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对6 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和5 5例胃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区域血及术后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中CK2 0mRNA均为低表达,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4 5 % ,Ⅲ、Ⅳ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 <0 .0 5 ) ;术中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6 4 % ,高于术前的4 5 % (P <0 .0 5 )。术前外周血中高表达的患者术后随访3~4 0个月中出现复发转移和死亡例数明显高于术前低表达的患者(P <0 . 0 5 )。结论 实时定量荧光RT PCR检测CK2 0mRNA可以评估胃癌血道微转移,有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和CEA 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同时检测两种肿瘤标志物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联合检测 10 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 (CK)2 0mRNA和癌胚抗原 (CEA)mRNA ,并随访 3年。结果 大肠癌组CK2 0mRNA、CEA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78% (62 /10 2 )和 64 .71% (66/10 2 )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K2 0mRNA和CEAmRNA均阳性表达组患者的 3年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5 5 .0 0 %和 5 0 .0 0 % ,显著高于CK2 0mRNA和CEAmRNA均阴性表达组及单一阳性表达组 (P <0 .0 1)。结论 CK2 0mRNA和CEAmRNA均阳性表达是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癌细胞的重要证据 ,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及手术操作与血循环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 PCR法检测 37例无远处转移、10例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10例大肠良性病变对照组和 1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细胞角蛋白 2 0 (cytokeratin 2 0 ,CK2 0 )mRNA。术中将结肠癌患者分为A组 (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和B组 (不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结果  10例已确定有远处转移者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为 9/10 ,大肠良性病变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K2 0mRNA。 37例无转移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37 8% (14/37)和 5 9 5 % (2 2 /37) (χ2 =4 90 0 ,P <0 0 5 )。其中A组和B组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5 3 8% (7/13)和 6 2 5 % (15 /2 4) (χ2 =0 0 2 6 ,P >0 0 5 )。结论 CK2 0mRNA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手术操作能明显增加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机率。术中单纯靠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的方法无法完全阻断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2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前、10例手术后及 10例健康者外周血标本中CK 2 0mRNA的表达。结果 :在手术前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为 15 .6 % (5 / 32 ) ;在手术后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为 2 0 .0 % (2 / 10 ) ,其中 1例术前外周血CK 2 0mRNA表达阴性 ,手术后变为阳性 ;健康者外周血均无CK 2 0mRNA表达。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数目无显著关系 (P >0 .0 5 ) ,但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 ,CK 2 0的检出率似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以RT PCR技术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的表达 ,可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肿瘤细胞血行微转移。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微转移的CK19和CD44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D4 4mRNA的表达与术后乳腺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检测 10 7例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阳性者 4 5例 ,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阴性者 6 2例 )手术前 2 4h和手术后 12d血中CK19与CD4 4mRNA的表达 ,同时与 35例良性乳腺病患者及 6 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 2 4h患者血中CK19和CD4 4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1 8% (34/10 7)和 32 7% (35 /10 7) ,与手术后 12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值 :CK19分别为 10 74、2 1 0 4 ;CD4 4分别为 8 70、2 0 18;均P <0 0 5 )。CK19与CD4 4检测血中乳腺癌细胞特异度为 88 7% ,此二项指标联合应用敏感度为 10 0 %。CK19与CD4 4均表达者的 5年生存率为 5 7 80 % (11/19) ,均不表达者的 5年生存率为 90 4 7% (19/2 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4 ,P <0 0 5 )。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血中CK19、CD4 4mRNA的表达 ,可提高诊断乳腺癌微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细胞角蛋白 2 0 (CK 2 0 )mRNA在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膀胱癌患者 91例 ,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CK 2 0mRNA含量 ,2 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 结果  91例患者中 37例 (41 % )外周血CK 2 0mRNA阳性表达 ,其中证实有转移的 2 0例中 1 7例 (85 % )阳性 ;对照组 2 5例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CK 2 0mRNA的阳性率在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中显著升高 (P <0 .0 1 )。 结论 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对早期发现膀胱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术中门静脉血CK20 mRNA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门静脉和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20)mRNA,探讨它作为大肠癌肿瘤细胞血行播散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63例大肠癌患者术中抽取的门静脉和外周血中CK20 mRNA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阳性率,并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Ducks A,B期和Ducks C,D期患者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情进展,门静脉和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均显著提高(65% vs 96%;33% vs 54%),但仅门静脉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χ2=8.65)。