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亚细胞成分蛋白激酶CβⅡ(PKCβⅡ)的表达水平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阿米替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对其影响。方法24只Sprague-De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6只,阿米替林治疗组6只,氟西汀治疗组6只,正常对照组6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将9种刺激随机安排到18d,每天1种,应激前以及应激18d末对各组大鼠进行敞箱实验及液体消耗实验,第19天起阿米替林组、氟西汀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阿米替林(10mg.kg-1.d-1)、氟西汀(10mg.k-g1.d-1)1次,模型组及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均持续21d。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亚细胞成分PKCβⅡ的表达水平。结果抑郁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膜PKCβⅡ蛋白表达水平(230.57±62.86)较对照组(331.26±17.94)明显减少(P<0.05);抑郁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浆PKCβⅡ蛋白表达水平(286.43±56.92)与对照组(343.55±70.48)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米替林、氟西汀治疗3周后抑郁大鼠大脑皮层亚细胞成分PKCβⅡ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脑皮层细胞膜PKCβ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环节。阿米替林、氟西汀对抑郁大鼠大脑皮层亚细胞成分PKCβⅡ的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为基础,探讨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在5-羟色胺受体水平的药理学机理.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抑郁模型组、阿米替林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应用[ 3H]8-OH-DPAT、[ 3H]Ketanserin作为标记配基,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5-HT 1A受体、大脑皮层5-HT 2A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大鼠海马 [ 3H]8-OH-DPAT 特异性结合明显下降(18.78±5.62 vs 26.12±5.52,P < 0.05),抑郁大鼠大脑皮层[ 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显著增加(86.28±4.24 vs 112.58±4.21,P <0.05).阿米替林治疗3周后,抑郁大鼠海马[ 3H]8-OH-DPAT特异性结合回升到正常水平,大脑皮层[ 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下降至正常水平(P <0.05).氟西汀治疗3周后,抑郁大鼠海马[ 3H]8-OH-DPAT特异性结合(26.63±5.50)、大脑皮层[ 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83.16±2.54)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1.阿米替林通过增强海马5-HT 1A受体功能、抑制大脑皮层5-HT 2A受体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2.氟西汀可能不通过影响海马5-HT 1A受体和大脑皮层5-HT 2A受体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为基础,探讨三环类抗抑郁剂 (TCAs)和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在 5 羟色胺受体水平的药理学机理。方法 将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抑郁模型组、阿米替林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应用 [3H]8 OH DPAT、[3H]Ketanserin作为标记配基,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 5 HT1A受体、大脑皮层 5 HT2A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大鼠海马 [3H] 8 OH DPAT特异性结合明显下降 ( 18. 78±5. 62vs26. 12±5. 52, P<0. 05),抑郁大鼠大脑皮层[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显著增加(86. 28±4. 24vs112. 58±4. 21,P<0. 05)。阿米替林治疗 3周后,抑郁大鼠海马 [3H] 8 OH DPAT特异性结合回升到正常水平,大脑皮层 [3H]Ketan serin特异性结合下降至正常水平(P<0. 05)。氟西汀治疗 3周后,抑郁大鼠海马 [3H]8 OH DPAT特异性结合(26. 63±5. 50)、大脑皮层[3H]Ketanserin特异性结合 (83. 16±2. 54)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1.阿米替林通过增强海马 5 HT1A受体功能、抑制大脑皮层 5 HT2A受体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2.氟西汀可能不通过影响海马 5 HT1A受体和大脑皮层 5 HT2A受体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75-1377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噻奈普汀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10 mg/kg),噻奈普汀组每天灌胃噻奈普汀(50 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噻奈普汀组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奈普汀组大鼠海马PK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氟西汀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噻奈普汀可以部分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KC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因子PERK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β-细辛醚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β-细辛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模型复制成功后第2天给予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1次/d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氟西汀10 mg/(kg·d)、β-细辛醚25 mg/(kg·d)、β-细辛醚50 mg/(kg·d)。于实验前和实验第29天,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PERK蛋白水平。结果:经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后,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β-细辛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区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区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β-细辛醚可以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1A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 5 -HT1A受体 (5 -HT1AR)的变化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 (TCAs)阿米替林和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氟西汀对其影响。方法 :将 2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抑郁组、阿米替林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应用 [3H]8-OH -DPAT作为放射性配基 ,使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测定大鼠海马 5 -HT1AR的特异性结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 [3H ]8-OH -DPAT特异性结合下降 2 8.10 % (P <0 .0 5 )。