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绪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心理疾病是由于人们情志不调引起的,正确认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保持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在调剂工作中的作用浅探山东省莒县中医院崔云涛(276500)山东省莒县长岭卫生院李彦义(276518)关键词心理学调剂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健康与情绪关系十分密切。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并把调理情志作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中、西...  相似文献   

3.
李朝霞 《国医论坛》2012,27(2):15-16
情志又称情感,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不同情志反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双重性,既有利亦有弊,人的情绪变化亦如此。《黄帝内经》首次对情志致病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此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论情志因素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张日宏,余建中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主题词针灸疗法,情绪,情志(中医病因)中医学历来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重视心理情志因素对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尤其在针刺方面,早在《内经》中就提出“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记载情绪心理学最古老的医学,五脏之气产生情志流注于经脉,任、督二脉更是对全身经脉流注之气起着主导作用,进而调节人体身心健康。但是对于不同情绪如何具体影响任督二脉经气流注却少有研究。该文拟对任督二脉与中医情志相关理论的关系进行论述,试图对五种基本情绪在小周天中的定位进行了探讨,为运用任督之气通调情志之合,以情志之畅理任督之荣,为任督二脉与情志的研究提供新角度,为情志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F0003-F0004
各有关单位/代表: 先生/女士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是当今国际医学和心理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是中医学极具特色优势的研究领域,同时是中医基础和临床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科学前沿问题。在当今社会情绪问题日益凸现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情志学说蕴涵的中医学对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深刻认识及其有效的干预效果,开展情志致病学说国际学术研讨,将会带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跻身国际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下,分析情志“喜”对于健康大学生舌色客观信息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及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Smart TCM-I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采集、比较健康大学生观看喜剧电影前后舌体不同分区的舌色在HSV颜色空间的客观参数,探讨在喜悦情绪影响下舌色特征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影后舌色参数中,舌中部、舌尖部以及舌整体的V值较观影前显著增高(P < 0.05)。结论:情志“喜”对于舌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亮程度的提高,这可能由于喜悦情绪加速了人体气血的运行,尤其是心、脾气血的充盈,上荣于舌所致。本研究为情志影响下的舌色特征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杨淑岭 《河北中医》2009,31(5):767-767
情志护理能通过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疾病,中医学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如中医古籍对情志和脏腑的关系有如下记载:“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不同情绪反应会引起人体脏腑失调。肺结核大咯血通常会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以致悲观、失望与自卑,最终导致疾病恶化。情志护理对于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心理学的中心问题可以认为是七情学说。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情志,它包含了人的基本情绪。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常的人体心理活动,它有特定的外在表情和行为。“人非草木,孰能 无情”,但是这七种情绪的变化超出了一定限度,失去正常节制就会形成为病因,导致多种疾病,故医经上强调“百病始于气(情志)”。  相似文献   

