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差异,对糖尿病并发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常规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并发症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两侧颈总动脉主干、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值与斑块发生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为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评估可以直接显示血管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等,同时颈动脉斑块形成和糖尿病并发症发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和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 :前瞻性随机调查对象 2 3 2例 ,年龄 64 .5± 9.1岁 ,分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 (DM -EH) 60例 ;糖尿病组 (DM ) 3 1例 ;高血压病组 (EH) 85例 ;同龄正常人组 5 6例 ,应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及临床检查 ,经spss 10软件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 :DM -EH组 (1.72± 0 .62mm) ,DM组 (1.48±0 .60mm)、EH组 (1.5 3± 0 .5 1mm)较对照组 (1.0 6± 0 .2 6mm)显著增厚 (P均 <0 .0 1) ;DM -EH组较DM组及EH组差异显著 (P均 <0 .0 5 )。颈总动脉 (CCA)内径 :DM -EH组 (7.0 0± 0 .68mm)较DM组 (6.60± 0 .5 3mm)显著增宽 (P <0 .0 5 ) ;EH组 (7.13± 0 .80 )较DM组增宽非常显著 (P均 <0 .0 1)。IMT与CCA半径比值(IMT/r) :三组较对照组增大均非常显著 (P均 <0 .0 1) ;DM -EH组EH组显著增大 (P <0 .0 1) ;孤立斑块发生率 :DM -EH组较 ;三组增高非常显著 (P均 <0 .0 1)。最大剪切率 (SR) :DM -EH组较另三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5 )。多元逐步回归表明 1MT与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及LDL -c、CCA内径、舒张末峰速度 (VD)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1MT和斑块增厚是DM合并大血管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81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再根据受累冠脉数量将冠心病组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超声测定所有病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左颈总动脉的IMT为0.92±0.15mm,IMCSA为22.04±2.82mm~2,而对照组的左侧颈总动脉IMT为0.85±0.07mm,IMCSA为18.39±2.06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总动脉IMT及IM- C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68.6%,对照组斑块发生率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双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亦增加(P<0.05)。以左侧颈总动脉IMT 0.90mm为界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66.7%:以左侧颈总动脉IMCSA 20mm~2为界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86.7%。结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同时结合左侧颈总动脉IMT及IMCSA的测量,尤其是IMCSA,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及是否进行冠脉造影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方法: T2DM患者31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对患者尿酸、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与年龄(P=0.001),收缩压 (P<0.05)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尿酸差异经血肌酐修正后相关性消失.尿酸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血肌酐(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P<0.001),BMI(P=0.004),白细胞(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老年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分别42例、56例、52例。采用超声检测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PS)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研究组Fbg、PT、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比例高于对照组(P 0. 05)。心肌梗死患者IMT、PS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患者病情加重,两项指标均升高。四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布比例比较有差异(P 0. 05),随着心肌梗死病情的加重,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随之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与IMT、PS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 352,P 0. 001; r=0. 380,P 0. 001; r=0. 334,P 0. 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基础疾病发病率较高,随患者病情进展IMT、PS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指数、血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肾功5项.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两组.结果 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2),尿β2、α2微球蛋白、ALb排泄增加(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尿酸变化可能与肾小管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63例,使用超声检测仪对所有患者颈部血管进行扫查,记录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及性质。结果斑块组年龄显著高于无斑块组[(64.46±10.18)岁vs(55.86±10.20)岁,P<0.05]。斑块组112例患者共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36处,其中颈总动脉膨大处最多(126处,占53.4%),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居多(123处,占52.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中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者(73.7%vs 26.3%,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颈总动脉膨大处为斑块好发部位,斑块以混合斑居多。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斑块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根据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者B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SUA)水平均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糖尿病病程、LDL-C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VE-Ca)水平与血糖、血脂及2型糖尿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将新诊断T2DM患者90例,根据有无CAS分为合并CAS组(A组)48例和无CAS组(B组)42例,设健康对照组(C组)35例。测量体重指数、血压,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血清VE-Ca水平。结果3组血清VE-Ca水平依次为:C组(2.79±1.68)ng/mLB组(4.53±1.42)ng/mLA组(5.16±1.43)n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VE-Ca与FPG、HbA1c、TG、SBP、DBP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37、0.734、0.319、0.229、0.349,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Ca、DBP、FPG、TC是T2DM发生CAS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血清VE-Ca在新诊断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升高,在新诊断T2DM合并CA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7例(A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24例(C组)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1)A组的TG、LDL-C、FBG、HBA1C、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3组之间血尿酸、IMT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患者IMT具有相关性(r=0.442,P﹤0.01)。结论血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莉 《中外医疗》2010,29(14):171-171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颈总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的IMT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颈总动脉分叉处IMT明显高于颈总动脉的IMT,P〈0.05。结论彩超可以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为临床及时治疗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月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35-1836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代谢障碍而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外周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发生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基础病变,也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临床上早期并没有特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炳昂 《海南医学》2010,21(12):4-7
颈动脉超声检查简单无创、重复性好,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首选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心、脑缺血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指导意义。ET技术、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和血管内超声等新技术将给颈动脉超声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魏桂梅  赵璐  张珂珂 《中医学报》2021,36(5):1084-10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ms,T2DM)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尿酸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80例已确诊为T2DM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整理,记录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行颈部血管彩超,IMT<1.0 mm为对照组,IMT≥1.0 mm为实验组.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技术检测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变化组,分析各组生化指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发生骨量变化的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HOMA、TC、TG、LDL-C、UA、MAU、硬化斑块是骨量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与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64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56例,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sCD40L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Crouse斑块积分等。结果 DM组血清sCD40L水平、IMT、Crouse积分明显高于NC组(P<0.05),sCD40L与IMT、Crouse积分、HbA1c、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CD40L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丽  杨丽  张露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9(3):16-19+26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81例的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尿酸及颈动脉超声结果等数据。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CAS)51例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CAS)30例。结果:CAS组的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比NCAS组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UA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尿酸或高年龄水平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应用超声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痛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显现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对于合并多种疾病患者定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狭窄,早期治疗干预,以免引起大面积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颈动脉CTA对颈动脉病变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DM组),35例非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NDM组)行颈动脉CTA成像及工作站后处理,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DM组颈动脉中发现斑块56支血管轻度狭窄39支,中度13支,重度5支,稳定斑块35处,不稳定斑块42处;NDM组发现斑块48支血管,轻度狭窄44支,稳定斑块40处,不稳定斑块23处,中度4支。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2型糖尿病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