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晨蔚  李凯敏  王子善  郭晶  刘雅辉 《浙江医学》2017,39(6):442-444,448
目的探讨人类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LUNX)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联合检测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入院手术的39例I期NSCLC患者(淋巴结78枚)为实验组,同期入院的1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淋巴结19枚)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结LUNX、VEGFAmRNA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淋巴结LUNX、VEGFAmRNA阳性表达率为23.08%、19.2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26%、0.00%(均P<0.05)。与常规病理检测比较,RT-PCR检测LUNX、VEGFAmRNA表达诊断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均较高(均P<0.05)。I期NSCLC患者淋巴结LUNX、VEGFA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0.661、0.552和0.527,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未见相关(r=0.212、0.236和0.183,均P>0.05)。结论LUNX、VEGF基因联合检测可辅助常规病理检测判断I期NSCLC淋巴结微转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及3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50.0%(28/56),RT-PCR法检查淋巴结组织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NSCLC组外周血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3/56),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均无LUNX mRNA表达,NSCLC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以及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均无关(P0.05)。结论外周血和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是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特异性指标,外周血LUNX mRNA可能更具敏感性,LUNX mRNA的检测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及3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50.0%(28/56),RT-PCR法检查淋巴结组织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NSCLC组外周血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3/56),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均无LUNX mRNA表达,NSCLC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以及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均无关(P>0.05).结论 外周血和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是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特异性指标,外周血LUNX mRNA可能更具敏感性,LUNX mRNA的检测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探讨其对NSCLC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4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16例及健康志愿者15例的外周血进行LUNX mRNA检测。结果:54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1%(26/54)和25.9%(14/5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与NSCL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化疗前后均随TNM分期增加而升高(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NSCLC外周血LUNX mRNA表达与化疗近期疗效无关(P〉0.05)。结论:LUNX mRNA是一种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较好的特异性标志物;化疗后NSCLC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比化疗前显著降低,表明有效化疗可消灭NSCLC患者的微转移癌细胞。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和LUNX m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K19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的NSCLC患者62例,以肺部良性疾病10例和健康对照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的CK19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结果:62例NSCLC患者中外周血CK19 mRNA表达阳性率33.9%(21/62),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5%(1/20)(P=0.012);NSCLC组外周血LUNX mRNA表达阳性率29.0%(18/62),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0%(0/20)(P=0.007);外周血CK19mRNA和LUNX mRNA表达阳性率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外周血CK19 mRNA和LUNX mRNA表达未见明显相关(P=0.376)。结论:CK19 mRNA和LUNX mRNA可作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转移特异、敏感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和LUNX mRNA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微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2例肺癌患者和1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EGFR mRNA和LUNX mRNA表达.结果:42例NSCLC患者EGFR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5.2%(19/42),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0.5%(17/42),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64.3%.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均为阴性.结论:EGFR mRNA和LUNX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外周血癌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用于诊断肺癌微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对于诊断肿瘤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42例NSCLC患者及18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进行检测。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40.5%(17/42),Ⅰ-Ⅱ期NSCLC患者的阳性率为18.8%(3/16),Ⅲ期患者的阳性率为47.1%(8/17),Ⅳ期患者阳性率为66.7%(6/9),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检测外周血Lunx mRNA表达可作为诊断早期NSCLC患者微转移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胸水LUNX mRNA检测对肺癌胸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胸水)LUNX mRNA检测对肺癌胸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肺癌组44例、肺外肿瘤13例、肺部良性疾病46例及肺外良性疾病11例胸水标本LUNX mRNA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胸水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并进行胸水细胞学检测。结果: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胸水LUNX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88.6%、23.58copies/ml和5.26%、0copies/ml;肺外良、恶性疾病组胸水LUNX 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均为0;LUNX mRNA检测的敏感性(88.6%)高于CEA、CA125及CYFRA21-1(40.9%、59.1%、61.3%)(P〈0.05~P〈0.005);LUNX mRNA阳性率为88.6%,高于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65.9%)(P〈0.005)。结论:LUNX mRNA是诊断肺癌胸膜转移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物,对临床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能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建极 《广西医学》2013,(9):1129-1131
目的探讨外周血黑色素瘤抗原-1(MAGE-1)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56例NSCLC患者,3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液中MAGE-1mRNA表达水平,并对NSCLC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NSCLC组患者外周血中的MAGE-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6%(29/56),对照组34例均无表达。术后2年,51例无远处转移患者出现复发、转移26例,其中I期1例,Ⅱ期4例,ⅢA期11例,ⅢB期10例。外周血MAGE-1mRNA表达阳性组与MAGE-1mRNA表达阴性组的复发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GE-1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肿瘤标记物,外周血MAGE-1mRNA表达阳性与NSCLC肿瘤复发(转移)无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人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用以检测74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并对6个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与年龄、营养指数、3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1, P<0.01, 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分期与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术后辅助治疗及与Lunx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NSCLC患者Lunx mRNA表达与其生存时间显著相关, 提示Lunx mRNA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监测患者3年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术后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项重要措施;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可应用于NSCLC淋巴微转移的检测,该方法可能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血清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诊断和评估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在肺癌的早期诊断、肿瘤发展预测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对6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3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组)和28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进行血清CYFRA 21-1、NSE和CEA水平的检测,并分析CYFRA 21-1、NSE和CEA与肺癌TNM分期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期与CYFRA 21-1、NSE 和 CEA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肺良性病组和健康组相比,肺癌组血清CYFRA21-1、NSE和CEA水平明显升高(P<0.01),非小细胞肺癌的CYFRA21-1敏感度最高(78.72%),小细胞肺癌NSE敏感度最高(91.23%),与TMN分期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与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性(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和CEA水平均明显升高,提示该三项指标有望成为肺癌早期诊断、肿瘤发展预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肿瘤异常糖蛋白( TAP)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患者共612例,其中肺癌患者4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12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CYFRA 211的浓度,用凝集反应的方法检测TAP.