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之所以能对人类致病,其致病因子为志贺毒素,并认为该毒素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所特有〔1〕。浙江省于1997年首次在杭州人和动物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后〔2,3〕,又相继在宁波等地从动物中检出〔4〕,但是都不带志贺毒素1(stx1)和志贺毒素2(stx2)。本次检出的病人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带有stx2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现报告如下。1病人发病和治疗情况患者,男性,15个月龄,杭州市人。2005年6月2日上午9时在家中开始腹泻,起初腹泻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黏液样便,腹泻2d共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鉴定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毒素基因和rfbO157特异性基因。方法 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四种毒素基因和O157特异性基因。结果 可疑菌株含有志贺氏毒素2(stx2)基因,溶血素基因(hlyA),肠上皮细胞纤毛清除素基因(eaeA)和O157:H7特异性基因(rfbO157),但不含有志贺氏毒素1(stx1)基因。结论 菌株为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中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动物粪便、肉类食品和排污口污泥样品,常规分离大肠埃希菌,血清学分型,PCR鉴定产志贺样毒素(stx1,stx2)菌株。结果293份标本中鉴定出8株STEC,1株为产志贺毒素O157:H7型,2株为不产志贺毒素O157:H7型,5株为产志贺毒素非O157:H7型。结论STEC存在于不同来源的标本中,菌株表型与毒力因子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恩平  刘灵芝  张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55-2456
目的:了解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对采集的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粪便及食品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法进行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和鉴定.结果:郑州市内共发现3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例,首次从腹泻病人中检出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种以上动物粪便标本共计475份,从牛粪(247份)中分离到16株O157∶H7,检出率为6.48%,从羊粪(33份)中分离到3株O157∶H7,检出率为9.10%,并检出3株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类市售食品共146份,未分离到O157∶H7.结论:郑州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0~2002年分离的351株与产志贺毒素大肠菌(STEC)感染有关的菌株,了解不同来源标本各种毒素基因携带模式。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所有菌株志贺毒素(stx1和stx2、hlyA、eaeA、rfbO111和rfbO157基因。结果 351株待检菌株分为枸橼酸杆菌、O157:H7大肠杆菌、rfbO157基因阳性不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和rfbO157基因阴性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4种不同类型。4种类型菌株具有6种rebO157、stx2、stx1基因模式。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菌株主要源自波尔山羊、普通本地羊和病人,其它家畜家禽中有不同程度感染STEC。结论 河南省存在STEC的感染.主要以O157:H7大肠杆菌为主,但也存在其它非O157的STEC。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新发传染病EHEC 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宿主带菌状况、食品污染程度及志贺毒素(stx)基因型,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省监测点腹泻病人、家畜、家禽粪便,水和肉食品等标本分离EHEC菌株,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菌株rfbO157、rfbO111、hlyA、eaeA、stx2和stx1等毒力基因和突变基因。[结果](1)从腹泻病人、家畜、家禽、食品、水、蜣螂和苍蝇中均分离出EHEC菌株共275株,总分离率7.88%;其中O157︰H7菌株为232株(84.36%),携带stx2基因EHECO157︰H7菌株88株(37.93%);非O157︰H7菌株43株(15.64%)。(2)宿主动物中羊带菌率最高(6.96%),是河南省EHEC最主要宿主动物;多重PCR检测出8种不同毒力基因组合型,主要为rfbO157 、hlyA 、eaeA 、stx2 组合。stx2变种毒素GK探针检测出3种毒素变种杂交带型,其中stx2原毒素 stx2vha型占7.4%,stx2vha型的占72.2%,未知新杂交带型占20.4%。(3)EHECO157︰H7菌株可分为9个PFGE型,自羊、牛、鸡和蜣螂和腹泻病患者中分离的携带stx2vha菌株同属一个PFGE型。(4)144株不携带志贺毒素的O157菌株中发现O157︰H38、O157︰H42和O157︰Hund(未确定型)新菌株。[结论]河南省家禽、家畜中普遍携带EHECO157︰H7大肠杆菌,羊是最主要的宿主动物;EHECO157︰H7为我省优势菌型,其毒素基因型为stx2-eaeA-hlyA并以stx2vha亚型为主。EHEC在外环境中污染严重并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家畜、家禽携带stx2 EHECO157︰H7率的高低与EHEC人群感染发病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从生羊肉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毒性基因和rfbO157、flicH7特异性基因。方法:PCR技术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四种毒性基因和rfbO157、flicH7特异性基因。结果:可疑菌株含有鞭毛H7基因(fli-cH7),志贺毒素2(stx2)基因,溶血素基因(hlyA),肠上皮细胞纤毛清除素基因(eaeA)和O157:H7特异性基因(rfbO157),但不含有志贺毒素1(stx1)基因。