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陈小龙 《求医问药》2014,(21):48-49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疑似患有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36例患者共有38条下肢深静脉疑似存在血栓。我们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3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共27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0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1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髂股静脉血栓,有23例患者(共23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腘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共4条静脉)被诊断为同时存在髂股静脉血栓和腘静脉血栓,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手术探查,上述诊断结果全部准确,准确率为100%。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位置,还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类型,而且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因此,该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实时二维和加压探头观察,彩色血流显示和频谱多普勒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程度。结果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累及左下肢16条,右下肢4条,17条下肢深静脉血栓累及髂外静脉、股静脉、静脉。2条累及髂外静脉、股静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创、准确、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血流频谱图及Valsalva试验。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中探查到61条病支,其中深静脉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支32条、股总静脉支18条、股浅静脉支5条、腓静脉支6条。深静脉血栓二维超声显示:Ⅰ型38条(62.30%),Ⅱ型13条(21.31%),Ⅲ型10条(16.39%)。病变位于左下肢32条(52.46%),右下肢23条(37.71%),双下肢6条(9.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临床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病例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分析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图,观察血栓的性质、部位和栓塞程度。结果急性血栓41例,亚急性血栓25例,慢性血栓8例;其中髂静脉血栓14例,股静脉血栓10例,腘静脉血栓8例、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完全性阻塞29例,部分性阻塞4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动态观察、判断治疗效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应用CDFI对2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及时诊断,并用彩超观察治疗期间病变部位的超声图象变化。结果,27例中,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栓塞部位在髂外静脉与大隐静脉汇合处13例(46.5%);股静脉血栓7例(25.0%);腘-胫前、胫后静脉血栓5例(17.8%);髂-股-瞩静脉2例(7.1%);股-腘静脉血栓1例(3.6%)。超声二维图象表现为病变段血管内径显著增宽,血管内见低回声血栓,管腔加压不变扁,CDFI示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本组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7~30d内复查超声见血栓缩小、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再通。认为彩色多普勒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并可动态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100例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AECOPD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声像图特点、深静脉结构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表现是静脉管腔回声模糊、血管压缩性较差、血管内壁增厚和毛糙现象;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形成DVT患肢共为87条,产生率87%。患侧股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周围静脉近段(PTV)等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健侧(P0.05)。患侧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腘静脉(POV)的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小于健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具有无创、图像清晰直观、全面准确等优点,对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性疾病(DVI)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对265例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或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前、胫后等深静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下肢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二维超声图像、频谱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65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15例(43.3%),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8例(18%),左下肢深静脉血栓86例(74.7%)。结论:彩色多普勒对DVI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方便快捷,无创伤痛苦,可重复检查,对血栓的定位、大小、栓塞的范围及病程的估计,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病变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测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内径,管腔内有异常光团及絮状回声,管腔的压闭性。有无彩流信号及血流频谱。结果48例中,急性髂总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完全阻塞20例;亚急性股总静脉-胫后静脉完全阻塞8例;慢性髂外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8例;慢性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6例;慢性股总静脉血栓及胭静脉血栓各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玲慧 《黑龙江医学》2011,35(2):106-107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仪对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并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下肢静脉髂股静脉血栓7例,其中4例完全阻塞,余为部分阻塞;股静脉、小腿深静脉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2例,观察下肢深静脉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利用ValSalVa试验判断邻近静脉瓣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左下肢DVT44例(占61.1%),右侧28例(占38.9%),病变部位在股总静脉24例,股浅静脉12例,股深静脉10例,静脉20条.