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搜风祛瘀止痛汤治疗偏头痛临床资料治疗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8~36岁,平均26岁;病程180d~12a,头痛持续时间短者1~2h,长者7~10d,头痛间隔数周或数月不等。参照偏头痛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23(1):44)...  相似文献   

2.
56例患者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头痛持续时间短者3小时,长者3天以上;头痛间隔时间数天、数周、数月不等。  相似文献   

3.
柯昌旭 《四川中医》1999,17(11):27-28
血管性头痛是现代医学头痛病的一个常见类型,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多年来笔者采用节甘止痉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所治48例均为门诊病人,且是经脑电图、脑血流留或颅脑Cf等有关检查,排除肿瘤等而确诊为血管性头痛者,48例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对~62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10余年。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部位在领、额、枕部及眼眶,疼痛性质多为搏动性跳痛、胀痛或掣痛,每次持续数小时、数天不等,其中有部分病人伴日苦、恶心、耳鸣、失眠…  相似文献   

4.
针刺后太阳穴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4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8例;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10年;单侧头痛35例,双侧头痛13例。发作时头痛剧烈,呈刺痛或跳痛,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2 治疗方法  后太阳穴取穴及手法操作:后太阳穴定位,在丝竹空向后移至鬓发际。进针操作方法:平刺透向率谷穴,用30号1.5~2.0寸毫针,强刺激,使针感传至颞部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配穴为患侧足临泣,外关针用泻法。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10天为1个疗程,经…  相似文献   

5.
头痛为脑囊虫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峻猛或绵绵不休,发作频率为数日1次或数月1次,头痛时间可持续2~3d或10d左右。患者极为痛苦,医者治疗亦颇为棘手。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理想。我们多年来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囊虫病头痛2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10岁12例,11~20岁80例,21~40岁68例,41~60岁40例;病程3个月至10年。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眼花,复视,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舌质淡红、有齿痕,…  相似文献   

6.
头痛有内伤与外感两类,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内伤头痛病机复杂,变化多端。脑动脉硬化、感染性发热疾病、高血压、颅内疾病等均可见头痛,其治疗效果往往较差。笔者运用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引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ZI~30岁者5例,31~40岁7例,41~50岁者9例,sl岁以上者10例;病程最短者1年半,最长者7年,其中卫年半~3年者19例,4~7年者12例;辨证为肝阳头痛者6例,肾虚头痛者4例,血虚头痛者5例,痰浊头痛者6例,瘀血头痛者10例;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者14例,高血压病头痛者6例…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疼痛剧烈、病程缓慢、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多年来,笔者承受师传,采用验方治疗数百例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良好,现将系统观察的240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40例均系已确诊的血管性头痛患者。其中偏头痛型166例,非偏头痛型(高血压头痛)74例;男62例,女178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74岁。18岁以下者6例,45岁以下者190例,45岁以上者44例,青壮年人发病率较高;病程1~40年,其中10年以上者100例。发病频率:服本药前2个月,每月至少发作1~2次者188例。诊断标准与病…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6例,为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的门诊病人,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者10a,平均1.8a;15例病例头痛发作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关,11例与日晒、劳累有关;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头痛的性质呈搏动性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隐匿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经头颅CT检…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以来,笔者运用头针治疗各种头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131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98例,女性712例;年龄16~65岁;病程20天~18年;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及高血压性头痛等)250例,紧...  相似文献   

10.
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笔者应用经验方“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3岁32例,4~7岁39例,8~12岁9例,平均4.8岁;病程24小时以内者46例,24~48小时25例。48小时以上者9例;均以发热为主症,伴有咳嗽、咽病或头痛、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体温为38.5~40C.无惊厥。其中初诊体温38.5~39C26例,19.l~39.5C43例.39,6~40C11例;伴咳嗽59例,伴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41例,伴头痛17例,伴纳少院胀11例。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57例,…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较多,方法各异,至今尚未发现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11。笔者自1997年6月~1998年9月,选用尼莫地平联合鲁南贝特治疗偏头痛24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药物的起效时间,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三.三一般资料:24例病人中,男6例,女1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0岁,平均36士7岁;病程3个月到25年不等;头痛持续时间大多数为数小时到3天,长者3天以上;头痛间隔时间数周到数月不等,以上病例作为治疗组。又按相同的标准,选择24例,其中男7例,女17例…  相似文献   

