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周馨  高秀来  宋一志  景朋  刘波 《解剖学杂志》2005,28(1):59-61,i003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成年大鼠伸长细胞(TAS)中的表达,观察TAS的特点并探讨胶质细胞的分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第三脑室腹侧壁和正中隆起(ME)TAS的特征。结果:在TAS中VIM的表达强度高,GFAP表达较弱,差异非常显著。对星形胶质细胞(AST)来说,不论使用Triton与否,GFAP均为高强度表达,而VIM为阴性。ME的TAS较第三脑室的突起较粗大分支较多。结论:无Triton存在下,VIM可以明确定位并区分第三脑室区域2种主要的胶质细胞TAS和AST;成年大鼠TAS还保持部分未成熟细胞的特性;ME是大量获得TAS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2.
伸长细胞 (tanycytes,T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第三脑室底的特化的胶质细胞 ,少量分布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及脊髓中央管等部位 ,属室管膜细胞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 ,TAs在脑和脑脊液 (CSF)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是脑 脑脊液 (B CSF)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研究发现 ,TAs能够促进损毁轴突的再生。本文主要根据国外最新的有关TAs促进神经再生的报道 ,就TAs的起源、分布、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在脑屏障系统、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起重要作用。伸长细胞在成年后仍然保持未成熟胶质细胞的特征,并且参与成年哺乳动物下丘脑内自然发生的轴突再生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伸长细胞能够促进中枢神经元受损轴突的再生,有望成为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移植的种子细胞。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伸长细胞促进神经再生的报道,对伸长细胞的起源、分布、特性及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周馨  高秀来  马育平  陈亚亮  李莉  刘霞  景朋  陆涛 《解剖学报》2006,37(2):181-183,139
目的体内定位生后7d大鼠的伸展细胞(TAs),并将其分离进行原代培养,为进一步移植提供指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利用波形蛋白(VIM)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两种标志物,体内定位生后7 dWistar大鼠的TAs;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定性检验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细胞培养技术,建立TAs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TAs表达VIM、GFAP和NOS与体内相同. 结论建立了体外研究TAs的细胞模型,为其进一步作为移植细胞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培养的伸长细胞(Tanycytes,TA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As标记后,移植入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实验大鼠共分5组:A.单纯TAs细胞移植组,B.TAs细胞加壳聚糖载体移植组,C.壳聚糖载体移植组,D.单纯损伤组,E.假手术组。移植后通过BBB评分法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且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损伤脊髓的修复情况,以及观察大鼠脑区神经元存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s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局部结构的修复和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移植组可在脑皮质观察到HRP逆行标记神经元;对照组皮质感觉运动区和红核神经元密度小于移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TAs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轴突的再生、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室系统伸长细胞的顺行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励才  王梅申 《解剖学报》1995,26(2):139-141
用霍乱毒素亚单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CB-HRP)对脑室系统伸长细胞进行顺行追踪。结果在第三脑室壁腹侧2/3区,大量的伸长细胞发出浓度的突起,对称伸入下天脑,甚至到达正中隆起胜利侧软膜表面,其中部分害起可直接与下丘脑内的血管相接触。在侧脑室壁、第四脑室底和脊髓中央管也发现有伸长细胞,但数量远较第三脑室壁少。本实验表明,伸长细胞不仅存在于第三脑室壁,而且在脑室系统的其他部位也有分布。这一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伸长细胞在烫伤应激中是否参与转运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CRF)、加压素(VP)和胆囊收缩素(CCK)等应激激素。方法在大鼠清醒状态下给予标准的25%Ⅲ°皮肤烫伤,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显示第三脑室室管膜内的伸长细胞。结果大鼠烫伤后24h大量CRF免疫反应阳性的伸长细胞出现在第三脑室底壁和外侧壁,其顶部与脑脊液接触,基部伸出一条细长的突起走向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附近;位于第三脑室侧壁伸长细胞的突起似与深面脑组织的毛细血管接触。未观察到含VP和CCK的伸长细胞。结论结果为伸长细胞转运CRF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提示伸长细胞可能参与应激状态下CRF超短正反馈回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移植神经细胞的低存活率是目前制约脑内移植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胚胎大鼠隔核神经元和新生大鼠Schwann细胞的联合培养和联合移植技术 ,分析了 Schwann细胞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可能性。结果显示 ,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及其突起生长与共培养或共移植 Schwann细胞的存在与多少明显相关。分别与密度为 6× 10 3 /cm2、1.8× 10 4/cm2、5 .4× 10 4/cm2 (密度比为 1∶ 3∶ 9)的 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 ,存活的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细胞数之比为 1∶ 2 .3∶ 3.9;阳性细胞的突起总长度分别为 2 81、42 8和 6 40μm。在与 Schwann细胞混合移植的胚胎隔核细胞中存活的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细胞是单独移植的 2 .2倍 ,共移植的阳性细胞也有较密集的突起生长。结果提示 ,共培养和共移植 Schwann细胞能显著提高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能力 ,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复习2例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GFAP、EMA、S-100蛋白、CKpan、Syn、CD34。结果例1位于腰2~3椎管内终丝,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脊髓压迫症状,如运动及感觉障碍;例2发生于侧脑室,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病理组织学上肿瘤富于细胞,排列成束状、交织状,细胞胞突细长双极,核异型性小,少数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形成室管膜瘤的无核区结构。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EMA、CD99,而S-100蛋白阴性。结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是室管膜瘤的一种罕见亚型,病理诊断时尤其应注意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和星形细胞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睾丸支持细胞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睾丸支持细胞 (SC)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方法 将SCs制备成饲养层和SCs条件培养液 (SCM)后与神经元共培养 ,观察培养细胞的存活数和突起数 ,并应用图像分析仪观察细胞的面积。 