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癌手术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和单纯全麻(GA)围手术期血清儿茶酚胺和IL-6的变化,评价其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EA和GA两组,于手术前、切皮后30min、120min、术后第1、3日晨采血测定血清儿茶酚胺和IL-6的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儿茶酚胺总量(CA)切皮后30min升高,手术120min达高峰,术后第1日清晨依然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切皮30min、120min时,血清儿茶酚胺总量(CA)GA组比GEA组明显偏高(P〈0.05)。血清IL-6手术120min时达到高峰,术后第1日仍高于手术前(P〈0.05),但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引起的儿茶酚胺升高,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手术引起的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9年中129例胆管损伤108例再手术病人的损伤部位和再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率83.1%(108/129);病人性别、年龄与再手术率无显著关系(P>0.05);再手术率与损伤原因、首次手术方式、损伤部位、再手术时机、再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LC胆管损伤再手术率(93.3%)高于OC手术胆管损伤(82.5%),相差显著(P<0.05);LC胆管损伤再手术率最高(92.3%),OC次之(84%)、OC+胆管探查术最低(75%),三组间相差显著(P<0.05);损伤部位再手术率:肝总管、肝门部胆管、高位胆管分别为92.3%、88.5%、89.6%,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胆总管损伤再手术率最低36.9%,与前三个部位再手术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胆管损伤力争手术中、术后早期(<24h)确诊并处理,术后被迫急诊手术只能作为急救措施进行胆汁外引流术。LC术中及其术后和OC手术术后胆管损伤短期内(<4周)修复应慎用,4周后行损伤近端胆管与空肠Roux-Y端侧一侧吻合较合适,并内置于T管支撑半年以上,可降低术后胆管再狭窄及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加以评价。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162例(164例次)接受普通外科手术(不含血管外科和肝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等临床数据,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确定与主要出血事件和非出血性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162例(164例次)手术中,12例(7.3%)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27例(16.5%)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7例(4.3%)病人围手术期发生Ⅲ级并发症,1例(0.6%)病人死亡(V级)。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5.0% vs. 4.9%,P = 0.007),非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 vs. 16.7%,P=1.000)。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比值比(OR)=6.455,95%置信区间(CI) 1.672~24.472,P=0.008]、手术时间 ≥ 60 min(OR=14.989,95%CI 1.683-2015.140,P=0.009),以及主动脉瓣膜置换(OR = 3.408,95%CI 1.001-12.191,P=0.050)。术后发生非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是胃肠道手术(OR = 4.323,95%CI 1.740-11.629,P = 0.002)和房颤(OR=2.717,95%CI 1.053-7.022,P=0.037)。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可以安全的接受普通外科择期手术,而且,只要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栓治疗管理,急诊手术的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同样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管良性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管良性疾病再次手术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中接受2次手术者87例(95.60%),3次手术者4例(4.40%),无手术死亡。再次手术原因:结石残留或复发42例(46.15%),胆管损伤36例(39.56%),残留胆囊5例(5.49%),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2.20%),返流性胆管炎2例(2.20%),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2例(2.20%),肠瘘2例(2.20%);再次手术方式:胆肠Roux-en-Y吻合、T管支撑56例(61.54%),肝叶切除13例(14.29%),肝门整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10例(10.99%),残余胆囊切除5例(5.49%),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例(3.29%),胆管修复、T管支撑2例(2.20%),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2例(2.20%)。结论降低结石残留以及预防胆管损伤是防止再次胆道手术的关键。进行胆道再次手术时应积极术前准备,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避免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腹腔镜(OL)和单人操作技术优化经脐腹腔镜手术(U-LES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86例利用 OL 单人操作技术的 U-LESS 阑尾手术患儿,对比同期32例采用普通腹腔镜(TL)的 U-LESS 阑尾手术患儿,比较术中、术后的表现情况。结果OL 组手术时间(45.6±13.53)min、手术方式中转2例(2.3%),较 TL 组(64.9±14.37)min、手术中转6例(1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OL 组术中出血(2.8±1.46)ml、住院时间(6.8±1.2)d、戳孔感染2例,与 TL 组的(3.0±1.52)ml、(6.9±1.3)d、1例相比,差异无明显意义(P >0.05)。结论通过器械和人员的集约化,可以有效缓解传统 U-LESS 器械人员拥挤的缺点,操作灵活性提高,有利于增加 U-LESS 在阑尾急症手术的应用率。  相似文献   

6.