12.
头痛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临床分类多达10余种,笔者应用宣郁通脉汤治疗本症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9例,女性39例;年龄21~64岁;病程1个月~20年。其中紧张性头痛36例,高血压病头痛7例,偏头...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的头痛。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自拟关健头痛丸治疗本病1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1.1一般资料:120例中,男36岁、女84岁;年龄13-78岁,平均45岁;病程6个月至35年;头痛持续时间4小时至10无,多数病人2-7天:头痛间隔时间数天或数年,其中5例病人每天定期发作。1.2临床表现:120例中,一侧须、额、枕部疼痛76例,双侧须、额部疼痛24例,左右两侧交替性头痛20例,疼痛性质:搏动性跳痛72例,胀痛28例,疼痛时伴有恶心108例,呕吐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植物性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又顽固的疾病,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钻痛或搏动性头痛。近年来,笔者以自拟穹七芍苦场治疗本病患者3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IO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1岁,其中10~ZO岁者4例,ZI~30岁者16例,31~40岁者9例,41~50岁者5例,50岁以上者2例;病程:1年以内者12例,1一3年以内者14例,3~5年者6例,5年以上者4例。头痛情况:单侧头痛者16例,双侧头痛者12例,单侧合并巅顶痛者8例;其中血管搏动性头痛者丑例,伴视觉…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四川中医》1998,16(8):23-23
笔者自1986~1997年,运用平肝熄风法治疗头痛92例,其中有偏头痛、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等等。自拟平肝熄风定痛汤,经10多年的临床验证,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2例头痛患者中,男68例,女24例;年龄18~35岁13例,36~60岁55例,61~75岁24例;病程1~10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剧烈,甚则抽痛、跳动,经久不愈,疼痛部位多在一侧或双侧颞部、颠顶、额角,伴口苦、面赤,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有力。CT扫描:无占位病变。2治疗方法方用平肝熄风定痛汤:天麻9g,双钩藤15g,代赭石20g,石决明…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2008年12月,笔者自拟平肝解痉汤治疗血管性头痛1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62例中,男58例、女104例,年龄17~5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1年。均有头痛呈反复发作,头痛部位在全头、一侧颞、额、顶、枕部、眼眶部或两侧交替。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钻痛。头痛每次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十天不等。精神紧张、日晒、暴怒等诱发或加重头痛,部分女性患者在经期、经期前后发作或加重。常伴口苦、恶心、呕吐、畏光、流泪、失眠等。多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神经系统检查、眼底检查、CT检查均为正常,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头痛。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招募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8~50(33±6)岁;病程2~12(6.2±2.3)年。均符合《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治指南》[1]中发作性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头痛在丛集期内发作;  相似文献   

18.
透刺丝竹空治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寸毫针,取患侧丝竹空穴,沿皮肤成15度用左右刺入,透刺率骨穴,得气后留针20分钟,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笔者用透别丝竹空法治疗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7~53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4年;病在单侧17例,双侧8例。治疗后16例头痛解除,7例头痛减轻,2倒无效。如治王某,女,28岁。1993年10月20日诊。右侧头痛反复发作1年余,常由情绪波动而诱发。近日因受抑郁,心烦易怒,右侧头部呈搏动性胀痛,纳差。舌质红、答薄黄,脉弦滑数。取右侧丝竹空透刺率骨,经治1次痛减,共7次痛除。头痛多见于头侧部,乃为少阳经脉…  相似文献   

19.
郭爱松  李爱红 《中国针灸》1999,19(11):661-662
笔者选用刺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高血压脑病30例与单纯药物治疗26例对照取得较好结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6~71岁;病程5~21年。平均动脉压20-3kPa~28-5kPa;头痛呕吐伴神志错乱17例,昏迷13例,伴有抽搐发作15例。对照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7~73岁;病程3~21年。平均动脉压20-5kPa~27-9kPa;头痛呕吐伴神志错乱16例,昏迷10例,伴有抽搐发作11例。1-2 诊…  相似文献   

20.
天麻川芎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中医中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近来我们用天麻川芎胶囊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70例。其中住院病人34例,门诊病人36例;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在0.5~2年24例,2~5年22例,5~10年14例,10年以上10例。病情周中度头痛38例,占54.3%,重度头痛五例,占45.7%。将对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3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头痛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二、病例选择1.发作性头痛,病程半年以上,近2月内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