结果 TAP的阳性率在肺恶性肿瘤组明显比肺部良性疾病组高,且血清CEA、NSE、CYFRA 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恶性肿瘤组中,TAP检测的敏感度是83.25% ,高于其他3项血清学检测指标. TAP检测的结果与肺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P<0.05). TAP检测联合血清CEA、NSE、CYFRA 211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是0.82(P<0.01),明显大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的ROC 曲线下面积.结论 TAP是肺癌诊断的敏感指标,TAP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mRNA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NSCLC患者,2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粘蛋白-1(MUC1)、肺特异性 X基因(LUNX)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作为NSCLC患者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行性及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 结果 47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CEA、MUC1、LUNX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8.3%、44.7%、61.7%、57.4%;在良性肺疾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8%、11.5%、0.0%、0.0%;健康组的外周血中没有四者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NSCLC组外周血CK19、MUC1、LUNX mRNA阳性表达率在鳞癌和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腺癌患者与鳞癌患者中的CEAmRNA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MUC1、LUNX mRNA阳性率随分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而CK19、CEAmRNA与肿瘤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CK19、CEA、MUC1、LUNX mRNA阳性率均增高,而且,MUC1、LUNX mR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①CK19、CEA、MUC1、LUNXmRNA可以作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②CEA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鳞癌,说明其对判断病理类型有一定意义;③MUC1、LUNXmRNA表达阳性率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加,随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赵大海 《安徽医学》2010,31(4):337-338
目的了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神经烯醇化酶(NSE)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的变化,探讨EGFR检测在肺癌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及ELISA对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及19例良性肺病患者血CEA、CYFRA21-1、NSE和EGFR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差异及意义。结果肺癌组血CEA、CYFRA21-1和EGFR在化疗前后有明显变化,CEA、CYFRA21-1(P〈0.05),EGFR(P〈0.01),且肺癌组血CEA、CYFRA21-1和EGFR水平化疗前后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血CEA水平与EGFR水平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GFR在肺癌中表达较高,是一个有价值的肺癌标记物,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肺癌不同病理分期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水平,探讨lncRNA HOTAIR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19年1—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肺癌T、N分期可分为T1、T2、T3期组和N0、N1、N2期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HOTAIR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NSE、CEA、CYFRA21-1的水平。 结果 癌旁组织中lncRNA HOTAIR浓度[(0.98±0.04)ng/mL]低于肺癌组织[(3.56±0.15)ng/mL,t=13.706,P<0.001];肺癌组血清NSE、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癌T、N分期分组中,临床期数越高,lncRNA HOTAIR、NSE、CEA和CYFRA21-1表达水平均随之升高(均P<0.05);lncRNA HOTAIR表达与NSE、CEA、CYFRA21-1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肺癌患者组织lncRNA HOTAIR和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与肺癌T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肺癌N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约等指数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lncRNA HOTAIR和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lncRNA HOTAI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判断肺癌病理分期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于手术前后联合检测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类型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7例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变化。手术前3种血清标志物的平均水平非小细胞肺癌组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930、5.568、6.110,P〈0.05);手术后3种标志物的平均水平非小细胞肺癌组略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034、1.242、0.691,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癌胚抗原、NSE和CYFRA21-1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5.419、4.722、5.779,P〈0.05);肺良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前后3种标志物的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244、0.732、1.000,P〉0.05)。说明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9例肺癌病人及48例肺良性病变病人血清SCC-Ag,CYFRA2ll和NSE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CEA的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四项肿瘤标记物的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SCC水平在肺鳞癌中明显升高;CYFRA211水平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升高明显;NSE以小细胞肺癌(SCLC)升高为明显;CEA以肺腺癌增高为主;SCC,CYFRA211,NSE,CEA及四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49.5%,45.9%,56.9%,21.1%。结论:SCC对鳞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NSE对小细胞肺癌(SCLC),CEA对腺癌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四项联合检测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 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肺癌患者120例、50例肺部非癌性良性疾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全部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样本,冷冻保存。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CEA、NSE和CYFRA 21-1的含量水平。结果:在肺癌患者血清中,CEA、NSE和CYFRA 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非癌症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肿瘤标志物在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在肺腺癌患者含量最高、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含量最高、CYFRA 21-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最高。CEA、NSE和CYFRA 21-1三项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诊断肺癌的阳性率明显增高,总阳性率为90.0%。结论:血清学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肺癌患者血清CEA、NSE和CYFRA 21-1水平和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CEA、NSE和CYFRA 21-1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及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以确定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标本,进行CK19及CEA标记并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8例,CEA阳性表达有7例,其中CK19阳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阳性患者中4例复发转移,CK19阴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阴性患者中8例复发转移。结论 CK19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物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指标,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