结果 SCs饲养层及SCM培养神经元的存活数、突起数和胞体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SCs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可以通过跨膜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ET激活细胞内两条信号通路,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和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为探讨在GDNF促进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存活和分化过程中,上述两条信号通路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在建立GDNF促进中脑DA能神经细胞存活和分化的细胞培养模型的基础上,以PI3K信号通路中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和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MEK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分别阻断上述两条信号通路;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以DA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的染色情况为指标来观察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对DA能神经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Wortmannin可以阻断GDNF促进TH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及其突起增加的作用;而PD98059对GDNF的生物学效应没有影响。结果提示PI3K而非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介导了GDNF对中脑DA能神经细胞存活和分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无血清培养进行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联合培养,观察了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基底神经节和下位脑干内的P物质受体阳性神经元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含神经生长因子的NeurobasalMedium/N2supplement(N/N2)能支持新生鼠脑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其效果与加血清的Dulbacco改良Eagle培养基(s-DMEM)相似;(2)利用星形胶质细胞作为滋养细胞,种植新生鼠基底神经节和下位脑干细胞于其上,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突起生长(生长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基底神经节神经元神经突的生长优于下位脑干神经元;(3)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来源于基底神经节的培养神经元有87%为P物质受体阳性神经元,而下位脑干为84%,P物质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形态完整,突起生长良好。本实验表明含神经生长因子的N/N2Medium或s-DMEM可作为P物质受体神经元体外培养的培养基,星形胶质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新生大鼠脑P物质受体神经元的存活与突起生长,并可保持其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分化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方法生后大鼠中脑脑片培养,并依培养基内加入的不同物质分为空白对照组、GDNF组、PI3K通路阻断组、MAPK通路阻断组.培养6 d后,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统计学处理;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脑片中TH的表达.结果GDNF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形状更趋向成熟,其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密度、胞体大小和TH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13K通路阻断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几乎消失,其TH表达水平显著低于GDNF组而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别;MAPK通路阻断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及TH表达水平与GDNF组无显著区别,但TH表达阳性神经元胞体显著小于GDNF组.结论P13K通路参与介导GDNF对DA能神经元的促存活作用,而MAPK通路参与介导其促形态学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分泌产物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和生长的影响。方法:SWO-38细胞与3天龄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联合培养。结果:SWO-38细胞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生存以及突起长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SWO-38细胞可能释放对小脑皮质神经元有营养活性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标技术,对大鼠下丘脑正中隆起内的神经紧张素(neurotensin,NT)和P物质(substance P,SP)的分布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先用DAB法显示SP免疫反应,然后用钼酸-TMB法显示NT免疫反应,再经DAB-氯化钴稳定后作免疫电镜包埋。电镜观察发现:在正中隆起内SP免疫反应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或絮状沉淀,广泛分布于轴突内的小清亮囊泡周围和基质内;NT免疫反应产物则为电子密度高的针状或块状,散在分布于胞体、树突和轴突内。含SP的轴突可接受免疫反应阴性轴突的传入性突触,也可与阴性树突形成传出性轴-树突触;含NT的树突和胞体均可接受阴性轴突的传入性突触。此外,SP阳性轴突末梢还可与NT阳性神经元的树突棘形成对称性轴-棘突触及与NT阳性轴突形成对称性轴-轴突触。实验结果表明:大鼠正中隆起内的NT能神经元接受SP能神经的支配,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的突触调控提供了新的超微结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室已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脑室管膜某些区域的伸长细胞呈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反应阳性。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室管膜伸长细胞能否特异性吸收和转运脑室注射的~3H—SP,以进一步探讨这些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P是否为外源的。结果显示,注射~3H—SP后,脑室各段室管膜细胞(包括伸长细胞)内均有一定浓度的~3H—SP银粒分布。以秋水仙素阻断室管膜细胞轴浆运输,脑室各段室管膜上皮细胞表面和细胞内及室管膜上皮细胞下银粒数增多,而远离脑室的神经组织内银粒数相对较少。以上结果提示,伸长细胞(除延髓中央管)和普通室管膜细胞一样,均具有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主动摄取、转运~3H—SP的能力,但这种能力非伸长细胞所特有。由此推论,呈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P可能不是或不全是这些伸长细胞从CSF中吸收的。以上实验为深入研究伸长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体外培养中研究了Laminin(LN)对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胚胎(E15天)腹侧中脑细胞悬液接种于底部涂有LN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2—6天后取出。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情况。培养48小时后见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均有突起伸出,以双极细胞为主;有些突起分枝末端有活跃的生长锥,后者又司发出多根丝状伪足。在培养3到6天的标本中除见有单极和双极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外,每孔均见有多极阳性细胞。这些阳性细胞的突起具有较丰富的分枝,突起长度多数长于胞体直径的6倍,最长的可达400μm以上。每孔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数可达20到50个,并能见到群聚存在,与不含LN的对照组相比,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突起的数量、长度及分枝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LN可促进体外培养胚胎中脑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轴突延伸。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过氧化酶—抗过氧化酶(PAP)的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纳(MSG)对成年后下丘脑弓状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元和正中隆起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纤维免疫反应的影响。新生期MSG处理后,弓状核中ACTH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正中隆起CRF样免疫反应末稍也大大减少,减少程度随MSG剂量增大而增加。提示MSG通过损伤前阿黑皮素(POMC)衍生的神经多肽,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