结论:菌株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O157∶H7携带stx2::IS1203v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携带志贺毒素基因变异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志贺毒素基因,使用核苷酸序列测定判断是否存在志贺毒素的新变种,用HeLa细胞毒性实验研究其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1992—2002年中国部分地区分离到的289株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中有3株菌携带的志贺毒素2(stx2)基因有1.3kb的插入序列(IS)插入,且这段IS和IS1203变种(IS1203 variant,IS1203v)有100%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IS1203v插入到3株大肠埃希菌O157:H7 stx2基因的位置及开放性读码框(ORF)方向有所不同。除此之外,3株菌原有的stx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为Stx2原型毒素。和Stx2原型毒素相比,这3株携带stx2::IS1203v基因的菌株对HeLa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结论分离到IS1203v插入stx2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IS1203v的插入可导致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的分子分型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的分子流行特征和遗传变异关系并完善EHEC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制度。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1988-2005年部分地区分离到的249株EHECO157:H7(其中产志贺毒素的245株,不产志贺毒素的4株)和51株O157非H7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stx2基因在我国的EHECO157:H7菌株中有着很高的分布率,部分菌株携带stx2基因变种。300株O157共分为161种带型,其中51株O157非H7菌株共有42种带型,4株O157:H7非产毒株分别为4种带型,245株EHECO157:H7共有115种带型。结论EHECO157间的基因变异较大;产stx2原毒素的菌株和5衄2毒素发生变异的菌株带型相差较大。部分菌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说明虽然这两大类菌株有其特有的流行克隆系,但是它们的克隆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VIDAS-VITEK法快速检验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0157:H7出血性肠炎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传染病。自1983年美国Riley等首次报道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以来,相继在英国、加拿大、13本等国出现爆发性流行病例。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血清型,牛、羊、猪等家畜是其主要宿主,人类由于食用被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的食品而致病。研究表明人感染10个活菌即可致病,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1999~2003年O157:H7大肠杆菌实验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我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安徽省1999~2003年病人粪便进行O157:H7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动物宿主O157:H7大肠杆菌带菌状况调查及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群血清特异性O157:H7溶血素抗体.结果家禽家畜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带菌率为10.45%、2.50%、0.14%、0.72%和0.31%;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分离率分别为0.43%和4.75%;特异性O157:H7溶血素IgG抗体总阳性率为25.87%;志贺样毒素、溶血素毒力基因检测有53.2%的EHEC O157:H7菌株阳性.结论通过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监测,可以认为家禽家畜为O157:H7的动物宿主,分离的O157:H7大肠杆菌大部分携带毒力因子,染菌的家禽家畜是引起人群爆发流行的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非典型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菌及部分肠杆菌中CDT毒素基因存在情况及其细胞毒性。方法用PCR方法检测cdt基因,并将阳性菌株培养上清与HeLa细胞共同孵育检测细胞形态的改变,初步评价CDT毒素的表达及其细胞毒性。结果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NM中,cdt基因检出率为16.28%(7/43),其中3株为cdt-Ⅲ型,其他4株为cdt-Ⅰ型;携带HPI毒力岛的非典型致泻性大肠杆菌中cdt基因检出率为6.25%(5/80);在志贺菌中,cdt基因检出率为2.67%(4/150),非典型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检出的cdt基因全部为cdt-Ⅰ型。而在O157∶H7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和沙门菌未检出cdt基因。所有cdt基因阳性菌株均使HeLa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肿胀变化,效应滴度介于1∶2到1∶16之间。结论CDT毒素只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NM、携带HPI毒力岛的非典型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中检出,且检出率均比国外同类菌株低,其存在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及其细胞毒性机制尚须进一步研究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了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猪、鸡是我地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2005年监测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点,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新发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基础疫情资料。