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洁华  梁小曼  郝亚萍  谭宝卿 《癌症》2000,19(3):271-27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方法:对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的观察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有:涂片细胞量丰富,细胞边界清楚,可呈平铺或乳头状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纵沟,并可见多核巨细胞,砂粒体及胶质成份.结论: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细针穿刺细胞学上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在术前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有重要的意义.在诊断上要注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甲状腺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观察和结合文献,对甲状腺癌细胞中出现的某些特征:核内包涵体、核沟细胞、毛玻璃样核、乳头状结核作了详细的描述。研究显示:核内包涵体在乳头状癌中多见,可作为诊断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核沟细胞在滤泡癌和乳头状癌中均可见到,但数量少,对诊断癌有一定价值;甲状腺癌细胞中罕见上述癌之特征。研究还发现,甲状腺癌细胞核普遍增大至10~12μm以上,并具备其它恶性指征。文章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细胞诊断和鉴别亦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3.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洁华 Chang  AR 《癌症》2000,19(3):271-273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方法对80例甲状腺乳头癌细针穿刺涂片的观察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有:涂片细胞量丰富,细胞边界清楚,可呈平铺或乳状状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外观,可见核内包涵体及核纵泡,并可见多核巨细胞,砂粒体及胶质成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特异性指标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PT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的170例病例,应用巴氏染液及快速冰冻、术后常规病理组织制片,根据PTC细胞学特异性指标水平将标本分高危组及低危组,并对PTC、不除外/疑似PTC及良性患者甲状腺组织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及假包涵体等PTC细胞学特异性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170例患者中,高危组107例、低危组63例,高危组所含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及假包涵体占比分别为99/107、38/107、95/107,均高于低危组的22/63、3/63、6/63。高危组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低危组病例随访复查均为良性结节。结论对于仅有少量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假包涵体的病例诊断为不除外/疑似PTC更合适。而对于有大量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的病例,可考虑诊断为PTC或提示PTC。对于无乳头状结构、细胞内核沟、包涵体或量少不提示PTC的病例,可给出相应的良性诊断或除PTC以外的其他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0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8~56岁,平均42.2岁。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边界不清,灰白色,质较硬,直径约为0.3~1.0cm,癌组织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支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纤维间质反应及砂粒体。结论:对甲状腺组织标本应仔细观察,书页状切开并多取材,可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防止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乳头状微小癌(TMC)11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TMC4例。肿块切面见不同质地的多发结节,灰棕色至灰白色,境界清楚。其中可见夹杂TMC的结节质地较硬,灰白、灰黄色,细颗粒状,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典型的乳头状癌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大而异型的细胞,排列紊乱,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有时出现核内包涵体。乳头结构不明显时,但见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毛玻璃样核时要考虑到乳头状微小癌亚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界限不清,质硬,灰白或棕黄色,大小约为0.1~1.0 cm,瘤细胞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状核、核沟、核内包涵体, 反应性纤维性间质或砂粒体.结论 对甲状腺标本切开呈书页状,仔细观察,多取材、连续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对病变甲状腺腺叶行单纯切除,对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防止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乳头状微小癌(TMC)11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TMC4例。肿块切面见不同质地的多发结节,灰棕色至灰白色,境界清楚。其中可见夹杂TMC的结节质地较硬,灰白、灰黄色,细颗粒状,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典型的乳头状癌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大而异型的细胞,排列紊乱,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有时出现核内包涵体。乳头结构不明显时,但见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毛玻璃样核时要考虑到乳头状微小癌亚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甲状腺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观察和结合文献,对甲状腺瘤细胞中出现的某些特征:核内包涵体、核沟细胞、毛玻璃样核、乳状状结核作了详细的描述。文章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细胞诊断和鉴别亦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40例状腺癌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分析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49例鹗筠 经外科手术切除和病理组织学证实,并将其细胞学结果与形态表现和组织学对比。结果: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阳性率为82.5%。细胞群丰富,毛玻璃样核和核沟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瘤的诊断。