阿米替林治疗 2 1d ,抑郁大鼠海马的 [3H]8-OH -DPAT特异性结合明显提高至 (2 6 .6 3±5 .5 0 )fmol/mgprotein ,与抑郁组 (18.78± 5 .6 2 )fmol/mgprote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 (2 6 .12± 5 .5 2 )fmol/mgprote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氟西汀治疗 2 1d ,抑郁大鼠海马的 [3H]8-OH -DPAT特异性结合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①抑郁大鼠海马 5 -HT1AR特异性结合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病因相关。②海马 5 -HT1AR可能是阿米替林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环节。③氟西汀可能不通过影响海马突触后膜的 5 -HT1AR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继东  张丽 《吉林医学》2010,(30):5279-5280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口服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各治疗35例,疗程8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当,但氟西汀对惊恐发作、强迫症和恐怖症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好于阿米替林,而对广泛性焦虑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不如阿米替林,但不良反应比阿米替林明显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是较理想的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 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PY表达的水平。结果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19.5±7.2)、竖立次数(10.2±2.6)、修饰次数(6.6±2.4)、糖水消耗百分比[(53.1±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4±7.3)、(19.0±2.4)、(14.0±2.4)、(76.0±2.7);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6.2±3.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13.9±4.2)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修饰次数(10.3±1.6)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61.5±8.5)%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PY表达的水平.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19.5±7.2)、竖立次数(10.2±2.6)、修饰次数(6.6±2.4)、糖水消耗百分比[(53.1±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4±7.3)、(19.0±2.4)、(14.0±2.4)、(76.0±2.7);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6.2±3.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13.9±4.2)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修饰次数(10.3±1.6)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61.5±8.5)%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RP(400、200、1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7种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皮层区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脑皮层区5-HT1AR、β-arrestin2、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刺激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处于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5-HT1AR表达降低,β-arrestin2、akt表达升高(P<0.05),而SRP组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P<0.01)。结论中药SRP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5-HT1AR/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建刚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63-63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氟西汀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要求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和单用氟西汀组,各34例,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药物有抗抑郁效果,治疗6周后,阿米替林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12%、91.18%。治疗2周末,阿米替林效果显著高于氟西汀组。结论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近期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程度轻,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枫  孔令韬  汤艳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55-2058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各15只。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碳酸锂组大鼠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灌胃氟西汀(10mg/kg),碳酸锂组大鼠每天灌胃碳酸锂(60 mg/kg),抑郁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行为学检测应用开场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抑郁模型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糖水消耗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5),水平穿越格数和竖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饰次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海马BDNF表达降低,氟西汀和碳酸锂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DNF表达的降低,且氟西汀的效果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大鼠强迫游泳试验中各种行为表现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氟西汀组,阿米替林组,蒸馏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每周给药前称重,氟西汀及阿米替林按10 mg/kg连续腹腔注射16 d(1次/d).给药第15天进行强迫游泳试验第一阶段15 min的预游,第16天同样时间进行第二阶段5min的游泳测试,记录5min内出现不动行为的潜伏期和不动、游泳及攀抓行为的时间.结果①第1周[(30±13)g,(43±12)g,P<0.01]、第2周[(37±11)g,(55±8)g,P<0.01]氟西汀组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蒸馏水对照组,阿米替林组在第1周体质量增长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组[(58±7)g,(43±12)g,P<0.01],蒸馏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动物体质量自身前后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不动行为的潜伏期明显长于蒸馏水对照组[(153.6±38.4)s,(108±12.2)s,P<0.01;(126.3±20)s,(108±12.2)s,P<0.05],不动时间明显短于蒸馏水对照组[(93±28.6)s,(142.1±22.9)s,P<0.01;(85.9±18.5)s,(142.1±22.9)s,P<0.01].氟西汀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蒸馏水对照组和阿米替林组[(134.0±25.1)s,(82.9±13.3)s,P<0.01;(134.0±25.1)s,(87.6±17.7)s,P<0.01],阿米替林组攀抓时间明显长于蒸馏水对照组和氟西汀组[(125.6±24.7)s,(71.5±13.5)s,P<0.01;(125.6±24.7)s,(73.5±21.5)s,P<0.01].结论①氟西汀能一定程度的抑制大鼠体质量增长,而阿米替林在给药初期能促进大鼠体质量增长.