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俊策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1)
溶栓疗法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以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左心室功能。然而冠状动脉血栓的溶解可引起梗塞相关冠状动脉不稳定的内皮损伤,且常有残留血栓,血管造影证实溶栓后早期再闭塞率约20%。作者报告31例有威胁生命的再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9)
目的探究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采用静脉溶栓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 h内完成治疗的患者再通率高达88.0%,相比与6~12 h内完成治疗的患者有着明显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其疗效更加显著,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后溶栓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后溶栓治疗的现状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戚玮琳综述戴瑞鸿李勇审校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塞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在最近十五年中,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APSAC... 相似文献
4.
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提供了积极有效,并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优于常规溶栓治疗,但冠脉介入仍有时间延误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延误期内,使用重组组织型溶酶原激活剂(rt-PA)常规剂量治疗,促使梗死相关血管(I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早期血管开通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溶栓后立即进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AMI患者在使用阿斯匹林和肝素情况下接受rt-PA 20 mg 1次静脉推注,随后80 mg在半小时内快速滴入。尽快行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无论血管是否再通均行PTCA及支架术(联合治疗组),并和同期进行的88例AMI直接PCI(单纯PCI组)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临床终点包括:到达导管室时血管开通率,PCI的结果,治疗后两周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到达导管室时, 联合治疗组的血管开通率88%(TIMIⅡ级占26%,TIMIⅢ级占62%),单纯PCI组为36%(自然开通,TIMI Ⅱ级占20%,TIMIⅢ级占16%),P<0.001。两组PCI血管再通率相近,分别为96%,94%。两组IRA恢复TIMIⅢ级者相同,分别为84%,82%。两周后对左室功能(超声EF值)的影响,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PCI组, 分别为65.4%,54.6%(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大出血,脑卒中,再狭窄和死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周住院死亡率联合治疗组为0%,单纯PCI组为3.4 %(P<0.001)。结论:联合治疗组(溶栓+ PCI)和单纯PCI组相比,早期开通率高,住院期间左室功能恢复较好。在等待PCI患者中早期加速进行溶栓可以促进血管早期再通,左室功能恢复;溶栓后随即进行PTCA并不增加PCI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地区部分医院近5年来溶栓或非溶栓治疗对45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静脉给予尿激酶可降低AMI近期病死率。尿激酶剂量>90万U组的病死率比<90万U组低,早期溶栓比延迟溶栓的疗效好,说明合理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提高AMI的存活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6)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其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50例患者中,符合复通标准39例(78%),不符合复通标准11例(22%)。并且患者在6 h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6~12 h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重要进展。我院自1989年以来,对61例AMI患者进行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设立了对照组,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某支冠状动脉突然闭塞,血流完全中断,心肌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不能逆转的局部坏死,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我院今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22例,开展溶栓治疗6例今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就诊的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7~83岁,其中>60岁者14例,<60岁8例;前壁心梗8例,下壁心梗5例,侧壁心梗2例,其他6例。结果:治愈者12例,改善8例,无效8例。1.2方法1.2.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是维持心… 相似文献
9.
姬平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5)
很多试验已证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使用溶栓治疗较之用常规治疗不增加中风的危险。但使用不同溶栓制剂和抗凝治疗的病人中,各类中风的发生率以及这些药物与中风危险因子的综合作用尚不很清楚。病人和方法 AMI 症状发生6小时内住院且资料完整者20768例。随机分为:①链激酶组:以150万 U30~60min 内静脉输入,共10396例;②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以100mg 在3小时内静脉输入,共10372例。另外全部病例中有10361例用肝素12500U每天2次皮下注射;10407例不用肝素。91%的病人并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0.
尤忠一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6,(Z2)
本文报告了36例AMI尿激酶溶栓后的康复治疗。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61±13岁,分为冠脉再通组(A组)和未再通组(B组),分别采用河北省医院三周康复程序和四周康复程序。结果:A组20例全部完成三周程序,出院时生活自理,随访三月5例(25%)返回工作;B组16例中15例(93.7%)完成四周程序,出院时生活自理,随访三月2例(12.5%)返回工作。未 相似文献
11.
尤忠一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7,(Z1)
本文总结了自92年1月至95年12月期间我院CCU病房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并尝试早期康复医疗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对象:36例急性心梗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113岁。其中16例下壁间例合并室),14例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其中3例合并侧壁),6例前间壁。所有病例地匀符合WHO,AMI诊断标准,并具有溶栓指征;年龄<75岁;胸痛<24小时,无心源性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无活动性出血,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眼底改变,恶性肿瘤等反指征。1.2方法:符合上述指征者用尿激酶溶栓,剂量2万U儿》总量… 相似文献
12.
13.
黄震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7):300-302
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疗效作早期测定,有助于指导对溶栓失败病人作进一步治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决定。溶栓疗法疗效的无创伤检测方法包括临床资料和心电图检查,血清酶没定,放射性核素检查,磁共振检及超声心动图等。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这些方法,以便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内溶栓已被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第三代新型溶栓剂和溶栓辅助治疗方法的开展,溶栓治疗更趋完善.本文结合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对这些新型溶栓剂和新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为老年组和青中年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组30例,年龄62~83(68.3)岁,青中年组45例,年龄32~59(50.4)岁。其溶栓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老年病人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提示溶栓疗法不要单以年龄为条件。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冠脉内常有新鲜血栓形成,如能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则可使梗塞范围缩小或不致扩大,改善心功能,降低AMI的病死率。1960年Boucek等用纤维蛋白溶解素(fibrinolysin)注入冠脉内试图治疗AMI;1979年Rentrop等以经皮导管插入冠脉用链激酶(SK)溶解血栓取得冠脉再通的效果后,冠脉再通术(PTCR)迅速普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28例疗效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心内科(201900)陈跃光顾锡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11)朱根法我们从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了56例AMI的病人,其中的40例做了溶栓治疗,60岁以上者2...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1年3月到1997年3月对发病12~30小时入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进行晚期溶栓治疗15例,同时不溶栓治疗15例与之进行对比观察,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 溶栓组男9例,女6例,年龄52~68岁。梗塞部位:前间壁4例,前壁6例,下壁 侧壁3例,高侧壁 前壁2例。非溶栓组男11例,女4例,年龄51~6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