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行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例因BPH而行标准TURP的病人术前及术后3~4个月的PSA进行测定。结果:PSA值由术前的4.3μg/L降为1.8μg/L,平均减少58%.前列腺体积由术前的46.5ml减少为24.4ml,平均减少48%,相当于每切除1g前列腺组织,PSA下降0.11μg/L;术后有84%的病人PSA值<4μg/L,97%的病人<10μg/L。结论:BPH行标准TURP后,其PSA值应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即<4μg/L。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采用经尿道TURis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前列腺剜除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连续56名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使用OlympusTURis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分中叶、两侧叶自精阜沿前列腺包膜剜除,治疗终点是完全切除前列腺组织至包膜以形成足够的前列腺腔道.结果56例BPH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8.2岁),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为46~163 ml,平均(75.3±36.4)ml,术前血红蛋白(13.2±1.2)g/L,血清Na+(134.2±9.2) mmol/L,术前Qmax(6.2±2.2)ml/s,IPSS(22.7±7.8)分,QoL(4.3±1.2)分,残余尿(132.5±114.6)ml.所有患者均经尿道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40~118min,平均(60.6±38.3)min,术后监测血红蛋白(12.9±2.3)g/L(与术前相比P<0.05),但无需输血病例,术后血清Na+(132.2±3.4)mmol/L (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3个月患者IP SS (5.7±2.3)、QoL(2.1±0.3),Q ma x(16.2±6.2),残余尿(23.4±16.3)ml,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经尿道蘑菇型等离子双极汽化电极具有全方位切割、充分的止血,穿透深度浅等特点,使用该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技术可以有效治疗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气化加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重度BPH患者90例。结果:手术时间45-124min,平均95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39g。1例发生电切综合征。术后24-96h拔除导尿管,排尿均通畅。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2年,IPSS由术前平均30.8分下降至术后7.2分(P<0.001),最大悄流率(Qmax)由术前平均5.1ml/s或升至术后平均16.7mol/s(P<0.001),剩余尿由术前平均420ml降至术后平均10ml。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3.3%),尿道狭窄(2.2%),暂时性尿失禁3例(2.25),永久性尿失禁2例(2.2%)。结论:TUE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者优点,是治疗重度BP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低足高截石体位(LP)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患者术中冲洗液吸收的影响。方法:80例BPH患者,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RP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0°LP组,常规截石体位,手术床保持水平;-10°LP组,常规截石体位,手术床头低足高倾斜10°。采用含1%乙醇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术中冲洗液。手术开始即刻,以及随后每10 min应用数字乙醇检测仪对患者呼出气中乙醇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同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静脉输注晶体及胶体液量和切除前列腺组织的重量。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5 min,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的MAP和HR。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手术开始前、开始后1 h动脉血Na^+、K^+、Cl^-、Ca^2+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前列腺体积等无显著差异,术中各时间点MAP和HR亦无显著差异。与术前5 min相比,0°LP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 h测得K^+及Ca^2+浓度显著低于术前水平[K^+:(3.49±0.33)mmol/L vs(3.64±0.29)mmol/L,P=0.002;Ca^2+:(1.13±0.04)mmol/L vs(1.16±003)mmol/L,P=0.001],Cl-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108.7±2.3)mmol/L vs(106.9±2.2)mmol/L,P=0.006],而Na^+浓度无明显变化[(139.4±1.6)mmol/L vs(139.7±1.5)mmol/L,P=0.231]。-10°LP组患者Ca^2+浓度低于术前[(1.13±0.04)mmol/L vs(1.14±0.04)mmol/L,P=0.016],Na^+[(140.0±2.0)mmol/L vs(140.3±1.8)mmol/L,P=0.156]、K+[(3.47±0.34)mmol/L vs(3.49±0.36)mmol/L,P=0.506]及Cl^-[(109.1±2.5)mmol/L vs(108.2±2.6)mmol/L,P=0.071]浓度均无明显变化。0°LP组有6例患者(15%),-10°LP组有4例(10%)患者术中冲洗液吸收量>1500 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头低足高倾斜10°截石位,显著减轻PKRP手术导致的K^+降低,Cl^-升高,但不影响其他电解质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水化方案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以及对照组122例。观察组患者造影术前1 h按3 ml·kg~(-1)·h~(-1)速度静脉输注1.25%碳酸氢钠注射液,对照组造影术前1 h按3 ml·kg~(-1)·h~(-1)速度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2组术前、术后24 h、48 h共3次血肌酐(SCr)、钾离子(K~+)、碳酸氢根(HCO_3~-)、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液pH值、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IN发生率、二级终点事件发生率及需要行血液透析的比例分别为2.44%、0.