②慢性给予氟西汀和阿米替林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鼠强迫游泳中的行为构成,发挥抗负性心理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西汀(百忧解)和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31例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给予抗肠易激综合征常规治疗,氟西汀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西汀治疗,阿米替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氟西汀组总有效率88.9%,阿米替林组总有效率85.7%,常规组总有效率71.3%.氟西汀组、阿米替林组与常规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加用氟西汀、阿米替林疗效更显著,氟西汀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安全性高,更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8.2 ±2.7)格、竖立次数(8.1±3.5)次、修饰次数(4.3±1.6)次]、糖水消耗百分比[(52.5 ±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3±5.8)%、(13.9 ±3.2)%、(10.6 ±2.4)%、(68.3 ±4.5)%;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15.3±7.7)格]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8.2±5.6)次]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饰次数[(6.2 ±1.5)次]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糖水消耗百分比(66.7 ±5.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RE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CREB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及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青年(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氟西汀组各8只.应激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单笼饲养,实验第1~21天,接受各种不同的应激.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给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大鼠群养不给任何刺激.实验第22天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及用Open-field法测量大鼠的行为,然后杀死所有大鼠,速取左心室心尖部心肌组织,制成免疫组化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ICAM-1、VCAM-1表达,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减少,粪便粒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与应激组大鼠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增加,粪便粒数、中央格停留时间减少.应激组大鼠心肌I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OD值分别为(23.89±10.19),(42.44±12.36),t =3.27,P <0.01]、 V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OD值分别为(8.29±2.01),(20.61±7.11),t =4.71,P <0.01];氟西汀组大鼠心肌ICAM-1表达低于应激组[OD值分别为(42.44±12.36),(29.86±5.97),t =2.59,P <0.05]、VCAM-1表达低于应激组[OD值分别为(20.61±7.11),(13.11±2.11),t =2.86,P <0.05].结论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引起大鼠体质量下降及行为学改变,引起大鼠心肌炎症性反应.应用氟西汀可以预防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及行为学改变,减轻心肌炎症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阿米替林分别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服用氟西汀及阿米替林治疗的抑郁症病人分别定期心电图检查。时间为服药后第1、2、4、8周。结果氟西汀组67次(12.40%),阿米替林组363次(59.70%)出现异常,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对心电图影响显著低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S100B表达与抑郁样行为之间的关联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氟西汀组、应激组和应激加氟西汀组。依组名接受相应应激和(或)氟西汀干预。应激于实验第1~42天进行,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氟西汀干预[5mg/(kg·d),灌胃]于实验22~42d进行。行为学评定采用旷场试验,蔗糖水消耗试验及体质量测定,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1d及42d进行。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比较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CA1、CA2、CA3、DG区及前额皮质S100B表达水平。结果应激42d使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下降(应激单独效应,均P〈0.05),21d氟西汀干预逆转上述过程(交互作用,均P〈0.05)。应激使大鼠脑内CA1、CA3、DG区SIOOB表达升高(平均光密度,应激组分别为0.331±0.01,0.353±0.01,0.381±0.007;对照组分别为0.238±0.007,O.237±0.010,0.228±0.006。应激单独效应,P=0.000;P=0.000;P=0.000)。氟西汀逆转应激对CA1、CA3、DG区S100B表达的影响(平均光密度,应激+氟西汀组为O.233±0.015,0.240±0.005,0.254±0.015;氟西汀组分别为0.241±0.007,0.233±0.013,0.227±0.017。氟西汀与应激交互作用,P=0.000;P=0.000;P=0.000)。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所致大鼠抑郁样表现与海马内CA1,CA3,DG区S100B过度表达有关;逆转海马内S100B过度表达是氟西汀抗抑郁有效的标志而非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胃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青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氟西汀组各8只.应激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每笼1只喂养,实验第1-21天,接受各种不同的应激.氟西汀组大鼠每天给予氟西汀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大鼠群养不给任何刺激.实验第22天杀死所有大鼠,检测血清皮质醇、TNF-α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蛋白ICAM-1表达,进行图像分析,测定光密度平均值.结果 应激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皮质醇含量[(77.12±9.76)μg/ml,(44.96±6.25)μg/ml,t=7.85,P<0.01]、TNF-α含量[(69.66±6.68)pg/ml,(39.21±3.57)pg/ml,t=11.37,P<0.01]、胃黏膜ICAM-1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53.87±6.84),(30.26±3.68),t=8.59,P<0.01]有明显增高;与应激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58.82±6.56)μg/ml,t=4.40,P<0.01]、TNF-α含量[(50.18±3.23)pg/ml,t=7.43.P<0.01]、胃黏膜ICAM-1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36.61±4.39,t=6.00,P<0.01)明显下降.结论 慢性应激可引起大鼠血清皮质醇、TNF-α含量增高,胃黏膜ICAM-1过表达,而氟西汀可以部分的逆转这些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慢性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中等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敞箱实验法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巢蛋白(Nestin)表达以评价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海马齿状回Nestin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治疗后大鼠的行为学得分升高,Nestin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能翻转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的损害,这可能与其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