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PD和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实验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容积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78例和哮喘急性发作期64例,采用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COPD和哮喘患者实验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和增加率.结果 支气管舒张实验后,CO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的增加量191 ml,较舒张前增加12.93%,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63 ml,较舒张前增加10.01%;哮喘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的增加量363 ml,较舒张前增加15.34%,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289 ml,较舒张前增加23.57%.结论 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用力肺活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呼气容积的增加幅度,而哮喘患者正好相反,因此用力肺活量可鉴别COPD和哮喘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老年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呼吸科确诊为慢性哮喘患者132例,设为病例组,另取健康受试者44例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3水平,分析2组血清25(OH)D3水平的差异;同时对患者进行基础肺功能检测,分析肺功能指标与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依据基础肺功能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对25(OH)D3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较基础值下降20%时乙酰甲胆碱(MCH)的累积激发剂量[PD20FEV1(MC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哮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测定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与FEV1/FVC测定值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为46.97%,血清25(OH)D3水平与PD20FEV1(MCH)呈正相关(r=0.67,P0.05);舒张试验阳性率为56.81%,血清25(OH)D3水平与FEV1增加率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清25(OH)D3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FEV1增加率,表明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与老年哮喘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疑似哮喘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患者FeNO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比值]。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记录FEV1下降20%时吸入乙酰胆碱的累积剂量(PD20-FEV1),以PD20-FEV1<12.8μmol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结合临床可诊断为哮喘。根据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65)和阴性组(n=85)。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哮喘患者FeNO与PD20-FEV1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阳性组FeNO、气流受限者占比高于阴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比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连续测定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与可逆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8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先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再对激发试验阳性者进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①基础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为(3.19±0.90)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46±0.71)L,FEV1/FVC为(78.0±8.9)%,基础肺通气功能诊断为小气道功能异常34例,占34.7%,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9例,占29.6%,总异常率为68.4%。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93例(94.9%)。最大激发剂量时FEV1下降率为(10.1~80.3)%,平均(31.9±11.4)%,其中14.0%(13/93)下降多于40.0%。FEV1较基础值下降20%时的激发剂累计吸入剂量(PD20FEV1)为(0.03~7.72)μmol,平均(1.97±1.68)μmol。气道高反应性分级以轻至中度为主,其中轻度30例,占32.3%,中度42例,占45.2%。③激发后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FEV1与激发后比较改善率为(56.1±58.9)%,FEV1绝对值增加(0.26~2.26)L,平均(0.78±0.36)L,阳性率为100.0%。激发后最低FEV1与舒张后最高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22.55,P=0.001),提示吸入舒张剂后FEV1明显升高。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和可逆性连续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可观察哮喘患者阻塞气道的可逆性,指导临床治疗;又可使激发试验诱发的气道痉挛得以舒缓,保证气道反应性测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典型哮喘患者40例与正常组健康人40例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50例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FVC比值(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残气量(RV)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指标。结果 FEV1、FVC、FEV1/FVC及P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正常组最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次之,而典型哮喘最低,(P0.05),在激发试验前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存在明显可逆性改变。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确诊需要完善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或支气管舒张试验(BDT)试验。(当患者FEV1≥70%预计值时,可进一步作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70%预计值提示有气道阻塞时,宜作支气管舒张试验)~([1])  相似文献   

6.
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哮喘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光  韩志海  赖丽芬  刘方 《山东医药》2010,50(44):105-106
目的通过测定缓解期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中呼气中期流速等肺功指标,探讨其在哮喘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25%-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与FEV1相比,FEF25%-75%、V50、V25阳性率变化明显。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治疗效果判断中,FEF25%-75%、V50、V2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可能较FEV1等指标更敏感,更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呼气流速受限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Valta等首次提出了不需患者主动配合用力呼吸而仅在潮气呼吸下进行的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EFL)的方法,目前采用NEP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EFL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EFL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能更敏感反映COPD和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但目前有关NEP法检测EFL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尚不明确。我们采用NEP法检测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前、后EFL的变化,并与常规FEV1判断指标进行比较,探讨NEP法检测EFL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支气管结核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及肺通气功能状况,为早期确诊支气管结核,避免误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收集2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胸部 CT、病理等多项检查证实,并进行肺功能测定,且对肺通气功能、气道阻力、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进行 t 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高达41.7%的支气管结核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结核患者还有剧烈咳嗽(100%,24/24)、呼吸困难(54%,13/24)、喘息等症状,而有血痰者仅占21%(5/24),因此极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特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占预计值%)为(80.8±14.1)%,高于未伴有气道高反应性者的(65.8±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5),两组间比较,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V_(75%))和气道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值为0.506~1.391,P 均>0.05)。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支气管结核患者中,气道高反应性的高低仅与 FEV_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61,P<0.05),与其他肺功能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推测支气管结核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可能与其气道慢性炎症或刺激受体的暴露有关。结论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不可忽视,应注意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反应性差异.方法 入选Ⅰ~Ⅳ级COPD稳定期患者共411例,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支气管舒张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深吸气量(IC)的改变值和改变率.结果 支气管舒张试验后,COPD患者的FEV1、FVC和IC均有增加,比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的改变值逐渐减少,而FVC和IC改变值却逐渐增加.