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24小时夹泵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5年6月至10月行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均于术后24小时夹泵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观察3组病人的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尿路感染率等情况。结果排尿成功率A组80%,B组97.5%,C组97。5%。尿潴留A组20%,B组2.5%,C组2。5%。尿路感染率A组2.5%,B组5%,C组20%。结论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24小时夹泵,术后30小时夹闭尿管后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可提高排尿成功率,降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率的发生,是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2.
张爱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6):125-125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是患者可以自行决定给药的时间和剂量的术后镇痛法[1]。2003年~2005年我们随机选择部分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干预,以期全面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1临床资料1.1资料我院2003年~2005年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自控微量镇痛泵病例共计80例  相似文献   

3.
宁柏香 《云南医药》2010,(3):350-351
为探讨妇科术后使用镇痛泵与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我们对13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情况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82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分别于术后43 h拔除镇痛泵和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41例,于术后48 h同时拔除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拔除镇痛泵5 h后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线镇痛泵系统用于术后皮下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癌根治术后皮下PCA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A组)和常规电子镇痛泵(B组)。镇痛药:舒芬太尼5μg·kg-1·d-1+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5ml+阿扎司琼20mg+生理盐水至150ml。镇痛参数:负荷量25ml、背景输注量1.82.2ml/h,PCA单次量2.33.0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于镇痛4、24和48h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记录PCA按压次数。统计麻醉医师从接到信息到有针对性处理的时间;调查镇痛48h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A组从接到信息到有效处理的时间为(9±5)min,短于B组的(16±4)min(P<0.05)。A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为99%,高于B组的68%(P<0.05)。结论采用无线镇痛管理系统能有效管理镇痛泵,从而实现术后PCA信息化和个体化,显著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镇痛泵应用于妇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妇科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镇痛泵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镇痛泵对妇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泵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持续镇痛的临床效果。:将290例胸及以下手术采用硬方法膜外麻醉的病人随机分成自控镇痛泵硬膜外持续镇痛组(PCA)和间断肌注止痛剂镇痛组(IMD)。PCA组:手术结束时,将事先配好药液的镇痛泵直接接上手术时麻醉用的硬外管,以镇痛泵硅胶储药囊的收缩力为持续动力,通过微孔管限制流量,实现控制有效剂量持续、均匀的给药目的,通过止痛药液起到镇痛效果;IMD镇痛组:患者切口疼痛时肌肉注射止痛剂镇痛;两组病人均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予翻身拍背、指导督促活动、深呼吸、有效咳嗽。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睡眠时间,术后活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24~48hPCA组的镇痛效果、睡眠时间、术后活动明显优于IMD组;而术后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则明显少于IMD组。结论:比较结果表明:PCA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持续稳定,术后病人睡眠充足,活动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麻外术后止痛泵连接左布比卡因与吗啡的术后止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近年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各50例。麻醉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给药。结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布比卡因与吗啡行硬膜外术后止痛泵预冲止痛效果都较好,左布比卡因出现下肢术运动障碍较多,吗啡出现恶心的几率较多。  相似文献   

9.
李惠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403-1403
患者自控镇痛泵作为符合患者疼痛需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03年6月开始将自控镇痛泵(PCA)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PCA)的最佳护理。方法对210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严密的观察及精心护理,杜绝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论剖宫产术后密切观察生命征、协助产妇早翻身、旱抱奶,鼓励产妇早期活动、对降低不良反应、确保产妇安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孙友谦 《中国医药》2012,7(2):208-210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采用0.125%布比卡因50 ml进行切口浸润和腹腔内注射喷洒,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2ml曲马多2 mg/kg;术后镇痛组同等剂量的0.125%布比卡因50 ml在手术结束前使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2 ml曲马多2 mg/kg;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布比卡因,并静脉注射2ml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4、8、12、和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评价3组患者疼痛程度,记录需要镇痛药物时间和镇痛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4、8h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的VAS及BCS舒适度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5.3±1.3、4.6±1.2、4.6±1.1;超前镇痛组:3.4±0.7、3.1±0.6、2.8±0.6;术后镇痛组:3.2±0.6、3.3±0.7、3.1±0.8;P<0.01),而12、24 h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相比,除24 h2组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7比3.1±0.5,P <0.05)外,之前各时点2组之间VAS及BC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镇痛药需求例数、超前镇痛组与术后镇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术后镇痛可明显减轻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无线镇痛泵系统与传统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某院2013年4-11月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于术后镇痛595例( W组),与2012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传统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608例( C组)对比,观察术后2h、6h、12h、24h、48h患者疼痛强度、处理时间、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48 h两组间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患者6 h、12 h疼痛强度低于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的处理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过程中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C组(P<0.01)。结论与传统镇痛泵比较,无线镇痛泵系统能缩短疼痛有效处理时间,显著提高PCIA 48 h内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在术后镇痛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于术前36、24、12h 均给予双氯芬酸钠100mg 纳肛,对照组术前不给药物。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记录2组患者术后2、6、12、24、48h 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并比较2组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评分(NRS 评分)、术后48h 曲马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无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 BP、SpO2、HR 和 RR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h 的静息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24h 和48h 的静息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48h 内 PCA 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h 内,观察组曲马多的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于骨外科手术,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以期找到更为安全有效的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方法将60例择期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关胸前由手术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的阻滞,在手术结束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并于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舒芬太尼以自控镇痛。于患者经静脉给药自控镇痛(PCIA)开始后第2、4、6、8、12、24、48、72h对镇静(Ramsay评分)和镇痛(VAS评分)效果观察记录,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PC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舒适状态评分、静止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下降,对照组PCA按压次数较实验组上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气时间、镇静评分、生命体征等副作用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吗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M组)和丙帕他莫复合吗啡组(P组)。术毕均给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药物吗啡1mg/mL,镇痛方案:负荷量1mL,维持量0.5mL/h,追加量1mL,锁定时间5min。P组手术结束前30min、之后12、24、36h分别静脉滴注丙帕他莫2g,M组相同时间点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镇痛至术后48h。记录术后12、24、36和48h安静和咳嗽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吗啡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与M组比较,P组Ramsay评分、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吗啡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胸部和腹部手术后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注射镇痛剂组25例(Ⅰ),硬膜外阻滞镇痛组25例(Ⅱ)。采取VAS镇癌效果评分法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对两组病例进行评分评价。结果:Ⅱ组VAS评分低于Ⅰ组,Ramsay评分高于Ⅰ组;(P<0.01);Ⅱ组SBP、DBP和HR低于Ⅰ组,SPO2高于Ⅰ组, (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法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注射法,且对术后病人的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能够提高妇科门诊外阴、阴道及宫颈病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间268例患者行阴道镜结合病理检查,阴道镜检查按说明操作诊断。结果早期宫颈癌阴道镜图像表现为局部表面结构不清,呈云雾状、脑回状或猪油状,醋酸试验时病变组织呈白色煮熟状,涂碘不着色,血管异常增生,失去正常分支,走向紊乱,从多点取材送病检46例的诊断是:宫颈腺囊肿26例,占56%: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12例,占26%;宫颈浸润癌2例,占4.3%;宫颈原位腺癌5例,占10.8%;阴道癌1例,占2.3%。结论临床应用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比较可靠,可使外阴、阴道及宫颈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并能提高早期cIN及宫颈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与芬太尼组(F组),s组:舒芬太尼2懈/b,氯诺昔康40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F组:芬太尼20肛g/k、氯诺昔康40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手术结束时连接静脉输注泵镇痛。结果s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为(3.0±0.5)分,明显优于F组的(2.7±0.6)分,48h异常出汗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F组(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选择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