10.
郁证的情志疗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欢  李德新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81-1283
情志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活动。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意志消沉、抑郁苦闷、恼怒失常、悲观失望.则可以造成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变成一种致病因素,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它的循环不息,从而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保持各脏腑功能的正常。频繁情志失调,使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抑脾犯胃,由气及血.由实转虚,病损及肾,变生抑郁诸症。张景岳“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充分揭示郁症与情志二者的密切关系。美国精神医学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此与中医发病学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反思中医心理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淑琴  赵丹 《吉林中医药》2009,29(8):727-728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即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命名。通过探究《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的内容,简要叙述了情志的产生机理与致病的原因。同时,对情志疾病的治疗,总结出情志相胜、移精变气、暗示等五种心理治疗方法,加以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中、西医院医生对于情志病证发病因素的认识,各疾病与情志因素致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础。方法参照情志病证诊断标准,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近3年54703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病因学调查,对506例阳性病历进行分析。结果与情绪有关病历共筛出506份,占总病历数的0.92%。阳性病历中疾病分布情况,心内科疾病占阳性病历的62.5%,神经内科疾病占12.06%,消化科疾病占7.11%,妇科疾病占3.56%;致病情绪中情绪激动占情志病历的43.87%,怒占25.69%;情志病历中女性较多,占情志病历总数的56.72%。结论心血管疾病与负性情绪关系较大,基本情绪“怒”与疾病关系较大,女性情志病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与情志病证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突发持久的新冠疫情使人们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在七情理论指导下,对于恐惧与焦虑情绪,应用情志制约、移情易志、发泄疏导等方法改善不良情绪,调节人体情志平衡;对于替代性创伤,在关注患者的同时,要加强对医护等一线防控人员的心理调节,避免出现过悲等消极情绪;对于因生活节奏紊乱引起的,通过积极调畅情志,调控生活节奏,实现良性循环,有助于固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对于信息爆炸与过度关注,要理性、主动地获取信息,及时调节精神状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对公众进行情志调节,预防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解决疫情下的潜在社会问题,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医的情志调摄养生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活动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情志活动过极,可导致疾病。情志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心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养生与修身养性相结合,情绪变化引起各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很主要。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情志调摄养生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李佩艳 《陕西中医》2013,(10):1440-1440,F0003
<正>中医认为"药毒不二",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高明的医师在尚未发生疾病之时就使用对身体无害的调养之法,使人体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这样既减少疾病的痛苦,又能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1情志调摄正常人都有情绪的变化。精神愉快,情怀舒畅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而过激的情绪变化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消化性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情志”不仅包括情绪体验,还包含情绪认知过程。视频材料涉及视、听等感觉通道,与单一感觉通道的情绪刺激材料相比,能通过感、知觉及思维过程,激活较为全面的情绪感受,与中医“情志”内涵更为吻合。目前已有情志相关研究使用视频作为刺激材料,但存在材料库较少、难以量化等不足。本研究参照心理学相关方法,制订了标准化中医情志“喜”“悲”视频材料库。首先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初筛96个情绪视频片段,再招募被试观看视频后填写《主观情绪报告表》,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根据每段视频对靶情绪的击中率及其诱发的情绪强度,以击中率 > 70%且情绪强度得分 > 6为条件进行筛选,最终选取视频42段,包括喜视频21段,悲视频8段,中性视频13段,每段视频包括情绪类别、时长、情绪强度、效价、唤醒度、动机强度等参数。其中喜视频:唤醒度 > 6,效价 > 6,动机 > 6;悲视频:唤醒度 > 6,效价 < 4,动机 < 4;中性视频:唤醒度 < 6,4 < 效价 < 6,4 < 动机 < 6。经检验,该视频库可作为“喜”“悲”及中性情志激活的实验材料,可为中医情志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标准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情志调节保健的基本法 五神脏调节学说是以上述情志论为基础,其核心论点是情志相胜,更相为治,及抑情预治。情志相胜,是指有意识地诱导一种情志,并使其产生调整或抑制所存在的不良或偏离情绪效果的过程。如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胜”体现为制约或调控的关系或作用。更相为治,是指有目的地努力改变或调整自身情志及行为,以达到养心调神、心身健康的效果。因此中医提出“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少”即为“不要”或“不再”。抑情预治则意指顺应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水平或乐观自在,也可达到避免情志过伤,防病健体的效果。此即所谓“智者乐。仁者寿”之说,其“智”意为豁达,“仁”意为善良。  相似文献   

18.
贾彦凤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38-139
中医情志护理能够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护理人员应注意调整好自身的情绪、角色,把情志调护贯穿于整体护理中,使产妇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一些压力,保证其身心与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中医肝脏象情绪评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医肝脏象情志属现代情绪心理的范畴,探讨不同证候的情绪状态及其机理,是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介绍这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包括中医情志学说源流、研究现状、情绪评定量表的编制及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郁证"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古谓之"懋"。其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郁证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高发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