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明确佛山地区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辰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7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辰,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辨证分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峰期及集中趋势。结果气滞血瘀证、痰浊闭塞证、阳气虚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高峰分别在午时、巳时、子时,阴血虚证发病率在各时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辰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以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等为主症的心血管疾病。依据症状和体征,急性心肌梗死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传统中医学中虽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名,但在古代医籍中却有很多类似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持久而严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 ,而发生疼痛、发热及心脏功能障碍、急性循环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变化急骤的疾病。属中医真心痛范畴。《灵枢·厥病》指出“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 ,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剧烈和严重性。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男性多于女性 ,且逐渐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变化迅速 ,死亡率较高。因此 ,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是非常关键和不可缺少的一环。1 病因病机心主血脉 ,血液在血管中运行 ,有赖于心阳、心…  相似文献   

4.
从痰论治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急危重症,以发病急骤,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国急性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在采用西医溶栓、冠脉支架等治疗的同时,结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使急性心梗的治疗更加完善。急性心梗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以痰浊、血瘀、寒凝、气滞为主,本病病机复杂,辨证分型难以统一,然痰浊是关键,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标实根于机体之本虚,传统“急则治标”的治则无异于本末倒置。因此提出针对发病之本治疗,以补虚培元治本为要,在“急则治本”原则指导下扶正固本,调整阴阳。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预后的干预作用,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成药、汤剂、注射剂等中医特色疗法,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机主要在于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发病基础,心络痹阻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整理来自山西气象中心提供的太原地区1999年—2003年每日的平均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各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当日的气压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并且气压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当日气温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气温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6);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无滞后性影响,降水量未进入模型。结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但非线性相关,并且气压和气温有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季节律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与季节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程度掌握其发病的规律.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律特征,其中以冬季的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只有充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性,指导高危人群合理作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诱因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诱因有 :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餐、饮酒等。笔者对 3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诱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发现其中 6 0 %与情绪激动有关 ,患者表现为易生气、易怒等 ,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几天内即有可能发生左心衰竭,多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而以左心衰症状为主,故其容易被误诊,同时急性左心衰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使病情更加凶险。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均呈阳性,其中41例血清cTnI呈阳性,9例为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呈阳性,根据两项检测指标联合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迫、一旦发病则现危象,如患者能得到及早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覆盖了患者的整个发作周期,是临床较为精准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是部分心肌血供不能维持细胞的重要功能,导致不可逆性心肌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1].因此,发病后医疗干预的迟早、正确的急救护理和转运与抢救成功率及其远期预后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郭刚  吴先正  苏立杰 《中医药研究》2014,(11):1407-1408
目的 观察使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 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冠脉再通患者76 例,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12 h 的患者相比,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 患者的溶栓再通成功率明显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办法,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雷瑗琳  张扶莉 《陕西中医》2007,28(2):131-132
目的: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时间、季节的关系,为下阶段的预防治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择66住院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根据症状分型,并统计其发病时间。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发病时间存在一定规律,并与运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我们先看看急性心肌梗死在国内外的发病状况是怎样的呢? 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国家常见,男性发病较女性多.60岁后男女发病率逐步接近。美国的一项观察了26年的资料显示,35~84岁的人群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过去,心肌梗死在我国较少见。近年来,它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是部分心肌血供不能维持细胞的重要功能,导致不可逆性心肌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发病后医疗干预的迟早、正确的急救护理和转运与抢救成功率及其远期预后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自噬通过降解自身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细胞稳态.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不同水平的自噬可对心肌细胞发挥不同的作用,一些中药及有效成分逐渐被发现可通过调节自噬机制起到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文章就近年来益气活血类中药干预自噬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的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住院死亡率。方法 1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死亡时间、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史,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是否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合并症。2用Logistic统计分析方法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采用圆分布资料分析。结果女性死亡是男性的2.5倍;高龄组死亡是低龄组的2.3倍;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死亡是对照组的2.8倍;再灌注治疗者死亡是对照组的0.45倍;泵衰竭组死亡是对照组的16.8倍(P〈0.05);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以及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Z=4.762,P〈0.01),死亡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2月19日前后(Z=4.26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与年龄、性别、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是否合并泵衰竭及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风险。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高峰均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殊疼痛部位并分析原因,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起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特殊疼痛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结果: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疼痛症状或疼痛部位表现不一。结论:护理工作者对AMI特殊疼痛部位及原因的了解及掌握,是使AMI病人得到早期诊治、转危为安、尽快康复的保证,也是减少发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使溶栓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以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使梗死心肌得以再灌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该方法简单易行,已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措施之一。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溶栓疗法具有时间依赖性,发病距溶栓时间越短,梗死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