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 10 0例 1岁~ 14岁行尿道、会阴手术的患儿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观察组采用 0 .0 2 %呋喃西林液每日冲洗膀胱 1次 ,对照组不予膀胱冲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并在术后第 3天、第 7天取尿标本行尿常规、12hAddis细胞计数、细菌培养检查。 [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切口均无感染 ,第 3天、第 7天尿常规、Addis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结果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尿路感染意义不大 ,如无尿管阻塞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2.
袁展望  李武平  张永琴 《护理研究》2014,(11):1340-1342
[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病人不同更换周期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及导尿管内腔细菌菌落计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更换导尿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每周更换组(A组)和2周更换组(B组),共63例。在病人留置导尿管当天、第7天、第14天,分别采集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尿常规检测。无菌剪刀留取导尿管膀胱内段气囊处2cm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A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9.03%,B组尿培养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两组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A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2%,B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可2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3.
田朝霞  赵娜 《全科护理》2014,12(6):496-497
[目的]探讨应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预防并减少留置尿管造成的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神经外科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对照组则采用普通的硅胶导尿管。两组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导尿,并在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分别留取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尿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5.00%、6.67%、10.00%、13.33%,而观察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1.67%、1.67%、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可明显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预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方法,减轻患者痛苦,节省费用,减轻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负担。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7月我科住院留置导尿患者10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硫酸阿米卡星和1.4%碳酸氢钠溶液膀胱冲洗;对照组给予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两组均在留置导尿后第3天开始每周2次进行治疗性膀胱冲洗,患者分别在插入尿管时、留置导尿后5,7,10 d及拔尿管前共进行5次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碳酸氢钠膀胱冲洗法控制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与非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培养及致病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因颅脑损伤而需要留置导尿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冲洗组与非冲洗组,冲洗组每天用1∶5 000呋喃西林液300 ml冲洗膀胱1次,非冲洗组不做冲洗处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导尿后第1、3、5、7、9和11天行中段尿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两组病人尿液细菌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构成有所不同。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尿菌阳性率,同时可增加新的感染菌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留置尿管4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26例,改良组22例。常规组按医嘱给予NS250 ml+庆大霉素16万u膀胱冲洗,保留30 min。改良组按医嘱先给予NS150 ml膀胱冲洗后,剩下NS100 ml+庆大霉素16万u滴入膀胱,保留30 min。均每天一次。分别在膀胱冲洗后第3、6、10天留取中段尿作尿细菌培养,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观察膀胱冲洗的效果。结果改良组置尿管后第3、6天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置管后第10天尿液细菌阳性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膀胱冲洗能有效减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式膀胱冲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瓶装冲洗液、一次性输液器及输液针头替代传统的冲洗瓶、橡胶管、玻璃接管和Y型接管,随机各选择59例留置导尿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及改良法进行膀胱冲洗,对冲洗效果进行临床评估.结果常规组有13例尿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22.0%.改良组有5例尿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5%.2组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通过改良膀胱冲洗的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保证了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与非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培养及致病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颅脑损伤而需要留置导尿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冲洗组57例与非冲洗组52例,冲洗组每天用1:5000呋喃西林液300ml冲洗膀胱1次,非冲洗组不进行冲洗处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9天和第11天行中段尿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构成有所不同。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阳性率,同时还可增加新的感染菌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联合冲洗在预防男性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外伤致截瘫需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60例采用膀胱尿道联合冲洗,对照1组45例进行常规膀胱冲洗,对照2组45例给予常规尿管护理,不进行膀胱冲洗.3组患者分别在留置尿管的第1、4、7、10、14 d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高倍镜检查,比较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留置尿管后第7、10、14 d,实验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结论 对于高位截瘫需要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膀胱尿道联合冲洗能有效降低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病人不同更换周期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及导尿管内腔细菌茵落计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更换导尿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每周更换组(A组)和2周更换组(B组),共63例。在病人留置导尿管当天、第7天、第14天,分别采集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尿常规检测。无菌剪刀留取导尿管膀胱内段气囊处2cm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A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9.03%,B组尿培养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两组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A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2%,B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可2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11.