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1.47%、5.74%、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SCr、Cys C、Hcy水平分别为(82.28±22.16)μmol/L、(1.24±0.21)mg/L、(14.02±3.14)μmol/L,术后48 h分别为(82.06±22.79)μmol/L、(0.82±0.11)mg/L、(8.02±2.45)μmol/L,显著低于术前(94.58±17.63)μmol/L、(1.98±0.25)mg/L、(17.25±4.28)μmol/L,GFR、HCO_3~-、K~+、TRF水平术后24 h分别为(99.04±28.53)ml·min~(-1)·(1.73 m~2)~(-1)、(26.09±2.99)mmol/L、(5.22±0.34)mmol/L、(4.82±0.52)mg/L,术后48 h分别为(102.34±38.49)ml·min~(-1)·(1.73 m~2)~(-1)、(25.72±2.30)mmol/L、(6.02±0.50)mmol/L、(5.38±0.64)mg/L,显著高于术前(79.93±18.14)ml·min~(-1)·(1.73 m~2)~(-1)、(24.03±4.18)mmol/L、(3.88±0.31)mmol/L、(2.69±0.48)mg/L,而对照组术后24 h SCr、GFR、HCO_3~-、K~+、TRF水平分别为(92.79±29.04)μmol/L、(85.64±34.88)ml·min~(-1)·(1.73 m~2)~(-1)、(24.17±4.04)mmol/L、(4.02±0.26)mmol/L、(2.92±0.64)mg/L,术后48 h分别为(93.89±25.75)μ.mol/L、(90.88±29.39)ml·min~(-1)·(1.73 m2)~(-1)、(23.81±4.18)mmol/L、(4.25±0.33)mmol/L、(3.08±0.71)mg/L,与治疗前的(94.97士22.79)μmol/L、(79.51±20.34)ml·min~(-1)·(1.73 m2)~(-1)、(24.01±3.17)mmol/L、(3.91±0.35)mmol/L、(2.71±0.52)mg/L比较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造影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水化干预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颈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应用PV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颈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前后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PVR)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输血及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现象.手术时间40~120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5天.术前前列腺体积、IPSS以及QOL分别为(95.13±16.36)ml、(19.87±4.10)分、(3.67±1.23)分.术后1个月分别为(48.47±11.55)ml、(12.27±3.24)分、(2.004±1.25)分(P均〈0.01) 术前Qmax、PVR分别为(8.05±2.51)ml/s、(136.47±32.16)ml,术后1个月分别为(18.40±4.63)ml/s、(33.87±13.44)ml(均P〈0.01) 术前PSA为(78.00±29.11)μg/L,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为(1.32±0.70)/μg/L、(0.48±0.07)μg/L(均P〈0.01).结论:PV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颈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抑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21例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应用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5.3~1999.5月应用国产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1例,术后1年分别进行随访;重新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1、2、4年有效率分别为91.5%、80.9%、64.3%,IPSS由术前25.4减少至8.5,MFR从术前2.5ml/s增加至13.4ml/s,RUV由术前119.3ml减少至52.8ml。结论 前列腺尿道测量的准确性及支架安放的准确性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网状支架仍然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需外科手术治疗的BPH患者41例,年龄57~88岁,平均71岁.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27 ~ 95 ml,平均(58.5±19.4) ml.接受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PRV)等指标.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电解质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9±10.7)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5.36±2.78) g/L.所有患者未输血,未发生电解质紊乱.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7)d.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缓解.术前IPSS 25.3±5.4、QOL4.8 ±1.1、Qmax(8.0±3.2)ml、PVR(75.0 ±29.9) ml.术后1、6和12个月IPSS分别为7.2±4.7、5.3±4.5、4.5 ±4.0;QOL分别为2.2±1.5、1.4±1.3、1.1 ±1.1.无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出现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等并发症.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可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安全,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去势后,雄激素水平降低对机体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释放节律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9分,临床分期Ⅲ~Ⅳ期,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前无Ⅱ型糖尿病史.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游离睾酮(FT),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胰岛素.空腹及餐后0.5 h、1 h、2 h、3 h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绘制胰岛素释放曲线.结果:本组患者去势术后1个月血清T、FT较术前显著下降[(0.45±0.05)ng/ml vs.(4.88±0.23)ng/ml,P〈0.001;(2.07±0.19)pmol/L vs.(35.10±4.37)pmol/L,P〈0.001].此后继续下降,术后6个月左右达到最低,并维持低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于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5.63±0.78)mmol/L vs.(5.11±0.21)mmol/L,P〈0.05;(10.48±3.68)μU/ml vs.(7.56±2.58)μIU/ml,P〈0.05;(6.66±0.72)mmol/L vs.(5.78±0.33)mmol/L,P〈0.01;(16.31±0.45)μIU/ml vs.(13.21±0.35)μIU/ml,P〈0.01)],此后仍呈上升趋势,胰岛素释放曲线示餐后0.5 h峰值低于空腹时5倍或峰值后移.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术后1个月开始显著升高(2.62±0.13 vs.1.72±0.02,P〈0.05)(HOMA法,稳定模型法),此后呈上升趋势.结论:双侧睾丸切除后,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且胰岛素释放曲线峰值下降或后移.