2016年3月起,自发组建9人的QCC小组并且通过QCC活动十大步骤,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工具及PDCA 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间无菌物品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改进.[结果]经过 8个月的QCC活动,手术间无菌物品放置不规范率从6.4%降低到2.57%.[结论]QCC活动显著提高了手术间无菌物品放置规范率,增强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的能力、责任荣誉等,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手术室输尿管镜损坏率。[方法]开展以"降低手术室输尿管镜损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原因,通过品管圈活动明确手术室输尿管镜损坏的危险因素,通过PDCA循环拟定科学、可行的干预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输尿管镜损坏率从1.30%降到0.61%,目标达成率为86.3%,进步率为53.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输尿管镜损坏率方面的效果显著,可加强手术医务人员对维护医疗器械的重视,规范手术人员的操作程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品管手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小雪 《当代护士》2018,(1):130-13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10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手术患者的护理,观察组在品管圈活动控制下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将观察组在手术期间发生的压疮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两组的压疮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圈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专业知识、品管手法8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压疮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学会应用科学、标准的管理方法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纠纷风险,也提高了职业素质,培养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实现了护患双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液净化中心10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血液净化中心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年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以圈员为中心带领全科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净化中心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年发生率为0,低于预期目标,且每位圈员在品管圈活动中自身学习主动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血液透析病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