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88例双胎妊娠孕妇,其中121例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组,同期自然受孕双胎孕妇167例为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30.31±3.329)岁vs(28.93±4.641)岁],分娩孕周早于对照组[(35.2±4.37)周vs(36.2±3.02)周],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8%vs1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晚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及胎儿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相比,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贫血发生率低,而晚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及羊水过多发生率相对偏高,且分娩孕周早。故应加强其孕中期宫颈长度检测及早产预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降低晚期流产及早产率,并加强妊娠期血糖监测及膳食管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育不一致性双胎的妊娠结局。方法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5%为诊断标准,回顾分析130例发育不一致性双胎(研究组)和414例发育一致双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围产儿预后等方面差异。结果研究组分娩孕周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受孕方式、胎儿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早产、晚期流产、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盘早剥、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7.7%、12.3%、21.5%、5.4%、3.8%、8.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9.8%、2.9%、12,3%、0,9%、1.2%、1.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围产儿总死亡率及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新生儿进入NICU比率在研究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不一致性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育一致性双胎。及早发现和处理双胎发育不一致,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式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7月分娩的143例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ART组)和108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对照组)的孕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儿结局。结果(1)ART组孕妇平均年龄(33.1±4.0)岁,对照组为(28.2±4.0)岁,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2)不良孕产史发生率ART组高于对照组(13.7%vs3.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初次产检孕周,ART组为(13.1±5.4)周,对照组为(17.4±6.9)周,ART组的孕期产检次数为(8.2±2.8)次,对照组为(6.7±3.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3)ART组分娩孕周为(35.1±2.1)周,对照组为(34.4±2.4)周,ART组34周及以上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ART组低于对照组。(4)ART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394.3±38.04)g,对照组为(2184.9±53.20)g,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ART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一胎胎死宫内、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RT助孕双胎孕妇更加重视孕期保健,分娩孕周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低,ART助孕组单卵双胎的比例较低.围产儿结局与自然爱孕双胎相似.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与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的患者45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观察组(n=18),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对照组(n=2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7%(83/12376),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40%(18/45)。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28%(5/18)和15%(4/27)及6.4和4.2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张力高、宫体压痛、官腔积血、胎死宫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附着位于宫底宫角分别为13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的分别有16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DIC、死胎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底官角部发生早剥,或剥离面积超过1/3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其临床特征典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母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母体血清中总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29 376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和450例正常双胎妊娠孕妇,对两组人群的AFP和F-β-hCG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单胎孕妇血清AFP和F-β-hCG水平与双胎之间有明显差异。母血清中AFP和F-β-hCG水平与孕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和F-β-hCG水平有明显差异,建立河南地区人群双胎妊娠风险评价参数的数据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中国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随机非血缘关系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结构。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RHD基因的上、下游和杂交的Rhesus盒,以及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结果RhD阴性个体RHD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族人与同组汉族人RHD^-/RHD^-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4%vs61.40%,P〈0.01),两者与RHD^+/RHD^-基因型组(该组代表RHD单基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vs34.21%,p〈0.01),但与RHD^+/RHD^+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4.39%,P〉0.05)。78名汉族RhD阴性个体RHD单基因结构研究显示,53名(67.95%)为RHD(1-10)型(其中非表达的14名),15名(19.23%)为RHD-CE(2.9).晚基因型,5人(6.4l%)为RHD-CE(2-7)-D2基因型,2人(2.56%)与RHD-CE(3-6)-D型相似,1人(1.28%)为RHD.CE(5.6).D型,2人为RHD-CE(6)-D或点突变。2名新疆维吾尔族RhD阴性个体RHD单基因型中1人为RHD(1-10)型,1人为RHD-CE(2-9)-02。结论汉族RhD^-/RHD^+单基因型最常见非表达的等位基因依次为RHD-CE(2-9)-D2、RHD(1-10)、RHD-CE(2-7)-D2。新疆维吾尔族携带汉族常见而在白人罕见的非表达的RHD等位基因RHD-CE(2-9)-D2,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两大民族基因的融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30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20例,重度10例,子痫前期组)和15例正常同期妊娠产妇(对照组)胎盘中IGF—Ⅱ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1)子痫前期组胎盘中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为0.74±0.