Ⅱ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总/游离(F/T)PSA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PV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BPH患者行PV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1h、术后24h和1个月患者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并计算游离/总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总PSA值平均为(15.5±8.4)μg/L及游离PSA值平均为(2.8±1.2)μg/L,均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总PSA值(4.2±1.5)μg/L及游离PSA值(0.8±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总PSA值、游离PSA值及游离/总PSA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相比,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是PV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l周口服常规剂量度他雄胺对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确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处理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前及术后均口服度他雄胺1周,每日1次,每次0.5 mg;B组术前未给予任何抗雄激素药物.患者均经同一手术组医师使用等离子电切镜进行手术.对A组患者术前使用度他雄胺1周后前列腺体积、最大血流速度变化及两组患者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量、镜下血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前使用度他雄胺1周前后前列腺体积分别为(65.34±8.91) ml、(64.08±9.45)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血流速度分别为(9.56±1.27) cm/s、(7.59±1.20)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平均切除每克前列腺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0.460±0.054) ml、(0.600±0.065)ml,手术时间分别为(86.70±9.07)min、(95.27±10.03)min,术中膀胱冲洗液量分别为(33.80±5.20)L、(37.80±5.79)L,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分别为(22.33±6.16)L、(31.10±6.24)L,镜下血尿时间分别为(10.70±2.73)d、(16.43±3.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度他雄胺可减少BPH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80 ml以上BPH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80 ml以上BPH 46例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86~176(112.0±20.0)min。术中出血50~200(77.9±25.9)ml。术后7 d拔除尿管,出现暂时性尿失禁6例,继发性出血2例。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6个月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6.3±1.8)分降至(11.6±1.7)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为由术前(5.3±0.7)分降至术后(1.3±1.1)分(P0.05),最大尿流率由术前(4.1±2.6)ml/s升至术后(16.2±1.7)ml/s(P0.05),残余尿量由术前(115.5±55.6)ml降至术后(19.9±11.6)ml(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是治疗80 ml以上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龄危重患者BPH经皮冷冻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ENDCARE冷冻手术系统,对72~91岁,同时伴有明显心肺功能障碍的21例BPH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术后前列腺活检、前列腺超声图像、尿流率、血清PSA等变化。结果:术后前列腺组织出现变性、坏死,表现为完全消融现象;氩氦刀治疗前后平均尿流率分别为(3.8±2.1)、(17.0±5.8)ml/s(P<0.01);术前血清PSA(3.7±2.4)μg/L,术后1周(22.6±13.1)μg/L,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术后4周(1.7±1.4)μg/L,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BPH近期疗效满意,是高龄危重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70岁。因"排尿困难伴无大便10余天"于2007年7月6日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增大,不光滑,中央沟消失,上方可扪及巨大肿块,向肠腔突出,质地硬,移动度差,指套未见明显染血。检查PSA为15.67ng/ml;生化电解质检查:肌酐807μmol/L,尿素22.9mmol/L,钾4.2mmol/L,钠136mmol/L,余正常;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07g/L,白细胞3.8×109/L,中性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近、远期变化,探讨TURP前后PSA变化的价值及PSA变化与切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9例接受TURP的BPH患者术前、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血清PSA水平变化及PSA变化与切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前PSA水平为(9.82±9.60)μg/L,术后5天为(5.40±4.04)μg/L,术后1个月为(3.5±3.15)μg/L,术后3个月为(2.56±1.13)μg/L,术后半年为(3.47±1.04)μg/L。术后5天与术前相比,PSA下降约(4.42±8.78)μg/L,术后1个月降至术前的35%,5段时间PSA水平互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4μg/L组PSA下降后仍高于PSA≤4μg/L组。TURP的实际切除质量与应该切除质量相减的均数±标准差,总样本为(-0.941±9.56)μg/L,PSA≤4μg/L组为(0.13±10.53)μg/L,PSA4μg/L组为(-3.83±5.41)μg/L。PSA的变化与切除程度呈正相关(P0.01,R=0.91),并且PSA≤4μg/L组与PSA4μg/L组PSA的变化均与切除程度呈正相关(P0.01,1=0.986,R2=0.924),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A在TURP后呈下降趋势,于1个月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并且TURP切除的范围越足够,PSA下降的幅度越大。术后长期随访BPH患者TURP后血清PSA水平,能减少前列腺癌的误诊及漏诊。对于监测术前PSA4μg/L的BPH患者应以其术后自身PSA基线为准,衡量其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征及前列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PH与血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BPH的患者资料.年龄55 ~86岁,平均70岁.其中术前3个月内未服用影响血糖、血脂等代谢水平药物的患者65例,分析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年均增长率与血糖、血脂、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关系.73例患者按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MS)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前列腺总体积、年均增长率、血PSA等临床指标. 