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直肠发病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第3位,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预后效果差[1]。在无症状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一些癌前病变,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结直肠癌筛查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结直肠癌的有效筛查手段。1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筛查及相关筛查方法基因DNA高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早期事件,肿瘤细胞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作为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结肠癌病人120例,其中结直肠癌并患有慢性血吸虫病60例(A组),单一结直肠癌60例(B组)。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CEA水平,采用结直肠癌TNM分期标准对两组进行分期;采用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标准对两组进行分级,并分析其中的差异。结果在高年龄比例中,A组(13.33%)高于B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Ⅰ+Ⅱ期及高分化阶段CEA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Ⅲ+Ⅳ期及中低分化阶段CE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单一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癌并患有慢性血吸虫病组的差别主要在结直肠癌进展的早期阶段,慢性血吸虫病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目前版本的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患者人群的受教育程度与术前肿瘤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22年6月29日更新版,其中分析的数据项目包括:受教育程度、癌前病变、癌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方位、肿瘤病理学性质、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和术前TNM分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将本研究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分为4类,即文盲、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中专、中职、中技)和高等教育(大学、高职、大专及以上)。结果 按照条件筛选DACCA数据库获得5 512条有效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癌前病变构成比(χ2=27.398,P<0.001)、肿瘤部位构成比(χ2=42.610,P<0.001)和肿瘤方位构成比(χ2=18.967,P=0.025)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本人癌家族史中不同肿瘤病史构成比(χ2=9.345,... 相似文献
6.
30年来,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呈现明显的经济、文化和地域特点。总体趋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CRC发病率及病死率缓慢增高约30%,近10年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这主要归功于CRC筛查。而我国CRC发病率及病死率则高速增长,达30年前的400%~500%, CRC防治面临巨大考验。我国CRC发病率及病死率高速增长有诸多特定因素,亟待分析阐明。应从专业和科普角度提高全民的CRC防治意识,需将CRC可以预防的理念深入人心;应提高CRC目标人群的筛查率;应定期在CRC高危人群实施结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及肛门指检等CRC防治简单而最有效手段。调整防治策略,重心向预防倾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汪建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8):622
30多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现已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某些发达地区已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因此,有必要重视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直肠癌预防和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结直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53.8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36.22%)(OR值为2.05)。结论:糖尿病可能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易发生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嗜神经侵袭(PNI)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200例,根据是否发生PNI分为PNI组和无PNI组,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等,记录所有病人术后总生存时间(OS)以评估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特征病人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病人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病人中,39例出现PNI为PNI组,其余161例为无PNI组;PNI组肿瘤直径较非PNI组大,T分期T3~T4比例高、转移淋巴结比例高、术后辅助治疗比例较非PNI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病理分期T3~T4病人3年总生存期显著低于病理分期T1~T2期者(Log-rankχ2=3.936,P=0.047);PNI阳性者3年生存率低于PNI阴性者(Log-rankχ2=10.629,P<0.001);术后辅助治疗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术后未辅助治疗者(Log-rankχ2=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城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规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为依据,对武汉市江岸区2个城市社区40~74岁的当地居民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以危险因素数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及免疫法FOB检查作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作为复筛。结果应参加筛查的26961人中,实际参加筛查6191人,初筛顺应率为22.9%,阳性人数为1559人,阳性率25.2%;实际参加复筛人数为1000人,复筛顺应率为64.1%;发现结直肠癌6例,结直肠息肉及腺瘤187例,结直肠炎63例,结直肠黑斑病6例;6例结直肠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DukesA期4例,DukesB期2例。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能够有效的从无症状人群中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通过初筛可有效的减少复筛人数,避免了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降低了筛查成本;城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顺应率明显低于农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者,在腹部的左侧或右侧做5cm长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者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结果行左半结肠癌根治20例,右半结肠癌根治12例,横结肠癌根治9例,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肠管约13—21.5cm;行Dixon术18例,Miles术9例,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5cm。术后病理证实两切缘均未见癌。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45.2min。出血量20—80ml,平均48.5ml。淋巴结清扫数3~18个,平均11.2个。1例直肠癌行Miles术式者术后会阴部切口裂开,无其他并发症。63例随访5~60个月,平均23个月。6例因术后7~12个月发生肿瘤转移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8~36个月。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筛查的转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4-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子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与胃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同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根据我国160个县市登记资料.结直肠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5位。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与炎性肠道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1):10-12
炎性肠道疾病与结直肠癌均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在美国普通人群,结直肠癌是第3位导致死亡及第2位引起肿瘤人群死亡的疾病,在我国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炎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氏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均有癌变的危险性,已被定义为癌前病变。炎性肠道疾病的癌变及不典型性增生可以通过筛查等监测手段预防,医务人员应重视对该疾病的诊断、随访及癌变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适用于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最适营养筛查工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收治的197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比较3种营养筛查(NRS2002、MUST、NRI)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结果 197例结直肠癌病人中,其中60例(30.5%)病人发生并发症。使用NRS2002、MUST、NRI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0%、42.6%、24.4%。发生并发症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费用(P<0.001)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455,P=0.005)和NRI评分<97.5分(OR=2.194,P=0.021)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382,95%CI 1.228~4.620,P=0.010)、NRI评分<97.5分(OR=2.067,95%CI 1.012~4.221,P=0.048)、手术时间≥180 min(OR=2.383,95%CI 1.149~4.939,P=0.020)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中,风险分数(0~3)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5%、34.9%、48.4%、75.0%。结论 相较NRS2002和MUST,建议结直肠癌病人入院时使用NRI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苏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16-18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是目前控制结直肠癌病死率最有效的手段.结直肠癌有明确的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并且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这是结直肠癌能够早诊、早治的基础.筛查病变的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选择对象人群;第二步检查结直肠.筛查人群选择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筛查效率.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粪... 相似文献
18.
环状RNA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是具有稳定闭合环结构的RNA分子,最初被认为是非编码RNA,然而近期有研究发现,环状RNA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环状RNA因其特性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环状RNA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炎症等病理过程,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环状RNA的生物特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 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 溪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38例,根据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53)和不存在营养风 险的对照组(n=85),前者再分为接受营养支持组(A组,n=32)和未接受营养支持组(B组,n=21)。比较三 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 A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B 组(P<0.05),但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A组和对照组半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P<0.05); 术后,A组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明显高于B组(P<0.05),对照组血 清Alb和PA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三组IgA、IgG和IgM差异明显,其中A组各指标水平最高,对 照组次之,B组最低(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有 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3在20例结直肠腺瘤和6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MMP-3在20例结直肠腺瘤及60例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1.7%(P=0.031)。MMP-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7)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MMP-3的上调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