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人员针刺伤及职业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即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害中。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文献报道,国内职业针刺伤发生率为80.6%,  相似文献   

2.
武汉某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  朱长才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386-238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武汉某医院护理人员基本情况、针刺伤害防护知识及针刺伤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针刺伤害暴露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1年内针刺伤害暴露率为79.1%,针刺伤害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主要见于外科和手术室,其发生率分别为84.4%和100%,是否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的针刺伤害发生率分别为84.2%和6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为职业针刺伤害高发人群;护理人员针刺伤害职业暴露主要与科室类别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关;强化针刺伤害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针刺伤害防护知识、使用具有安全防护的医疗器具等可有效干预护理人员职业针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史佩敏 《工企医刊》2009,22(4):74-76
许多疾病的病原体都是经血液传播,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等,而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人员流动的增加,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明显蔓延趋势,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医疗机构人员职业损伤中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高居首位,尤其是采供血机构的护理人员每天从事血液采集制备与储存及相关工作,因接触人群的复杂性及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职业暴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医院,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每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5.
6.
护理人员感染的预防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院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每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病原菌包围之中,并时刻受到感染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90名护士中,78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6.7%。发生在操作后处理针头时被刺伤占79.5%;有79.5%人未主动报告针刺事件;有72%针刺伤发生在上午给患者集中治疗的时间。结论护理人员工作繁忙;防护意识淡薄;处理医疗废弃物时操作不规范是造成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改善医疗设备和条件,建立医务人员个人健康档案,合理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是当前专科医院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15,自引:14,他引:11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被针头伤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比较均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改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职业针刺伤害防护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卫生保健人员的职业危害以来,医护人员针刺伤害暴露因素、针刺伤害导致的职业性感染风险、针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等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由于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临床护士成为职业性针刺伤害暴露及其引起的血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每年全球大约有10万名护士发生针刺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伤害和防护现状,为建立医务人员职业伤害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虹口区7所医院412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防护情况。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目前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伤害是针刺伤、锐器损伤、消毒剂灼伤,被损伤者比例分别为92.7%,45.11%,48.45%;在调查的职业伤害中二级医院锐器损伤情况、受病人责难的情况比一级医院严重(χ^2=24.381,P〈0.05;χ^2=21.174,P〈0.05);一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对较差(χ^2=55.186,P=0.000)。[结论]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防护教育,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建立职业伤害报告、监测、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促进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观念,实施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以维护和确保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某二间医院的163名临床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结果 96.9%护理人员有针刺伤的经历;89.2%护理人员进行注射操作时不戴手套;对注射操作是否需要戴手套、能否回套针帽和针刺伤后是否采取相应措施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除副主任护师职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管护师以下职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已深刻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性,通过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并实施手套的改良使用,可有效防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达到维护和确保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86,自引:4,他引:86  
目的 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描述。 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 44 1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 ,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 结果  82 %的护士在过去的 1年发生过针刺伤 ,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 ,5 2 .4%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感到害怕。 结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 ,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 ,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科临床医护人员每天与病人近距离的频繁接触,经常暴露于各种感染的危险中,被列为易感传染性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口腔医护人员所能接触到的传染病1·1医疗操作中飞沫、气雾介导的传染高速手机造成的微细气雾(<5μm),可带致病的细菌及病毒进入口、鼻、眼结膜及破损皮肤而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疾病谱发生变化,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迅速增多,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的危险,尤其产科,因接生这一环节,护理人员接触羊水、血液,多是高危接触,所以,必须讲卫生.注意防护,注意健康,制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存在着许多威胁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关护士的职业卫生情况已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全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医护人员作为社会民众健康保健的捍卫者,更应重视自身的健康及加强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特殊职业中所受伤害的防护。面临着未来10~15 a内我国可能出现的第三次职业病高发期,以及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人员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护理人员职业性伤害与防护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和重视。1 护理人员的职业性伤害1.1 护理工作应激因素的伤害 众所周知,护士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院感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予以强调,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启云 《现代保健》2010,(9):141-142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本文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重要途径,有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  相似文献   

20.
李晓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7):626-627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有报道在护理专业开没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可见护士职业防护已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