结果 65例BPH患者前列腺总体积为(58.76±25.96) ml,年均增长率为(1.32±0.89)ml,空腹血糖为(4.99±0.7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36±0.39) mmol/L,血tPSA值为(5.99 ±8.30)μg/L.按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分组后统计分析显示空腹血糖(F=4.63,P=0.0060)、血tPSA值(F=4.83,P=0.0044)、体积年均增长率(F=62.98,P=0.0001)随前列腺总体积增加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F=5.32,P=0.0025).对前列腺总体积控制后仍显示前列腺总体积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 =0.48,P=0.0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26,P=0.0353).73例患者中合并MS者20例,血tPSA(6.52±5.28) μg/L、前列腺总体积(79.41±38.24) ml、年均增长率(1.86±1.14)ml,无合并MS者分别为(3.95±3.77) μg/L、(54.98±20.94)ml及(1.23 ±0.80) 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253;t =2.65,P=0.0147;t=2.22,P=0.0360). 结论 BPH患者前列腺总体积及年均增长率、血tPSA与血糖、血脂等代谢水平有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合并MS者前列腺临床进展特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OD)与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56例BPH患者,其中141例采用DIOD,115例采用TURP。术前按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3组,<60 ml组中42例行DIOD术,31例行TURP术;60~80 ml组中51例行DIOD术,45例行TURP术;>80 ml组中48例行DIOD术,39例行TURP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各组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率、Na+变化率、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前术后血清PSA、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等指标变化。结果:<60 ml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随访指标在两种手术方法间无明显差异;60~80 ml组中DIOD组血红蛋白变化[(3.25±1.53)g/L]、Na+变化[(3.58±1.27)mmol/L]、冲洗时间[(30.06±6.22)h]、留置尿管时间[(47.61±13.55)h]明显优于TURP组[(4.77±1.67)g/L、(9.67±2.67)mmol/L、(58.32±10.25)h、(68.01±9.69)h](P<0.05),DIOD组术后PSA下降大于TURP组[(2.34±1.29)μg/L vs(1.09±0.72)μg/L,P<0.05];>80 ml组中DIOD组术后PSA下降大于TURP组[(3.35±1.39)μg/L vs(1.76±0.91)μg/L,P<0.05)],且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明显优于TURP组(P<0.05或P<0.01)。DIOD组无输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但假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TURP组(22.70%vs 7.83%)(P<0.01)。结论:DIOD治疗BPH短期疗效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中、大体积前列腺中优势明显,而对小体积前列腺与TURP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辣椒辣素预防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辣椒辣素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作用。 方法 BPH拟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和膀胱灌注辣椒辣素组 (B组 ) ,对照组 (C组 )和硬膜外腔注入辣椒辣素组 (D组 ) ,每组 10例。A、B两组分别于术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和 1mmol/L辣椒辣素盐溶液 10 0ml,3 0min后排空。C、D两组分别于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 10ml(C组 )、1mmol/L辣椒辣素 10ml(D组 ) ,比较 4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膀胱稳定性变化。 结果 B、D组患者膀胱稳定性明显增强 ,不稳定膀胱发生例数、持续时间以及冲洗液转清时间和导尿管拔除时间分别少于A、C组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B、D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剩余尿量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中膀胱容量和最大逼尿肌压力改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膀胱灌注或硬膜外注入辣椒辣素可以提高逼尿肌稳定性 ,缓解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 ,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微创外科中心收治 2 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 (HoLEP)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年龄 65~ 81岁 ,平均 73岁。并发心血管及肺功能不全者 9例 ,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B超检查 ,前列腺平均为 4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平均为 2 3.5分。尿流率平均为 9ml/s。伴尿潴留者 1 1例 ,其中 2例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1 0 μg/L ,及术中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癌。 2例术前确诊前列腺癌行去势术后 ,1例 2年后PSA又上升并伴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70W2μm连续波医用激光对70例BPH患者行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5~84,72.6±4.7岁。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得前列腺体积80~128ml,平均96±13ml。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80.2±16.9)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4±0.3d。术后随访3个月,IPSS及QOL评分由术前平均27.9±4.6及4.9±0.6分别下降至5.7±2.0及1.3±0.8,Qmax由术前6.2±2.0ml/s增加至术后18.4±1.9ml/s,PVR由术前118.4±60.0ml下降至术后22.3±9.9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术前仍保持性功能者,术后均保留性功能。术后无尿失禁发生。结论 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但对其长远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