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4例ITP患儿,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给予患者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与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用药治疗反应情况、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治疗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给予ITP患儿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提升其血小板计数、优化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治疗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病情监护、用药观察等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芍合剂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GC)、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igh dose gamma globulin,HD-Ig G)同时给予白芍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GC、HD-Ig G治疗。检测各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小板数量。结果在治疗第1~4周,两组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5周开始,GC逐渐减量,停用HD-Ig G,两组血小板水平逐渐显示出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56例慢性ITP对比观察,白芍合剂可以提高血小板水平,并且在GC减量和停用HD-Ig G后,可将血小板水平稳定在理想状态,充分说明它对于机体的免疫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芪黄汤联合激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芪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ITP患儿以及22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与无效组,所有儿童均进行PA-Ig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104例患儿中,有85例(81.73%)患儿治疗后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组),11例(10.58%)为有效(有效组),其余8例(7.69%)为无效(无效组);观察组PA-IgG、PA-IgM、PA-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无效组,不同治疗效果的三组ITP患儿PA-IgG、PA-IgM、PA-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PA-Ig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情况进行治疗与早期疗效评估,降低患儿治疗风险,在ITP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TP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5%vs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稍低于对照组(28.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疗效满意,可增加血小板计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因治疗药物的不同,总结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24例ITP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一般治疗组有效率60%;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80%;免疫抑制剂治疗组有效率80%;HD-Ig治疗组治疗2例血小板<10×109/L伴明显出血症状3~5天后,血小板迅速上升,治疗有效。结论:ITP的治疗关键是几种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72例IT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患儿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冲击治疗,继之以口服强的松(1.5~2.0 mg/kg.d)减量维持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予强的松(1.5~2.0 mg/kg.d)口服.结果:治疗组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血小板计数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冲击疗法治疗ITP能迅速减轻出血症状,短时间内提升血小板计数,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ITP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单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 单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ITP患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疗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治疗的ITP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4)与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VIG冲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2.884,P=0.004);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为(120.01±8.29)×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t=14.929,P=0.000);观察组治疗后Th细胞为(40.02±6.60)%,明显高于对照组(t=3.130,P=0.00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s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4,P=0.23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704)。结论:IVIG冲击疗法治疗ITP患儿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儿血小板、Th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103例ITP患儿(观察组)治疗前及其治疗后3 d、7 d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LT、PCT降低(P<0.05),MPV、PDW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 PLT、PCT、MPV、PDW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7 d PLT、PCT较治疗前升高(P<0.05),MPV、PDW较治疗前降低(P<0.05)。ITP患儿的MPV与PLT呈负相关(r=-0.298,P<0.05),与PDW呈正相关(r=0.549,P<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ITP伴HP感染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P根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P的根除率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HP感染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HP根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儿童原发ITP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儿进行HP的根治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患儿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采用将68例ITP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治愈率、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提高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血小板计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4例HP阳性的ITP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 ;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根除 HP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 ,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 .36% ,对照组为70 .21% ;观察组1年的复发率为36 .17% ,对照组为72 .34% ,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 % 均明显升高 ,CD3+CD8+ % 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 HP治疗ITP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提高血小板计数 ,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初治重症ITP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总反应率、起效及疗效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第15天,观察组中位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2),治疗第30天,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1);观察组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疗效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激素可提高初治重症ITP患者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曲泊帕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巨核细胞及人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表达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TP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曲泊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巨核细胞计数、HPA相关抗体及出血评分变化,分析巨核细胞计数、HPA IgG、HPA IgM与PLT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两组治疗后PLT水平、巨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PA IgG、HPA IgM水平、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治疗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艾曲波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ntin,TPO)水平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45例ITP患者(ITP组)和25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TPO浓度,同时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骨髓涂片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并根据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疗效情况,将ITP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 ITP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及巨核细胞计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O浓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TP组中治疗无效组的TP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P>0.05),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结论血清TPO水平在ITP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ITP患儿的资料,分别测定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①治疗组ITP患儿治疗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LT计数明显上升,MPV、PDW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ITP患儿观察前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后PLT计数明显上升,PDW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有所下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ITP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疾病,恢复快,预后好,应避免过度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纳入急重症ITP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LT计数、MPV、PDW和P-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重症ITP,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血小板参数,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51-53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ITP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再根据是否感染巨细胞病毒将其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同时选择6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婴幼儿的检测及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幼儿中血清CMV-DNA、血清CMV-IgM以及血清CMV-IgG呈阳性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感染组婴幼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婴幼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治疗后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的末梢血血小板数量明显多于给予常规治疗婴幼儿的末梢血血小板数量。结论 CMV是ITP婴幼儿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更昔洛韦是ITP婴幼儿治疗的对症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