股总静脉、股浅静脉、静脉广泛受累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并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是下肢深静脉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迎红  潘玲 《海南医学》2011,22(10):122-12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36例DVT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VT二维超声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或充盈缺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血栓处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变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诊断DVT的一个有效方法,且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7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血栓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记录6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图像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等检查结果,并测量静脉管径及静脉血流最大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患者发病前股静脉、腘静脉管径均明显增宽,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减低(P<0.05或P<0.01)。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流速小于14cm/s的患者与大于14cm/s的患者相比,其血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地测定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检测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5岁。双下肢DVT3例,左下肢DVT8例,右下肢DVIv7例,12/18例双下肢不对称,膝上15cm大腿周径差。均值4.3cm,4/18例无下肢水肿,2/18例患径小于对侧。全部病例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3/18核素肺灌注示多段肺栓塞,仅1例核素双下肢深静脉扫描示有血栓,男2例未见异常,与同期B超阳性率比有差异。本组病例中,有肿瘤、长期卧床史、术后卧床、制动史12例。18例确诊病人经抗凝、溶栓治疗,5例猝死,1例因其它并发症死亡,总死亡率38.9%死亡病人多系手术科室患者。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直接原因,长期卧床、尤其术后制动为DVT的直接诱因,术后DVT并肺栓塞猝死率高,双下肢彩超及时监测有助早期诊治,规范抗凝、溶栓治疗对减少死亡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普勒血管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对146例DVT患者共178侧下肢分别进行深静脉的多普勒血管检查及彩超检查,并以彩超作为诊断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超对于诊断DVT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多普勒血管检查对股、胭静脉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为97.9%(142/145),对下腔静脉、髂静脉、胫前、胫后和腓静脉以及腓肠肌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低于彩超检查。结论在诊断DVT时,彩超因具有优于多普勒血管检查的优势,可作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多普勒血管检查可以作为初筛的检查方法。静脉造影不应作为诊断DVT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狭窄与闭塞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2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11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春梅  钟毓东  陈琴  张乃平 《西部医学》2010,22(10):1913-191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DFI诊断的62例下肢DVT患者在不同病变期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血管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多普勒均有差异显著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做为首选检查方法,并可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相似文献   

18.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47例51条病肢,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根据发病部位对其分型.结果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表现为腔内血栓回声;探头加压静脉腔不能压扁;腔内缺乏彩色血流信号或出现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无血流信号显示或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51条病肢中中央型62.7%,周围型15.7%,混合型21.6%.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单侧不同范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周围软组织改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CDFI检查的80例下肢DV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血栓累及血管范围分为3级:I级(累及1根深静脉,46例)、II级(累及2根深静脉,26例)、III级(累及3根及以上深静脉,8例)。观察各级DVT的CDFI表现及邻近肌层、皮下组织的超声表现,并与同一健肢患者对比,测量患肢皮下组织增厚度、肌层增厚度、肌层回声改变及肌层组织形态改变等指标。结果 80例DVT患者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可见不均匀低、中等回声,探头加压后不变瘪,Valsalva试验流速曲线无明显变化,CDFI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或仅有少许点线状血流。43例患肢皮下软组织稍增厚,回声稍增强,但血栓累及范围不同组之间皮下组织增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肢肌层厚度较健侧增厚,其中Ⅲ级组与Ⅰ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肌层厚度增加越明显。64例患肢肌层组织回声较健侧回声减低或增高,但回声变化强度与血栓累及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肢肌层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部分患肢肌间隙可见裂隙样或片状无回声,有的可探及迂曲扩张的血管,且随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达Ⅲ级)征象越明显(P0.05)。结论 CDFI不但能直观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而且能清晰反映患肢肌层及皮下组织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的彩色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及其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有症状的下肢DVT患者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其中68例血栓累及股静脉的患者同时逆行扫查髂静脉及下腔静脉.结果 85例下肢DVT患者急性期51例,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4例,管腔内实性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被压瘪或消失,CDFI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消失,PW未引出血流频谱或频谱波形不正常是DVT的特征性表现.腹部大血管扫查发现髂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内的血检、瘤栓形成、左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髂静脉炎性粘连等是导致下肢DVT的病因.结论 彩色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明确,联合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扫查可提高DVT病因的检出率,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