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7±0.12(P〈0.01)。(2)子痫前期组胎盘中IGF—Ⅱ蛋白表达水平为0.65±0.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2±0.35(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IGF—Ⅱ水平降低,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妊娠晚期胎儿宫内死亡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探讨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999年本院收治的196例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诊治过程。结果5年本院共分娩18586例,死胎196例,占10.5%o,其中单胎死亡177例,占90.31%,均行利凡诺尔引产,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29例(帆状胎盘4例),脐带因素6例,溶血8例,子宫破裂1例,羊水因素8例,不明原因115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共19例,发生率是7.1%,8例即行剖宫产,11例经治疗自娩。平均治疗7w主要死亡原因脐带因素5例,胎儿畸形1例,帆状胎盘3例,原因不明10例,其中单卵双胎13例,双卵双胎4例,不详2例。结论胎盘因素和脐带因素是胎儿宫内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后存活儿预后较好,应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ACE基因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血清ACE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8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和38例正常儿童ACE基因并同时用酶偶联法测血清ACE活性。结果:①8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ACE基因Ⅱ型,ID型和DD型频率分别为47.6%(39/82),24.4%(20/82)和28%(23/82)。对照组分别为47.3%(18/38),23.7%(9/38)和29%(11/38),肾病综合征患儿和正常儿童之间ACE基因I/D多态性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38例正常儿童和8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ACE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CE各基因型中血清ACE活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D型>ID型>Ⅱ型。结论:①小儿肾病综合征ACE基因Ⅱ型,ID型和DD型频率分布和正常儿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proteinA,S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广东汉族人群和西藏夏尔巴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的分析,探讨其与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SSP-PCR)方法,对90名广东汉族人和104例西藏夏尔巴人SP-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104例夏尔巴人和90名汉族人之间SP-A1基因1544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P-A1基因3241位点C/C,C/T和T/T3种基因型的构成比在夏尔巴人分别为75.0%,22.1%和2.9%,而广东汉族人群为50,0%,35.6%和14.4%,夏尔巴人等位基因C、T的分布频率为86.1%和13.9%,而广东汉族为67.8%和32.2%,sP-A1324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A2基因3265位点夏尔巴人C/C,A/C和A/A3种基因型的构成比分别为37.5%,53.8%和8.7%.广东汉族为63.3%,30.O%和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夏尔巴人等位基因C、A的分布频率为64.4%和35.6%,而广东汉族人群为78.3%和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尔巴人SP-A2基因的326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广东汉族人均有显著性差异,该位点SNP可能与夏尔巴人对高原低氧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胚胎移植(ET)后第14~16天单次血HCG值与临床妊娠最终结局的关系。方法 329例常规超促排取卵移植后第14~16天检测血HCG值确定生化妊娠,于移植后35天腹部B超确定临床妊娠,追踪随访直至妊娠的最终结局。在329例临床妊娠中,有145例在移植后第14天测血HCG值;102例在移植后第15天测血HCG值;82例移植后第16天测血HCG值。并按照检测血HCG的时间,将随访的妊娠结局分为四组。多胎(包括双胎和三胎)组,单胎女婴组,单胎男婴组,临床流产组(包括早、中、晚期流产),One-Way ANOVA检验分析移植血HCG水平与多胎,胎儿性别,临床妊娠流产的关系。结果 1.在移植第14-16天,血HCG水平在多胎组、单胎女婴组、单胎男婴组、临床流产组均逐渐降低,多胎组血HCG水平与单胎女婴组、单胎男婴组、临床流产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在145例移植后第14天,单胎女婴组与单胎男婴组(P=0.037)、临床流产组之间(P=0.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单胎男婴组与临床流产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202)。3.在移植第15及第16天,单胎女婴组与单胎男婴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204及P=0.379),与临床流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9及P=0.001);而单胎男婴组与临床流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54及P=0.083)。结论胚胎移植后第14-16天血HCG值与临床妊娠最终结局有密切相关性。多胎妊娠组,单胎女性组,单胎男婴组,临床流产组的血HCG均值逐渐降低。多胎妊娠显著高于单胎组;临床流产组显著低于单胎女性组。单胎男婴组与临床流产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福建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而为探讨HSP70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了127名福建汉族正常人的HSP70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并比较了部分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福建汉族人HSP70-1基因型(GG,G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55.1%、40.2%和4.7%;HSP70-2基因型(从,AG和GG)分布频率分别是44.1%、铝.8%和6.9%;HSP70-hom基因型(Tr,T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59.8%、37.0%和3.2%;HSP70-1等位基因频率G和C分别是75.2%和24.8%;HSP70-2等位基因频率A和G分别是68.5%和31.5%;HSP70-hom等位基因频率T和C分别是78.3%和21.7%。福建汉族人HSP70-1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日本、墨西哥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美国和西班牙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福建汉族人HSP70-1的GG纯合型(55.1%)显著高于美国(42.6%)和西班牙(33.0%)人群;福建汉族人HSP70-2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墨西哥、美国和西班牙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建汉族人HSP70-2的AA纯合型(44.1%)高于墨西哥(23.O%)、美国(38.8%)和西班牙(20.O%)人群;福建汉族人群的HSP70-hom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日本、墨西哥、美国和西班牙人群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福建汉族人群的HSP7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中国台湾汉族人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武汉地区汉族人某些位点存在差异。结论福建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某些地区的人群,具有种族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3.