结论:细胞学对甲状腺癌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可作为手术前初筛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吸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甲状腺癌及185例甲状腺良性疾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超微结构中观察到的癌细胞核的三个主要特征,在针吸细胞学中可有相应表现,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涂片中岩石样巨核(电镜下的细桥伴分叶核)及核内嗜酸性球状小体(电镜下的核内胞浆包涵体)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比毛玻璃样核(电镜下的常染色质丰富核)要大。本组细胞学诊断发现5例早期癌变病例,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HTT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征,选用抗体包括Tg、TTF-1、CK19、Galectin-3、CgA、Ki67等。结果:本组6例患者5女1男,发病平均年龄44岁,肿瘤直径1.5~4.0cm(平均3.0cm);镜下瘤组织呈梁状,界限清楚,可见薄的纤维膜包绕;瘤细胞呈椭圆形、梭形或多角形,胞浆嗜酸性,细颗粒状,伴有透明变性基质;细胞核可见核沟及假包涵体,核分裂象偶见。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Tg、TTF-1、Galectin-3、Ki67等,其中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膜。结论:甲状腺HTT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依靠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K19、HBME-1、34βE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CT)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47例PCT、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滤泡性腺瘤伴良性乳头状增生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患者的资料,观察HE切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K19、HBME—1、34βE12进行分析。结果47例PCT均显示复杂的乳头状结构、纤维化,可见毛玻璃样核、核沟和核内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PCT患者CK19的表达阳性率100.0%,HBME-1表达阳性率89.4%,34βE12表达阳性率42.6%。三者表达明显高于良性乳头状增生及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PCT好发于中年女性,诊断时应和形态相似的良性乳头状病变相鉴别。CK19、HBME-1、34βE12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7例结节性筋膜炎、1例增生性筋膜炎、1例增生性肌炎的针吸细胞学(FNAC)改变,发现假肉瘤性软组织病变的FNAC特点是细胞多样化,基本细胞为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增生性筋膜炎与增生性肌炎可见较多节细胞样细胞,但核的恶性特征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产生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针吸细胞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病例。分析其涂片特征并与乳腺癌的常规细胞学诊断标准对照。结果:1459例乳腺癌中91例针吸细胞学未能诊断。其中66例针吸不满意,涂片中未见癌细胞;25例误诊为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在HE切片形态观察中,表现为乳头状结构,乳头轴心纤细或宽广,乳头被覆单一的腺上皮,肌上皮完全消失或不连续,腺上皮单层柱状或多层,与纤维轴心垂直,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免疫组化SMA、p63显示肌上皮缺如或不连续;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5/6在乳腺癌组织未见表达或仅有散在灶性弱表达.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免疫标记CK5/6、SMA和p63可以帮助该肿瘤的诊断;主要应注意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9例肾乳头状肾细胞癌组织学形态相似,癌瘤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胞质嗜酸性和(或)嗜碱性,并呈乳头状、乳头小梁状或乳头实体状排列,乳头有纤维血管轴心,轴心内易见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CK、EMA、CD10、Vimentin普遍呈阳性。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生率不足15%,根据其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 ,降低假阴性诊断 ,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72 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 744例 ,计算其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 93 6 7% ,特异性为 96 43 % ,假阳性率为 3 5 7% ,假阴性率为 6 33 % ,符合率为 94 0 9%。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 ,符合率高 ,是一种乳腺肿块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 ,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倪佳 《肿瘤学杂志》2014,20(12):1031-103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色超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240例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良性疾病钙化率为23.3%(38/163),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钙化率达75.3%(58/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47,P〈0.001)。钙化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50~0.871)。微钙化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是非微钙化者的5.348倍(95%CI:2.804~10.200),而粗钙化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是非粗钙化者的4.000倍(95%CI:1.564~10.230)。[结论]钙化尤其是微钙化对于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较高。当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中有微小钙化时应提高警惕,尤其是微钙化,应进一步做针吸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减少对乳腺癌的漏诊,降低假阴性诊断,提高针吸细胞学诊断的 准确性,方法 对72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744例,计算其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93.67%。特异性为96.43%,特异性为96.43%,假阳性率为3.57%,假阴性率为6.33%,符合率为94.09%。结论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符合率高,是一种乳腺肿块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