[方法]监测标本用免疫磁珠集菌方法(IMS)做病原学分离培养、毒力基因检测用多重PCR方法、药敏试验用(K-B)常规方法。[结果]腹泻病人标本185份,大肠杆菌O157:H7检出阳性4份。外环境标本588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用多重PCR方法做毒力基因检测,有6份家畜家禽阳性标本中检出O157:H7毒力基因(Stx2、eaeA、HIyA)为阳性。药敏试验24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为95%以上,对新生霉素100%耐药,其余7种对抗菌药物敏感程度各有差异。[结论]郑州市有散在的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病人及动物疫点。奶牛和波尔山羊是大肠杆菌O157:H7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动物宿主中的带菌情况。方法采集浙江省2006-2008年监测点的动物粪便进行病原菌培养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3915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带菌率为0.51%,其中以羊和牛的带菌率最高,分别为1.46%和1.43%,散养动物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χ2=5.771,P=0.016)。阳性菌株stx2、hly和eaeA3种毒力基因均呈阳性,stxl均呈阴性。对红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耐药率达90%以上,对其他受试抗生素敏感。结论浙江省动物宿主有一定的带菌率,且菌株具有毒力基因,散养动物的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止O157∶H7引起人群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笔者从哈尔滨市市售熟肉制品猪头肉中分离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确定为大肠埃希氏杆菌,与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发生强烈凝集反应,并具有迟缓发酵山梨醇的生化特征 彩虹琼脂平板上有典型的黑色菌落生长 用PCR技术未检出类志贺氏样毒素Ⅰ和Ⅱ(SLT-Ⅰ、SLT-Ⅱ),用检测出血性大肠杆菌的PCR试剂盒,显示阳性结果 对实验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最常见的血清型。EHEC菌株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一样,对宿主细胞有吸附和消除作用,这与包括编码外膜粘附素的eae基因致病岛有关。EPEC有吸附和消除的表型,或在分子水平上有eae基因,但缺乏志贺毒素(stx)基因。典型的EPEC菌株具有编码束状菌毛的大质粒和局灶性粘附的表型。EHEC与EPEC的区别在于前者能产生stx,但无束状菌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在人群及外环境中的感染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2年采集南宁市现症腹泻患者、动物宿主粪便标本、市场生熟食品和苍蝇标本,经mEC增菌后用SMAC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2 139份腹泻患者标本中未检出阳性标本;在3 088份外环境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0份.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动物粪便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率不同,以牛粪检出阳性率最高.结论 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仍有散在的动物感染,应加强对动物粪便的管理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患者和宿主动物中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2009年河南省监测点所送可疑菌株进行血清学和PCR复核,对确认菌株进行stx1、stx2、eaeA、hlyA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河南省2005-2009年共监测各类标本10 732份,检出O157∶H7菌株255株,检出率为2.38%;其中动物粪便标本的检出率为6.31%,检出率最高的为羊粪(8.04%),其次为牛粪(7.20%);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产毒株主要来自于羊、牛、鸡粪便及蝇类和生肉标本;毒株类型主要为stx2、eaeA、hlyA组合型。结论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存在,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羊和牛;部分食品在加工环节有可能被污染,存在引起暴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自浙江省杭州市腹泻婴儿中分离的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HZI-11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ATB1525细菌半动化生化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应用0157特异性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H7特异性抗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及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应用多重Real-time PCR和常规PCR检测stx1、stx2、hly和eae毒力基因。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与国内代表菌株进行比较。ATB1525药敏检测仪和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药性。结果: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山梨醇阴性。血清型为O157:H7。毒力基因stx2、hly和eae均阳性,stx1阴性。PFGE谱带同江苏分离O157:H7菌株几乎完全相同,带型的相似度为97%。结论:该菌株为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157:H7。与国内近年在江苏等地流行的STEC O157:H7菌株密切相关。STEC O157:H7已开始对浙江地区的人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