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方法;回顾分析了1990~2003年间70岁以上大肠癌126例资料。结果:根治切除89例(70.6%),姑息切除12例,Hartmann手术15例,单纯造口6例,短路手术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73例(57.9%),死亡8例(6.3%),术后因合并症放弃治疗2例(1.6%)。结论:重视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营养支持及术后加强监护治疗(ICU),对提高手术切除率(耐受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其围术期指标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水平、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围术期指标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78.06±5.52) min、术中出血量(70.12±15.64) m L、术后排气时间(1.94±0.51) d、术后进食时间(2.61±0.7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51±0.34) d及住院时间(6.98±1.28) d,与对照组手术时间(94.56±9.29) min、术中出血量(87.57±19.58) m L、术后排气时间(3.69±1.17) d、术后进食时间(4.52±1.38)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59±0.51) d及住院时间(8.67±1.49) d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5.9%显著低于对照组23...  相似文献   

8.
胃癌缩小手术与扩大手术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今,胃癌手术可分为缩小手术(用于治疗早期胃癌)、标准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主要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和非治愈手术(为晚期胃癌的姑息治疗方法),本文重点介绍缩小手术与扩大手术的适应证与术式。为此,应先弄清标准根治术的定义,比其小者谓之缩小手术,比其大者谓之扩大手术。  相似文献   

9.
肝癌切除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作者将1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4组:(1)单纯手术切除组(OP组),30例;(2)手术切除加化疗组(OC组),27组;(3)手术切除加免疫疗组(OI组),31例;(4)手术切除加免疫化疗组(OIC组),33例,结果显示4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6.7%、40.7%、32.3%及27.3%,OI组及OI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OP组及OC组,结果提示手术加免疫治疗有助于降低原发性肝癌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彩超引导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05±17.29) min、(38.96±4.30) mL,均短/少于对照组的(148.42±21.83) min、(47.28±3.65) mL,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为(86.37±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Vd、Vs、Vm分别为(39.11±3.64) cm/s、(94.04±11.69) cm/s、(58.06±5.28) 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5±2.71) cm/s、(85.02±12.84) c...  相似文献   

11.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膜后3种方法高位结扎精索静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近6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30例,均为单侧首次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19例(I组),经腹股沟管手术61例(Ⅱ组),经腹膜后手术50例(Ⅲ组)。结果Ⅰ组手术3个操作通道皮肤切口共长约3cm,Ⅱ组和Ⅲ组手术切口约3-5cm。3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5、40、28min,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500元、2280元、2160元,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0.5%(2/19)、16.4%(10/61)、0%(0/50),睾丸萎缩发生率分别为0%(0/19)、4.9%(3/61)、0%(0/50)。腹腔镜手术术后阴囊皮下气肿发生率21.1%(4/19),脐部感染发生率5.5%(1/19)。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分别为94.7%(18/19)、78.7%(48/61)、96%(48/50)。Ⅰ组手术住院费用、Ⅲ组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Ⅱ组术后1年治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手术时间、术后睾丸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高位结扎精索静脉是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 T计数、CD8+ T计数、CD4+/CD8+ 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 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 结论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或常规手术方法,两者清扫腋窝淋巴结之手术效果。方法(1)将实施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4例,为常规手术方法;B组31例,在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2)根据腋下术区长短径之比、术区显露解剖结构数目、术中使用手术拉钩情况,权重判分。手术视野显露最佳者为10分,最差者0分。(3)根据腋下切口长度分别计6~10分,切口越短计分越高。结果(1)手术显露效果平均得分:A组(3.03&#177;1.06)分,B组(9.29&#177;0.94)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腋下切口长度计分平均分值:A组(5.0&#177;1.33)分,B组(9.87&#177;0.50)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手术切口皮缘坏死、牵拉伤或被电刀烫伤情况发生率分别为,A组8.82%,B组6.4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由于切口保护、开创器的支撑与均匀牵拉作用,可使术野整体显露良好。(2)借助切口保护、开创器这一新器械,在保障保乳手术根治性的同时,可减小手术创伤,增强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1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 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1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21年度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3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6807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6.8 (21.0, 87.5)。女性病人5102例(75.1%),年龄中位数为32(9, 72) 岁;男性病人1689例 (24.9%),年龄中位数为33 (11, 65) 岁。胃袖状切除术(SG)占84.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3.1%,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4.2%、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3.5%、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1.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占0.3%、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1%、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1%、其他手术方式共117例(1.7%)。