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益霞 《光明中医》2014,(6):1282-1283
张德敬老先生于1931年出生于当地中医世家,16岁跟随父亲学习并从事中医;19岁参军,并随部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因战伤致腿残荣立二等功,23岁退伍,政府因其行医特长安排他转业至卫生行业,继续从事中医工作,81岁寿终,行医至79岁,行医历程近60载。六十年代前后处于基层医疗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这种环境给他提供了对中医全科医疗的广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张老先生在内外妇科等多科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8年,我院为发展中医业务聘请他而来,而这近10年的行医历程是老先生行医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十年间,我有幸与其在中医科共同工作,应诊病人,而这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老先生对许多病例的处理,以及他对以往典型病例处理的回顾,受益颇大。  相似文献   

2.
方和谦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12岁随父行医会诊,19岁获得医师资格、独立执业,行医6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个人临证实践相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无论是在新旧制度变迁的历史时期,还是在面临人生的职业选择时先生始终坚持以医为业,倾毕业之力为中医药事业及中医临床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岳美中     
岳美中(1900—1982),原名岳钟秀,号锄云,河北滦县人。中医内科学家。岳美中自幼体弱多病,25岁时因肺病咯血而发愤学习中医。解放前行医于冀东、鲁西一带。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伤科名中医杜自明老大夫,因病不幸于1961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四岁。杜自明老大夫,四川省成都市人,在成都市行医已达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同志是我庄河县名老中医之一。现年七十七岁。马老自私塾学堂毕业后,即跟随老中医王致田老师习医术,年二十即入医林,创业行医。他刻苦学习医学。注重问诊,重视辨证,不拘一方一剂。尤其擅长中医妇科。马老行医五十多年,在中医妇科诸疾中,他首推武叔卿先生《校正济阴纲  相似文献   

6.
<正> 路万元副主任中医师,1917年生于山东省宁津县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勤奋攻读,加之天资聪颖,记忆力强,18岁就随父行医乡里,三十年代中期移居热河建昌,在建昌碱厂一带悬壶行医。四十年代末曾进入承德中医进修学校深造。他博览医籍,熟谙各家学说,临证思维敏捷,擅长治疗中医内、妇、儿科,尤精于妇科。由于疗效显著,远近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现将其学术思想及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万魁字星垣,生于1863年,卒于1943年,系辽阳县人。幼年体弱,因喜爱医学,遂弃儒习医,寝馈于内、难、伤寒、金匮玉函者,七历寒暑,刻苦钻研,朝夕揣摩,深刻领悟,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运用的规律。24岁时,在辽阳东大街设立“乾元堂”开始行医。38岁时,到奉天钟楼南“春和堂”药店坐堂行医。58岁时,  相似文献   

8.
施今墨     
施今墨(1881—1969),名毓黔,浙江萧山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先生十三岁拜其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为师,曾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行医、办学,从事中医工作六十余  相似文献   

9.
张鸿信     
张鸿信张鸿信(1925~)河北省武安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14岁时从师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李华堂老中医,深得其传。1945年后到集宁行医至今。青中年时期,先后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和内蒙古中医研究班学习中医理论,并得到著名中医朱颜、余道修的教诲。历任集宁市...  相似文献   

10.
中医是理论与实践的复杂综合体,近年来热度与争议并存。该研究对2012-2013年间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行医的655名中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问卷反馈率为42%~55%。调查结果表明,在维多利亚州行医的中医师均具有较高学历,文化背景较为多样化,主要在个人或综合私人诊所行医,涉足中医领域的主要原因为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行医手段主要为针灸和草药。该项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中医在澳大利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鲁湾 《科学养生》2016,(10):1-1
正姓名关幼波简历1913年生于北京一个中医世家。16岁开始学习中医典籍,24岁正式从父学习中医临床。1944年开始独立行医。1951年组织安定门联合诊所,任所长,稍后到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进修现代医学。1956年后先后任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师、内科主任、副院长等职。1982年受聘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1991年受聘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另外还兼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  相似文献   

12.
李志铭老师治顽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潮 《新中医》1997,29(10):8-9,16
李志铭老师治顽痹经验陈潮李志铭,男,59岁。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德国赤心杜中医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等职。1963年毕业于原广州中医学院。行医30多年,继承家学,广拜名师,博取...  相似文献   

13.
姚欣艳 《中医药导报》2008,14(11):23-24
熊继柏教授是湖南省名中医,16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已50年,临证经验丰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他不仅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及儿科疾病,且对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亦有其独到的经验,疗效甚佳.余有幸跟师侍诊,对老师治疗妇科疾病的临证经验浅有体会,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寿山     
金寿山(1912—1983),浙江绍兴人,中医内科学家。金自幼从父学医,17岁时父亲病逝,家境贫寒,仍发奋苦读,矢志不移。1936年来上海行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即远去西南。先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1993,(7)
本院历届学员学成,分别达行医或晋升等各目的。现对中医爱好者欲开业行医,设中医全科班;对城乡医生需达大专学历并转变职称,设高技班;愿学各科效验秘术者设中医特技班。高校系统教材,由名医专家全面  相似文献   

16.
陈源生,1897年生,重庆市铜梁县人。出生中医世家,9岁启蒙习文不久,即在祖父、父亲指导下,背诵医学基础知识,由于聪颖好学,十年私塾的同时医学已基本学成,后跟祖父临证行医,名声渐起,1937年来重庆行医。1938~1939年任省立高工校校医,同时兼任高等法院一分院医生,1940年后,又自行  相似文献   

17.
<正> 葛宝田(1931~),山东省聊城市人,山东省聊城卫生学校中医副主任医师,中医高级讲师。 1945年从当地外科名医郭莱峰学习中医外科,1947年任小学教师兼行医。1950年参加平原省聊城县组织的乡村医生外科考试名列第一,获开业执照,从此改教行医,钻研内科。1953年参加聊城地区中医进修班学  相似文献   

18.
马伯英 《天津中医药》2012,29(3):295-298
中医走出国门,一大批中医师在海外行医是中医全球化的重要契机。中医(包括针灸)院校在海外也迅速相继开办起来。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中医海外教学的历程、特点、存在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中医教学的瓶颈是临床教学不足,毕业学生临床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以至于不能独立行医。让海外学生多到中国实习,增加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技能,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院历届学员学成,分别达行医或晋升等目的,现仍长期招生。①对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和中医爱好者欲开业行医设中医全科速成班。②对城乡医生和有中医基础者,欲达大专学历并转变职称设高技班。③对愿掌握各科效验奇术者没中医特技班。④对中西医互学者,设中西医结合班。按高  相似文献   

20.
曹仁人是重庆市名老中医之一。秉承家学,17岁坐堂行医,悬壶山城50余年,于1976年退休。曹老在中医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山城享有一定声誉。他辨证灵活,不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