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缺血触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级联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中起关键作用。脑缺血触发的多种损伤通路最后汇聚在一起,通过一个共同的分子事件--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引起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文章就线粒体通透性转变的特征和结构基础,其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和潜在的研究价值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缺血耐受中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及脑缺血耐受引起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体重230~300 g)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n=12)、单纯预处理组(n=12)、脑缺血组(n=12)、预处理后脑缺血组(n=12).取海马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Cyt C)水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给予150 μmol/L Ca2+激发,每组12只).结果 HE染色见损伤神经元在脑缺血组明显多于预处理后脑缺血组.预处理后脑缺血组Cyt C胞浆阳性表达率低于脑缺血组(P<0.05).假手术组与单纯预处理组无显著差别(P>0.05).预处理后脑缺血组线粒体通透性在钙激发后OD差值高于脑缺血组(P<0.05),假手术组与单纯预处理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后的脑组织耐受性明显增强,对再次缺血产生脑保护作用,且线粒体通透性变化时Cyt C胞浆阳性表达增加,间接提示Cyt C从线粒体途径释放;脑缺血耐受中线粒体的变化显著,且处于脑缺血损伤机制的上游.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激活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机制导致再灌注期间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加剧。一些特殊的蛋白质通过触发自噬膜上的受体来诱导"线粒体自噬"导致神经变性。总结近年来神经元死亡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钙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离子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 ,在体内参与许多重要生理活动。在神经系统 ,兴奋性突触传递可使神经元胞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 ,胞内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 ,通过多个途径的钙信号转导 (calciumsignaling) ,产生一系列反应。线粒体被认为是细胞内最大的钙池之一 ,生理状态下 ,可以有效地缓冲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脑缺血后 ,其损伤的发生、发展与线粒体内钙离子稳态失调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证实[1,2 ] ,在多数条件下 ,线粒体内钙离子的过度聚积使膜通透性转运孔 (MPTP)开放[3~ 5] ,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与启动…  相似文献   

5.
<正>在脑血管病研究进展中,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而凋亡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线粒体作为细胞内能量产生和代谢的中心,与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参与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保护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海马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海马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明显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区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保护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l,Drpl)是调节线粒体分裂的主要蛋白,其活性与翻译后修饰有关,主要包括磷酸化、泛素化、类泛素化以及S-硝基化.在脑缺血时,Drp1被激活并从细胞质向线粒体外膜转位,介导线粒体分裂及受损线粒体的清除,在缺血神经元凋亡、坏死性凋亡、线粒体自噬等病理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过度分裂或受损线粒体的积聚都会加重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发生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中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 (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 ,MPT)是关键 ,在多种肝病中存在着线粒体通透性转变。本文扼要介绍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1 先天性线粒体通透性转变所致肝病 :1995年Rosser和Gores指出 ,在因线粒体功能不全而致肝坏死的疾病中就包括部分先天性疾病。Johns认为线粒体DNA突变十倍于核突变及无内含子 ,随机突变将经常侵袭编码的DNA顺序。加之线粒体DNA既无有保护作用的组氨酸 ,又无一有效的修…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卒中后, 尽快恢复脑组织血供是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但血流恢复引发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也是导致脑组织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CIRI阶段线粒体自噬激活可缩小脑梗死体积并保护神经元免受CIRI, 而线粒体自噬过度或不足则会加重CIRI。由此提示, 诱发适度的线粒体自噬可能是卒中后神经保护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 线粒体自噬的神经保护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就线粒体自噬对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及潜在应用进行了综述, 并讨论了线粒体自噬作为卒中治疗靶点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ATP的生成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增加,被认为是血管内皮损伤的触发因素之一。许多因素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如线粒体DNA突变、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失衡、线粒体自噬受损等。本文综述了线粒体的质量控制过程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释放的凋亡因子与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凋亡是细胞接受各种凋亡信号,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主动死亡过程。线粒体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就线粒体释放的凋亡相关因子及其在缺血神经元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与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凋亡是一种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线粒体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一方面,多种促细胞凋亡级联转导信号整合于由线粒体通透性转变激活的通路;另一方面,线粒体膜间隙内存储着大量的促凋亡分子,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和各种半胱天冬酶原等,它们在凋亡发生时释放到胞质中,引起凋亡级联反应。此外,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能量产量变化可直接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是心肌保护的重要靶器官。随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的深入,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的关闭被认为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有前途的靶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线粒体分裂蛋白及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后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的mR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的Drp1蛋白及其mRNA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P<0.01);脑缺血组Mfn2蛋白及其表达mRNA基因的表达低于假手术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P<0.01)。结论: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细胞器损伤是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这种损伤会导致线粒体及相关细胞器的功能改变。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的串扰同样影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例如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使得线粒体和内质网“无缝连接”,调节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的细胞器和代谢物(包括离子、脂质和蛋白质)交换,从而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线粒体与相关细胞器串扰是触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因素,目前相关报道有限。因此,该文阐述了线粒体与内质网、溶酶体和细胞核串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旨在为靶向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的串扰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元细胞和大鼠脑线粒体作为体外模型观察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在蒿甲醚引起的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蒿甲醚对线粒体跨膜电位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分析蒿甲醚对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 结果 蒿甲醚能够降低两种细胞的MMP,使其峰值左移,摄入的Rh123荧光强度降低,量效关系明显;能增加两种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内的PI摄入增加;能引起大鼠脑线粒体肿胀,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MMP下降是蒿甲醚引起神经毒性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影响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和线粒体肿胀度,并能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治疗肝衰竭的主要手段有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肝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凶险及治疗时机延误而最终死亡。氧化应激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抗氧化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及其与肝衰竭疾病的相关性做综述,阐明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衰竭发病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进一步抗氧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8.
神经元缺血电灌注时由于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衰竭,导致神经元因能量耗竭而死亡。另一方面,线粒体又是细胞凋亡调控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器,凋亡调控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子,如细胞色素c、Bcl-2家族、caspase前体等都可定位于线粒体,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前体释放与激活,从而介导细胞凋亡。因此,线粒体损伤与神经元缺血性死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释放的凋亡因子与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接受各种凋亡信号,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主动死亡过程。线粒体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就线粒体释放的凋亡相关因子及其在缺血神经元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与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凋亡是一种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线粒体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一方面,多种促细胞凋亡级联转导信号整合于由线粒体通透性转变激活的通路;另一方面,线粒体膜间隙内存储着大量的促凋亡分子,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和各种半胱天冬酶原等,它们在凋亡发生时释放到脑质中,引起凋亡级联反应。此外,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能量产量变化可直接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