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2例老年人糖尿病神经病变氦氖激光加消栓灵治疗观察张曼华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62例因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采用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加消栓灵治疗(下称激光组)。男28例,女34例;年龄60~...  相似文献   

2.
1993年10月~1994年6月我院收治经CT确诊的脑梗塞患者104例。随机分成高压氧与消栓灵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82岁,病程6小时至10年。常规对照组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40~82岁,病程1天至6年。 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YC2212-22型12人舱,面罩吸氧,舱内压力2ATA,每日1次,每次吸氧6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同时给予消栓灵0.56U加入250ml液体静滴,15日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消栓灵、胞二磷胆碱等一般营养脑细胞及降压等药物。两组急性期同时给予静滴甘露醇,大量维生素C等脱水及清除自由基药物。 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3.
蝶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1999~ 2 0 0 0年 ,我们采用糖尿病常规疗法加蝶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8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例 ,其中糖尿病 1型 4例 ,2型 3 6例 ,均符合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3 6~78岁 ;糖尿病病程 6~ 2 5年 ,并周围神经病变 2个月至 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 (麻木、针刺感、灼热、感觉迟钝 ) 2 0例 ,四肢厥冷、肢痛 16例 ,皮肤蚁行感 4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在降糖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2例)则加用维生素B1、B12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显效率为1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显效率为44.1%,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消栓片对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以来 ,用自制中药消栓片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 10 0例 ,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观察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消栓片组 (治疗组 ) 10 0例全部为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87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拟定的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其中 4 7例的诊断为 CT检查证实。 10 0例中 ,男 72例 ,女 2 8例 ;年龄4 2~ 80岁 ,平均 6 1岁。浙江腹蛇抗栓酶组 (对照组 )10 0例 ,从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病变程度等诸多方面 ,在统计学上与消栓片组无显著差异。1.1.2 实验室检查 :1脑 …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3年1月应用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消检灵治疗冠心病83例,通过对血液流变学检测,证实该药对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3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男71例,女12例;年龄56~72岁;病程3~26年。另设同期住院患者80例作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免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对基础疾病的综合治疗基本相同。消栓灵组用消栓灵O.56“溶于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加消栓灵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10例报告新泰市人民医院(271200)曹宏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加消栓灵治疗1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较好。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56岁。病程3~20年。原发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均有心衰和呼衰临床表现。治疗方...  相似文献   

8.
消栓灵治疗不同型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消栓灵治疗不同型血液高粘滞综合征65例,结果,消栓灵对血浆粘度增高型BHS的有效率100%,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型BHS96.43%,对红细胞比积增高型BHS70%,对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型BHS16.67%消栓灵治疗后,病人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提示消栓灵在治疗BHS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但应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40例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20例以及对照组2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对比症状缓解情况、下肢踝肱指数以及足背动脉血流变化,以突出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症状缓解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在下肢踝肱指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在足背动脉血流变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前列地尔,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变化,最终显著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多肽 ,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功能 ,已知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高 ,内皮素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1] 。本研究探讨了内皮素测定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 :糖尿病的诊断符合ADA 1997年新诊断标准。从1998年~ 2 0 0 2年 5月门诊及住院病例中 ,由眼科医师帮助选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 5例 ,为A组 ,其中 1型糖尿病 8例 ,2型糖尿病 2 7例 ,年龄 40岁~ 65岁。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40例为B组 ,其中 1型 5例 ,2型 3 5例。并选出 40例无视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组为C组 ,其中 1型 3例 ,2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或川芎嗪单用是否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及两药合用是否可增强其作用。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动物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处理组、黄芪组、黄芪配伍川芎嗪组。分别观察光镜和电镜下主动脉形态以及血液生化学检测。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川芎嗪组、黄芪组、黄芪配伍川芎嗪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与T2DM模型组比较都有明显改善。黄芪或川芎嗪单用以及两药合用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黄芪或川芎嗪单用以及两药合用对T2DM大血管损伤有保护作用,对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为中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病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CRE)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目前除透析外 ,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弥可保 (即甲钴胺 )与川芎嗪联合治疗 CRF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CRF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 78例 ,原发病依次为慢性肾炎 4 2例 ,肾动脉硬化症、慢性肾盂肾炎各 10例 ,糖尿病肾病 8例 ,梗阻性肾病 4例 ,多囊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各 2例 ,病史半年~ 17年不等。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39例 ) :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8岁 ,平均 38.5岁。 2对照组 (39例 ) :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16~…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选择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120例,均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经病变,血糖水平控制较满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9~78(55±10)岁,病程1~3 a。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40~79(56±11)岁,病程1~3 a。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饮食控制,配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肌注弥可保500μ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川芎嗪0.12 g加生理盐水250 m 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4.
六味安消胶囊 (商品名 :邦消安 )是中药制剂 ,纯天然胃肠动力药。本研究观察了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六味安消胶囊和西沙必利前后的胆囊排空功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 2型糖尿病并发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患者 5 2例 ,男 2 7例 ,女 2 5例 ;年龄 34~ 67( 5 0 .32± 1 2 .46)岁 ;病程 3~ 2 0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 1 985年 WHO诊断标准 ,其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 ,降糖药物治疗 ,使血糖达到控制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 2 5例 )及对照组 ( 2 7例 )。1 .2 方法 :测定胆囊体积 :彩色 B超仪…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多见。对此,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前期单纯用西药治疗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均在53岁~65岁之间。符合WHO型糖尿病(NIDDM型)诊断标准,病程6年~10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3年~6年。对照组(即单纯西药治疗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均在49岁~66岁之间,符合WHO型糖尿病(NIDDM型)诊断标准,病程4年~1…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1997~ 1999年冠状动脉造影有阳性发现的病例 ,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两组均为 6 1例 ) ,分析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类型的差异及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类型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低(P <0 0 1) ,2支、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 (P <0 0 5 )。A型病变的比例低 (P <0 0 5 ) ,C型病变比例高 (P <0 0 1)。糖尿病不同病程组间的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糖尿病病程长于 5年组的A型病变较短于 5年组比例低 ,C型病变比例高 (P <0 0 5 )。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 ,且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丹参川芎嗪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对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展开分组。对66例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对66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对比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等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在心电图结果、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选择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并且将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吕祖英  王霞 《山东医药》2002,42(5):12-12
我们对 2 6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内皮素 ( ET)及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 GMP- 14 0 )含量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2型糖尿病患者 5 6例 ,男 3 2例、女2 4例 ,年龄 3 6~ 71岁 ,病程 4~ 3 2年。均符合 1980年 WHO制定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其中有微血管病变组 2 6例 ,眼底检查符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有糖尿病肾病等改变 ;无微血管病变组 3 0例。另取 18例正常人做对照 (对照组 ) ,其中男 11例、女 7例 ,年龄 3 6~ 71岁。三组均同时检测如下指标 :1血浆 ET检测 :取空腹静脉血 2 ml,放入含 ED-TA- 2 Na( 10…  相似文献   

19.
<正>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是导致下肢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应用彩色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程度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收集糖尿病病人160例。其中90例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A组),年龄39~68岁,病程3月~11年,70例为单纯糖尿病者(B组),年龄22~60岁,病程1月~5年。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发病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糖尿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增强,出现高凝倾向,是罹患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观察了糖尿病病人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栓烷B2(TXB2)的变化,并对阿斯匹林及抵克力得对其治疗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自1998年8~12月住院糖尿病病人59例,均符合1985年WHO对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男33例,女26例,中位数年龄54岁(24~79岁)。其中1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44例,排除感染、血栓、出血性疾病等。糖尿病组再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