30.1%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70.4%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2.5%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8.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中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SG仍是本年度中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无张力修补中的有效性。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8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随机对照研究,按SPSS 19.0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试验组进入日间手术流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日间手术处理。观察2组间相关手术并发症、手术康复情况和卫生经济学指标。 结果最终试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完成了研究。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术后6 h切口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2.7%)、23.96,明显低于对照组7(18.4%)、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Z=-5.643,P=0.027、<0.001);试验组术后尿潴留、阴囊水肿、血肿/血清肿及局部感觉异常分别为1(2.7%)、2(5.4%)、0、3(8.1%),与对照组5(13.2%)、5(13.2%)、1(2.6%)、3(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完成日间手术例数分别为(1.65±0.48)d、(9304.83±613.28)元、37(100.00%),与对照组(2.45±0.80)d、(10 817.53±1473.48)元、27(71.0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0、t=-5.776、χ2=12.551,P=0.028、<0.001、<0.001)。 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中,使患者痛苦更小、恢复更快、医疗费用更省,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世纪末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国内外普通外科、心脏外科与妇产科学者对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术后患者体内炎症介质如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三烯C4(LTC4)、前列腺素(PGF)、血栓素B2(TXB2)等的对比进行了研究,将其作为评价腹腔镜手术是否为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术后急性时相反应密切相关的炎症介质IL-6和CRP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辅助治疗的推广、微创技术的进步和新手术技术的开展,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逐年增加。在保证肿瘤根治性的前提下,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目标。目前,低位保肛手术主要有:(1)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如完全ISR、次全ISR、部分ISR和改良的部分ISR。(2)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包括经肛内镜微创手术(TEM)和经肛微创手术(TAMIS)。(3)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APPEAR),即经会阴另做切口实施,目前较少应用。(4)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初步研究证实可安全、有效用于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保肛,该技术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目前已经制定专家共识和操作规范、实施手术系统培训、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保肛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6年1月~1995年12月,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80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43例,女37例;年龄10个月~sl岁。第1次手术涉及脏器:贲门、胃、十二指肠17例,肝胆18例,胰腺6例,小肠5例,结肠18例,直肠5例,阑尾3例,膀胱、前列腺3例。再手术率0.82%(80/9800),治愈65例,死t15例。其中1991年以前腹部手术4000例,再手术38例(0.95%),死亡8例(21.05%),1991年以后腹部手术5800例,再手术42例(0.72%),死亡7例(16.67%)10例手术2次,7例手术3次以上,均死亡。再手术相距时间,最早为术后2小时(腹腔内出…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nfon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0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53例,择期手术55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手术85例。手术包括升主动脉和半弓部置换或全弓置换(附加降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以及“象鼻”手术;同期行弓部或降主动脉近端破口修补术、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Cabrol或改良Cabrol手术、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环缩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住院死亡7例(6.5%),其中急诊手术死亡4例(7.5%),择期手术死亡3例(5.4%)。101例出院,96例随访1个月-13.3年,平均(3.2±1.3)年,晚期死亡2例,再次手术3例。结论Stanford A型的手术方法依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手术技术,加强术后处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行二期或三期全结直肠切除(TPC)联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后的近期并发症及远期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心行TPC+IPAA的188例病人临床资料,比较术后近期(二期手术的第一期及三期手术的第一、二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分析、倾向值匹配分析和问卷调查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188例病人中,136例(72.3%)病人实施二期IPAA,52例(27.7%)病人实施三期IPAA。三期手术的病人体重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二期手术病人,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增高(P均<0.05)。二期手术病人的Clavien-Dindo Ⅲa级以上近期并发症(储袋出血、切口感染、腹盆腔感染、肠梗阻、储袋相关瘘)、远期并发症(储袋炎、肠梗阻、储袋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与三期手术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期手术病人的24 h排便次数、夜间排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状况评分与三期手术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倾向值匹配分析后,两组术后近远期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期手术病人的住院费用低于三期手术病人(P<0.05)。结论 IPAA是治疗UC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二期和三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