结论 随着COPD的严重程度加重,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VC和IC改变值越大,FVC和IC是重度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临床肺科杂志》2020,(3):384-384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秒容积(FEV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一秒率(FEV 1/FVC);用力肺活量(FVC);重症监护病房(ICU);最低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成人难治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及和肺功能、总免疫球蛋白E、气道反应性,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有过敏性哮喘病史的患者,测定肺功能及舒张试验,阳性者采用UniCAP系统测定总免疫球蛋白E及特异性IgE,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体内维生素D主要的储存形式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比较25(OH)D3水平和肺功能、总免疫球蛋白E、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以及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23.10±23.15),且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3与FEV1%pred呈明显正相关(r=0.428,P0.01);和总免疫球蛋白E无明显相关性(r=-0.265,P0.01);和气道反应性呈明显负相关(r=-0.559,P0.01);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呈明显正相关(r=0.578,P0.01)。结论成人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25(OH)D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对于总免疫球蛋白E虽然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影响着患者的肺功能及气道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阴性)和试验组(阳性)各44例。所有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呼吸峰流速(PEF)增加绝对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PEF增加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增加绝对值、FEV1增加率、PEF增加绝对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解痉治疗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且支气管舒张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成人难治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及和肺功能、总免疫球蛋白E、气道反应性,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有过敏性哮喘病史的患者,测定肺功能及舒张试验,阳性者采用Uni CAP系统测定总免疫球蛋白E及特异性IgE,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体内维生素D主要的储存形式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比较25(OH)D3水平和肺功能、总免疫球蛋白E、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以及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相关性.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23.10±23.15),且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3与FEV1%pred呈明显正相关(r=0.428,P<0.01);和总免疫球蛋白E无明显相关性(r=-0.265,P>0.01);和气道反应性呈明显负相关(r=-0.559,P<0.01);总免疫球蛋白E和气道反应性呈明显正相关(r=0.578,P<0.01).结论 成人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25(OH)D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对于总免疫球蛋白E虽然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影响着患者的肺功能及气道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剂100μg,吸入,2次/d,连续吸入12个月,每3个月行常规肺功能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4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6、9、1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峰值呼气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均升高(P均〈0.01);PD20分别增加7.5%、40.9%、60.2%、86.5%;PD 20与FEF 75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0.851,P〈0.01)。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可以降低其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细胞炎症因子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3]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及CD4~+/CD8~+,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 G、Ig M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2、IL-4、IL-5和25-(OH)VD3含量。结果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g A、Ig G和Ig 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4和I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且25-(OH)VD3明显降低,对预测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B小气道阻塞2D呼气气流受限3D肺功能FEV1/FVC<6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60K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比(FEV1/预计值)5D支气管扩张试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肺通气功能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方法作为"金标准",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参数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标准.方法 对37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吸药前后均先行IOS测定,再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83.8%,对照组为10%.哮喘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IOS各参数舒张后值和基础值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受试者中FEV.均与PEF、IOS各参数呈显著直线相关(除对照组舒张后R5>-R20>外).结论 IOS可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选择的肺功能方法之一,以Z5>下降≥37.7%、R5>下降≥37.9%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探讨COPD和哮喘大、小气道扩张的特点.方法 动态观测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福莫特罗前后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吸入福莫特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15 min内升高,120 min后开始下降,1秒率(FEV1/FVC)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呈波浪样变化,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与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75/25)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30 min内升高后即开始下降;FEV1,FVC,FEF50随时间点变化的拟合二次曲线模型方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患者FEV1,FVC,FEV1/FVC,FEF50,FEF75和FEF75/25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15~30 min内升高明显,120 min后开始下降;FEV1,FEV1/FVC,FEF75/25随时间点变化的拟合二次曲线模型方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OPD与哮喘患者大、小气道舒张具有不同的特点,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可以用来鉴别两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58例分为COPD急性加重组27例COPD稳定组31例,另选取28例来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8,检测受试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25-(OH)D与CRP、TNF-α、IL-8、FEV1/FVC和FEV1%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CO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急性加重组低于COPD稳定组(P<0.05);不同程度COPD患者血清CRP、TNF-α、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OPD急性加重组高于COPD稳定组(P<0.05)。不同程度COPD患者FEV1/FVC、FEV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COPD急性加重组明显低于COPD稳定组(P<0.05);不同程度COPD患者血清25-(OH)D与CRP、TNF-α、IL-8分别呈负相关(P<0.05),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COPD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volumetric capnography,Vcap)参数在组胺激发试验中的反应性变化并与肺通气测定法做比较.方法 对60例门诊慢性咳嗽,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实验,于基础状态、每次吸入组胺后,及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先进行Vcap测定,再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使用Vcap来评价气道反应性.结果 60例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阳性率为50%.激发试验阳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Vcap参数Threshold死腔(VDT)、Fowler死腔(VDF)、Wolff死腔(VDW)、Ⅲ期斜率(dC3/DV)在基础值和激发后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发后和舒张后值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FEV1、PEF在基础值和激发后值之间、激发后和舒张后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T、VDF、VDW激发后和舒张后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基础值、激发后、舒张后数据,FEV1均与PEF、Vcap各参数(除dC2/DV、dC3/DV、SR23外)呈显著直线相关(P<0.05).激发试验过程中各死腔参数的下降提前于FEV1和PEF的下降.激发试验终止时,ROC曲线提示VDT、VDF为最敏感指标,VDT较基础值增加28%、VDF较基础值增加20%,可作为Vcap气道高反应性阳性判断标准.结论 Vcap是一种定量评估支气管阻塞严重性的有效方法,可应用于气道反应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