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12例198侧随访6~14个月,观察鼻腔粘连的情况,分析其原因。结果:术后鼻腔粘连29侧,予以鼻内镜下分离,修整中鼻甲,解除鼻腔异常结构,加强术后换药,最终有4例鼻腔粘连未愈。结论:鼻内镜围手术期的激素治疗,中鼻甲恰当的处理,鼻腔异常结构的解除,术后定期术腔清理,粘连及时处理,可降低鼻内镜术后鼻腔的粘连率。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鼻腔粘连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根久  白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21-422
目的探讨复杂性鼻腔粘连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鼻内窥镜治疗29例伴有鼻腔解剖异常的复杂性鼻腔粘连,其中6例仅行鼻内窥镜下单纯鼻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未放置硅胶扩张管,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鼻内窥镜下单纯鼻腔粘连分离术术式简单,容易复发;鼻内窥镜下切除粘连带并同期处理鼻腔解剖异常部并放置硅胶扩张管的疗效好。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成形置管术是治疗复杂性鼻腔粘连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3.
马世英  由力 《新疆医学》2004,34(2):75-76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以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相似文献   

4.
盛云如  李群林 《吉林医学》2013,34(17):3410-34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鼻内镜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对并发鼻腔粘连者进行手术分离。结果:79例患者中并发鼻腔粘连12例,经过手术分离解除鼻腔粘连。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判断好病变黏膜的正确取舍,中鼻甲、鼻中隔及下鼻甲的适当处理,定期复查能有效预防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鼻内镜手术后粘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从136例鼻内镜(ESS)手术患者完整资料中,筛选出15例术后鼻腔粘连病例,对此组病例进行分析并与无粘连的121例比较。结果粘连的15例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0例;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5例。结论手术中对应创面距离过小,换药不及时和粘连后处理不当是造成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手术后粘连是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鼻窦功能性减弱。现将1995~200l间我院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妥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200l间我院共开展鼻内窥镜手术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慢性鼻窦炎27例,鼻息肉25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道窦口修复或筛窦手术治疗使鼻窦引流畅通,统计术后腔处理过程中鼻腔清洁时间,术腔出现囊泡、内芽、息肉、粘连  相似文献   

7.
8.
鼻内窥镜手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金花 《当代医学》2003,9(4):61-61
一、概述 慢性副鼻窦炎手术,长期以来以Colaweel-Luc手术为引流。随着近年来副鼻窦炎症状轻症化,应用了鼻科临床的鼻内窥镜检查。内窥镜鼻窦手术作为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的一种新术式,由Messeikingei于1978年首先介绍,其手术的目的是仅去除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和恢复鼻腔通气引流及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又被命名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春荣  李丰德 《海南医学》2005,16(9):146-14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论 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11.69%,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造成患者在鼻内窥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自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诊的276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接受鼻内窥镜术的276例患者(共计294侧患病鼻腔)出现鼻腔粘连的有29例,共计31侧鼻腔,鼻腔粘连的发生率为10.54%;手术后2-6周出现粘连的患侧为28侧,占90.32%,其余2侧分别在第8周和第10周发生鼻腔粘连;粘连的部位分别为:鼻中隔与中鼻甲粘连者13侧,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者9例,鼻中隔与鼻腔的外侧壁粘连者6例,中鼻甲肥大或者弯曲造成粘连者3例.结论 鼻内窥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原因复杂,术中清除干净鼻腔病变部位,尽量减少损伤鼻腔黏膜,正确处理中鼻甲,术后及时换药,预防鼻腔感染,换药动作轻柔,防止中鼻甲漂移,可以减少鼻腔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方法在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7例鼻内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鼻腔冲洗,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能促进鼻腔粘膜修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是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邓清红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11,32(9):1408-14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11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对并发鼻腔粘连者进行手术分离。结果 117例患者中并发鼻腔粘连15例,经过手术分离解除鼻腔粘连。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正确处理好中鼻甲、鼻中隔及下鼻甲,定期复查能有效预防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66-68+72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来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患者共68例,好转患者共28例,无效患者共4例(2例患者治疗后仍存在头痛症状,2例患者术后鼻黏膜部位仍伴有肥厚、水肿症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住院时间(7.2±1.3)d。术前VAS评分(4.63±1.72)分,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1.78±0.51)分,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50例患者治疗后,其鼻塞、鼻痒、打喷嚏及鼻涕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总结分析。结果在2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其中严重并发症有3例,占1.4%;轻微并发症有12例,占5.7%,这与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复查是分不开的。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传统手术治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方法: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内镜术后炎性黏膜纤毛功能、Th1/Th2细胞因子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结果:治疗后3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纤毛传输速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谢丽娜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55-1356
目的:分析术后处理对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影响,寻找术后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0例,术后系统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和鼻窦冲洗。结果:在术后1年时,发现息肉复发9例(12.9%),术腔有脓性分泌物10例(14.3%),术腔粘连7例(10%),术腔未完全上皮化12例(17.1%)。结论:恰当的术后处理,定期合理的鼻内窥镜随访是保证远期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我院1998年以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期病例80例治疗体会。结果:术前冠状位CT能帮助熟悉解剖,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术后随访是手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出中鼻甲处理原则,对合并重度上颌窦炎症的病例需做柯-陆氏手术。结论:内窥镜的技术应用应与传统的鼻窦炎手术有机结合.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综合处理的工作。方法对595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例术后进行了半年~一年以上的鼻内镜下的清理和药物治疗,并对其作了相应的记录。结果术后3-10周,见术腔粘膜水肿,囊泡、肉芽组织、息肉再生,粘连形成,经过术腔清理,70.42%d的病人术腔在10~16周内完全上皮化。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后鼻内镜下术腔的清理和治疗,有效地减少术腔囊泡、息肉的再生,及时地解除鼻腔的粘连,缩短了手术后去粘膜化反应的时间,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FESS)后鼻腔处理的新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FESS的 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术毕两组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实验组自术后第 1天起间断性鼻腔滴抗生素注射液 ,术后第 3至第 5天取出填塞物。对照组于术后 2 4~ 4 8h取出填塞物。比较两组患者在鼻腔填塞期间的头痛、鼻痛、咽部干燥感等主要临床症状以及抽取鼻腔填塞物后鼻出血 ,黏膜水肿充血或损伤状况。结果 :实验组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 .0 1)。 结论 :FESS术中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后间断性鼻腔滴抗生素注射液可减轻鼻痛、头痛、咽部干燥感 ,减少鼻腔出血 ,黏膜水肿充血或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99年2月-2004年2月资料完整的49例(73侧)儿童鼻内窥镜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8~16岁。根据病史、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进行病变分类,其中慢性鼻窦炎16例(23侧),鼻息肉合并慢性鼻窦炎33例(50侧)。【结果】全麻下手术27例,局麻22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0例,1年以上19例。治愈35例(71.4%),好转12例(24.5%),无效2例(4.1%)。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确、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及时随访、正确处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