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疾病自然史的彻底了解是制订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当疾病自然史不详时,首先必须断定治疗是否会比不治疗更坏,然后对治疗作出抉择。本文在考虑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之后,对尚未解决的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EC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LAD急性闭塞所致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远段闭塞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88.2%,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特异度增高(96.2%)。V_6导联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为26.5%,特异度100%,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V_1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53.8%,特异度88.9%。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特异度较高,Ⅲ、aVF导联组合较Ⅱ、Ⅲ、aVF导联组合判断LAD近段闭塞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结论 V_1导联ST段抬高、V_6导联ST段压低、下壁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判断LAD近段闭塞,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有助于判断LAD远段闭塞。  相似文献   

3.
暂时性心肌缺血的出现,不论是自发的或由于运动或缺氧负荷所引起的心绞痛,在心电图上可出现ST段偏移,常见的阳性反应是ST段压低,偶而亦可在胸前导联或对向后下壁的导联上见到ST段抬高,酷似急性心肌梗塞。这在变异性心绞痛中也曾见到。其原因据认为是由于主要局限于一根冠状动脉主支的阻塞。某些患者运动可引起左室激动波的差异,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这是由于左束支分支近端或远端的激动途径有障碍所致。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额面电轴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冠状动脉狭窄不一定伴有临床症状。迄今仍有不少医师忽视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有4种临床类型:一过性隐匿型(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型(未被发现的)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缺血性心肌病。共同的证据是不伴有胸痛的心肌缺血及其并发症。缺血性心肌病例外,左室衰竭前曾有缺血症状者和从无缺血症状者归为一类。据估计,25%心源性猝死者并无心脏病史。既往健康的心源性猝死(经复苏)幸  相似文献   

5.
伴有隐匿性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性左主干病变的预后,检测和自然病程方面的资料,甚难采集。意外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隐匿性心肌梗塞的尸体检查提示这类病变较为常见。1971年6月至1979年10月间,WalterReed 军医中心连续诊治89例明显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患者。其中10(男10,女0)例(11%)毫无症状(A 组)。其  相似文献   

6.
过度换气(HV)试验已被广泛用于激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痉挛。最常见的ECG 阳性特征是恢复期 ST 段抬高。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在过度换气或恢复期均可出现 ST 段压低,但其病理生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旨在研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 CAD 患者中 HV 诱发 ST 段压低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运动心率与ST段变化的关系诊断冠状动脉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在运动试验中测量最大 ST/HR 斜率的经验,并论证其准确性。许多情况可以导致运动时发生心肌缺血。最常见的是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疾病。其次,心肌桥使血管腔在心室收缩和舒张早期受挤压以及冠状动脉痉挛亦可产生心肌缺血。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高血压或心肌病所致左心室扩张或肥厚,由于“瀑布”(water-fall)机制或冠脉灌注压降低及供血不足,亦可发生心  相似文献   

8.
ST段偏移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观察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50%的62例冠心病组与101例正常健康老人组的最大ST段上抬、最大ST段下移、ST段偏移总和、ST段偏移总差等参数。结果两组间除ST段偏移总和外,其余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步提示这些参数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依据,但对上述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来一些临床工作者认为V_4R和V_1导联ST段抬高是右室缺血的征象,而未涉及右胸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导联变化的关系。笔者对通过运动所致右胸导联ST段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导联对比,以进一步评估右胸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ST段变化在心电图中比较常见,它起始于J点,终止于T波的起始端,光滑而凹面向上,正常时可轻度上抬1mm或下移0.5mm,V1~V3导联可以上抬2~3mm,持续时间0.05~0.12s。ST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占时不多.却对临床医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几乎每个医生都在解读心电图时不能不注意它的变化,以便为临床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加深对它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现就ST段偏移类型和鉴别诊断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包括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非Q波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他们的主流机制都是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 ,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 ,或虽为闭塞性 ,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 ,多造成非Q波AMI或UA ,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Q波性AMI、无ST段抬高的非Q波性AMI和UA中分别占90 %、2 0 %~ 40 %和 10 %左右。急性血栓形成的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原因脑缺血患者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确定脑缺血患者高危CAD的临床评定标准。 方法 69例无明显CAD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全部做心脏应激试验(腺苷或潘生丁铊心肌灌注造影、运动铊心肌灌注造影、运动心电图)和病因学检查(头颅CT或MRI、颈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的回落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25例患者,其中急性前壁梗死118例,非前壁心肌梗死107例.依据PCI后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与总回落百分比(sumSTR)将全部患者分为sumSTR>70%组(完全回落组)、30%<sumSTR≤70%组(部分回落组)及sumSTR≤30%组(未回落组),并对这3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及6个月内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心力衰竭和死亡等)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另外,对可能影响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完全回落组住院期间的左室射血分数[(56.62±7.53)%]较部分回落组[(53.4±9.45)%]及未回落组[(54.3±8.66)%]显著升高,均P<0.05;完全回落组6个月内MACE发生率(16.3%)显著低于部分回落组(39.3%)和未回落组(48.3%),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前壁心肌梗死、sumSTR是随访6个月内MA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sumSTR与患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6个月内MACE发生率相关;前壁心肌梗死、sumSTR是随访6个月内MA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心肌梗死组),选择同期入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对照组)。心肌梗死组患者1年失访9例,其余71例患者又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组(25例)和无不良事件组(4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1、2、3及5天检测脑钠素。比较不同Killip分级脑钠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1年,观察不良心脏事件,主要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Killip 1、2、3、4级患者脑钠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Killip 1级与2级患者之间脑钠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Killip各级患者之间脑钠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脑钠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多支病变患者脑钠素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不良事件组患者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素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按运动试验结果分组后进行前瞻性长期随访,借以探讨活动平板试验中出现无痛性 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远期预后。1969年11月至1981年1月间共有473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1698例(管径狭窄>75%),均在造影后6周内按 Bruce 方案作活动平板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心电图ST段改变有抬高、压低等多种类型,ST段偏移又分成原发和继发性两种。当患者同时存在ST段改变的多种原因及不同类型的ST段改变时,将使其趋向复杂化,束支阻滞伴发心肌梗死则属于这种情况。这使左束支阻滞患者发生急性心梗时,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1岁.因间断胸闷、胸痛3年,再发加重10d,为求治疗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静息心电图示:正常范围心电图.运动开始第3min心电图(图lA)示:STV2~V3抬高0.2~0.3mV;至第4min34s仍见心电图(图1B)示:STV2~V3持续抬高0.1~0.3mV,遂终止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18.
鱼运寿  祝健 《心电学杂志》1994,13(2):123-12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近年来已受到临床关注,目前诊断仍依据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期内有缺血型ST段变化,结合被检者生活日志有无症状来判断.由于SMI存在一定的隐蔽性,临床难以诊断与治疗.本文对已明确冠心病和既往有心肌梗塞史患者DCG及其它资料完整,又符合缺血型ST段诊断标准46例作为分析对象,探讨SMI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冠心病病人不伴症状的短阵ST段偏移渐被重视。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于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一、检查对象及方法:均系住院病人。老年组105例(60~88岁),其中男102例,女3例。初老组44例(平均54.53岁),男42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下壁 ST 段偏移的情况。结果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时,前壁 ST段升高,若下壁呈镜像 ST 段压低,表明下壁无缺血性损伤,其预后取决于前壁损伤的范围及程度;若下壁 ST 段无偏移或升高,说明下壁也有缺血损伤,其预后取决于前壁和下壁损伤的情况,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前壁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