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的影响。方法:颅脑外伤、尿失禁需留置导尿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冲洗组与非冲洗组,冲洗组用生理盐水250 m l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做膀胱冲洗;非冲洗组不做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4,7,10,14 d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构成有所不同。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地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液细菌的阳性率,同时还可增加外源性细菌和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尿道冲洗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冲洗对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需作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导尿前均无泌尿系感染症状、尿培养阴性。按入院顺序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尿道冲洗用金银花水煎液,B组尿道冲洗用5%聚维酮碘,C组尿道冲洗用等渗盐水,D组未进行尿道冲洗。在留置导尿3 d、7 d时作尿液细菌培养;留置导尿7 d拔除导尿管,作导尿管细菌培养。结果 留置导尿3 d时,A组尿培养无阳性,B组和D组、C组和D组,以及A、B、C 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留置导尿7 d时,A、B、C 3组尿培养和导尿管培养阳性率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道冲洗可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密闭式膀胱冲洗方法改良与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秀芬  刘良勤  徐靖  濮筱卿 《现代护理》2004,10(10):973-973
目的 评估改良式膀胱冲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瓶装冲洗液、一次性输液器及输液针头替代传统的冲洗瓶、橡胶管、玻璃接管和Y型接管 ,随机各选择 5 9例留置导尿患者 ,分别采用常规法及改良法进行膀胱冲洗 ,对冲洗效果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常规组有 13例尿细菌培养阳性 ,阳性率为 2 2 .0 %。改良组有 5例尿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 8.5 %。 2组统计学检验P <0 .0 5。结论 通过改良膀胱冲洗的方法 ,简化了操作程序 ,保证了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14.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冲洗用溶液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膀胱冲洗用溶液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5 000呋喃西林、0.25%氯霉素进行膀胱冲洗,比较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理盐水组7 d、14 d、28 d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6.7%、40.0%、60.0%,1∶5 000呋喃西林组分别为10.0%、16.7%、20.0%,0.25%氯霉素组分别为6.7%、13.3%、16.7%,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膀胱冲洗用溶液影响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做菌谱鉴定,以筛选出具有特异性的冲洗用溶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冲洗方式联合护理干预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科住院行长期留置尿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膀胱冲洗方式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膀胱冲洗。分别在留置导尿3 d、7 d时作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留置导尿3 d时,2组患者尿培养病原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留置导尿7 d时,实验组尿培养病原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运用改良膀胱冲洗方式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但长期留置导尿时间过长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应尽量缩短患者长期留置导尿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病人拔管前进行膀胱冲洗对预防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拔除尿管,观察组以生理盐水250 mL 进行膀胱冲洗,待膀胱充盈后拔除尿管,观察并记录拔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及1周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冲洗可有效预防尿潴留并且减少尿路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307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过留置尿管病人的菌尿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监测前菌尿症感染率为7.06%,监测干预后感染率为3.85%.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病人明显多于男性;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和病人的菌尿明显相关,3 d更换引流袋的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P<0.01);膀胱冲洗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的发生率越高(P<0.01);尿路感染的发生还与某些基础疾病有关.[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后不行膀胱冲洗,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对有严重基础疾病病人采取监控措施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脉冲注洗法对危重患儿留置尿管内壁微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膀胱冲洗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脉冲注洗法清理尿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尿管内细菌检出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生命体征变化。[结果]留置尿管7d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1d、3d、7d拔管患儿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脉冲注洗法能够有效阻断留置尿管内细菌黏附,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进行了护理研究,随机选择100 例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分为3 组,均使用一次性密闭引流,每5d 更换整套导尿系统1 次,甲组50 例为研究组,不冲洗膀胱,用05% 碘伏消毒尿道口;乙、丙 2 组各 25例为对照组,分别用02% 呋喃西林和庆大霉素8 万 U 加生理盐水冲洗膀胱。3 组共做尿细菌培养397 例次,结果:不冲洗膀胱的甲组,菌尿率明显低于冲洗膀胱的乙、丙2 组(经x2 检验, P< 001),菌尿发生的时间也延迟;乙、丙2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证明,不冲洗膀胱,保持导尿系统更好的密闭性,对预防尿路感染有效;冲洗膀胱无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相反有增加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介入膀胱冲洗,预防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尿潴留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用静脉留置针介入双腔气囊导尿管,用1/5000呋喃西林液500ml行膀胱冲洗;对照组用普通双腔气囊导尿管,用1/5000呋喃西林液500ml常规膀胱冲洗.分别在留置尿管的第4、6、8、10 d及拔管前进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留置尿管后的第8、10 d和拔管前细菌培养,实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介入双腔气囊道尿管行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优于普通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规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