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可避免的围产儿死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正确处理的方法,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6月102例帆状胎盘及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的病例,将其与同期37474例非帆状胎盘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帆状胎盘发生率为0.27%。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发生率为0.016%。帆状胎盘组中多胎(13.7%)、前置胎盘(9、8%)、胎盘早剥(3.9%)、早产(26.5%)、单脐动脉(2.56%)、低出生体重儿(29.05%)、新生儿窒息(14.52%)、新生儿死亡(11.1%)、死胎(2.56%)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00%。结论 帆状胎盘前置血管是严重威胁围产儿安全的疾病,利用现代超声技术在产前作出正确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升对双胎妊娠的规范化管理。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29例双胎活产的临床资料,以孕妇不良妊娠结局74例为研究组,余255例为对照组;以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222例为研究组,余107例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孕方式和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母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绒毛膜性是双胎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妇高龄、经辅助生殖受孕、单绒毛膜双胎均是母体出现孕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当高龄、辅助生殖受孕和单绒毛膜双胎三个高危因素叠加时,应加强随访、规范孕期管理,可降低产科母体并发症;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是孕妇的年龄和绒毛膜性,和孕妇的受孕方式关系不大。在孕期管理中应加强高龄、单绒毛膜双胎的管理,严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可提高围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LAⅠ、Ⅱ类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mme,HFR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O(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基因分型技术对中国北方地区56例汉族HFRS患者HLAⅠ、Ⅱ类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 HFRS重型组HLA-B35携带率为20%,HLA-B62及HLA-DR11携带率皆为15%.与轻型组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Ⅰ类基因中HLA-B35、HL4-B62及HLAⅡ类基因中HLA-DR11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HFRS患者病情严重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胎盘早剥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0-35%。产妇死亡率近代虽明显下降,但剖宫产率高达50%”’,其并发症DIC、肾衰、产后出血等,仍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本文试析25例该症,以求防治措施。资料与分析一、资料:资料取自我院91年5月至96年]月的产科住院患者,此期共分娩]22O5例,发现胎盘早剥25例。全部病例均在产后检查胎盘发现血块和压迹而确诊。发生率为0·195%,其中单胎25例、双胎1例、第一胎16例、第二胎6例,第3司股3例,共有胎儿26例。产妇平均年龄26.4岁(20-30岁)。平均孕周35.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KCNN3基因1137~1140的4个碱基缺失所致移码突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95个核心家系共289名家庭成员,包含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研究。精神分裂症采用CCMD-Ⅱ-R诊断标准。KCNN3基因1137~1140的4个碱基缺失基因型检测使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DdeI消化方法。精神分裂症与KCNN3基因1137~1140缺失4个碱基的关联分析采用基于单倍型的单倍型相对风险率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 患者组与正常父母组比较,KCNN3基因1137~1140的4个碱基缺失的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05和χ^2=0.010,P〉0.05)。基于单倍型的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发现父母传递与不传递给患者的KCNN3基因等位基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发现KCNN3基因等位基因传递不存在连锁不平衡(χ^2=3.000,P=0.0833)。结论 本组研究对象中,KCNN3基因第1外显子1137~1140的4个碱基缺失的发生率少;分析结果提示KCNN3基因第1外显子1137~1140的4个碱基缺失的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基因A2756G和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 β-synthase,CBS)基因844ins68这3种基因突变在深静脉血栓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3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和2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THFR C677T、MS A2756G和CBS 844ins68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计数。对MTHFR C677T和MS A2756G两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MTHFR C677T TT基因型在深静脉血栓组的分布频率(27.2%)高于对照组(17.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 A2756G AG基因型在深静脉血栓组的分布频率(9.7%)低于对照组(19.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病例组中677T-2756A单倍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77C-2756A单倍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BS 844ins68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 C677T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遗传风险因子,MS 2756 AG基因型可能会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677T-2756A单倍型可能是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677C-2756A单倍型可能是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CBS 844ins68基因突变可能存在种族或地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皖籍汉族人群MICA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chain-related gene A,MICA)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HLA-B抗原的连锁不平衡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ing,PCR-SS0)技术对56例AS患者和112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MICA基因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和HLA-B抗原的检测。结果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均以MICA*008占优势,频率分别为32.14%和30.36%。两组人群MICA*007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P〈0.05,RR=2.50)。单倍型分析显示,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均显示出与多个HLA-B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现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倍型为MICA*007-B27(X^2=18.46,P〈0.05,RR=7.4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LA-B27阳性与AS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ICA*007基因与AS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中MICA*007等位基因频率的显著升高可能源于MICA基因与HLA-B位点间的广泛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病例:患者,女性,27岁,孕1产0孕34^+5w1胎死宫内伴单脐动脉畸形而于2006.03.15入院。末次月经2005.07.15,2005.11.16行NSD,21三体、18三体风险均阴性。2006.02.27(孕32^+w)时感腹胀明显加重而行B超检查提示:羊水最大深度16mm,羊水指数41mm,羊膜囊分隔回声不明显,胎盘单个,性别相同,单绒毛膜双胎可能性大,其中1脐带呈单脐动脉,末见明显其它畸形。1w后复查B超仍末发现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