比较不同时期不同部位CK20 mRNA与CEA表达差异时,除Ducks A,B期患者门静脉血中CK20 mRNA阳性率较CEA阳性率为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外,Ducks C,D期门静脉组和各期外周血组中CK20 mRNA阳性率和CE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患者门静脉中CK20 mRNA含量高于外周血,门静脉和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随病情进展而增加,因此可作为大肠癌肿瘤细胞血行播散标志,应用于手术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的表达,并分析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结果 8例非肠管肿瘤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检测均为阴性(0/8),5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检测阳性率为50%(26/52),外周血GC-C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外周血CEA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外周血CEA和GC-C mRNA,可提高大肠癌患者血液微转移检测的阳性率.DukesA、B、C和D期大肠癌患者GC-C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0(0/3)、47.06%(8/17)、52.38%(11/21)、63.63%(7/11),随临床分期的增加,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的阳性表达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C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是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新的肿瘤标记物,并可用于肠源性肿瘤的来源判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68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术前外周血CK20 mRNA和CEA 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对照组中CK20 mRNA和CEA mRNA均无表达,而在大肠癌组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45.6%,CEA mRNA阳性表达率为39.7%,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5.9%,较单项检测阳性率高(P〉0.05),二者的表达与性别、肿瘤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明显相关。结论CK20 mRNA和CEA mRNA可作为大肠癌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肿瘤微转移的检出率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K20mRNA、CD44v6和PCNA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预测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0例大肠癌患者回流门静脉血中 CK20mRNA,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肠癌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mRNA、癌组织中CD44v6、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大肠癌组织中CD44v6及PCNA的表达与门静脉中 CK20mRNA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γ1=0.933,γ2=0.906,P<0.05);肝转移组CK20mRNA、CD44v6、 PC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肝转移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CD44v6、PCNA及CK20mRNA预测大肠癌肝转移,可显著提高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对于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蛋白作为大肠癌肿瘤细胞血行播散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大肠癌术中抽取的外周血CK20 mRNA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大肠癌病人的CK20 mRNA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0.0%、50.0%和84.6%、92.3%,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ukesA、B期和C、D期大肠癌病人CK20 mRNA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2.4%、56.8%和53.8%、61.6%,无显著性差异(P>0.05)。CK20 mRNA与VEGF作为单项指标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41.3%和58.3%,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升至69.8%,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肠癌病人外周血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可作为衡量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时,敏感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胰腺癌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40例作根治术的胰腺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并与病人的临床病理学指标、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40例胰腺癌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57.5%(23/40),CK20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相关性。随访发现CK20mRNA阳性病人术后6个月(P=0.043)或1年内(P=0.02)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明显大于阴性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病人预后不良,其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病人(Log Rank=13.31,P=0.0003)。结论CK20mRNA是检测胰腺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敏感指标,CK20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能预测胰腺癌预后和决定采用更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作为血行播散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RT-PCR技术检测63例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标本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病情由Dukes A、B期向Dukes C、D期进展,门静脉血CK20 mRNA表达的阳性率由64.9%升高到96.2%(P〈0.01)。高、中分化肿瘤组织VEGF蛋白阳性率为50.0%,低、未分化时升高到92.3%(P〈0.01)。CK20 mRNA与VEGF作为单项指标测定时,阳性率分别为77.8%和58.7%,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显著升高(92.1%)。结论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中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作为衡量大肠癌浸润能力的指标,二者表达分别与Dukes分期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二者时,敏感性显著提高,可弥补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CK20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以及20例健康自愿者与1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结果 6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K20 mRNA表达阳性率为41.0%(25/61),术中门静脉血中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45.9%(28/6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CK20 mRNA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0例健康自愿者和1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外周血中均无CK20 mRNA表达。结论 CK20是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反映微转移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结直肠癌患者血液中CK20 mRNA表达与肿瘤的分期、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CK19/20检测对结直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K19/20mRNART-PCR检测对结直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RT-PCR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对照组6例非恶性病变腹部手术患者骨髓血、门静脉血和外周血CK19mHNA及 CK20 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6例患者无 CK19及 CK20阳性表达,CK19及CK20在42例结、直肠癌患者骨髓血、门静脉血及外周血中阳性表达分别为24/42、21/42、11/42及27/42、18/42、11/42,两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和门静脉中表达比外周血高(P<0.01),Dukes C 期患者表达高于Dukes A、B期(P<0.05)。结论 CK19、CK20的RT-PCR检测是较敏感和特异的结、直肠癌微小转移指标,阳性表达患者有较高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CK20非同位素RT.PCR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结肠癌细胞。结果54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0阳性表达32例,阳性率59.63%,CK2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存在差别有显著性。术后3天内外周血CK20阳性检出较术前多出3例,术后早期短程化疗结束后16例转阴。结论大肠癌在早期就可能已累及全身,外周血中CK20的检测可帮助综合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为指导辅助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对控制大肠癌微转移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