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腔恶性黑素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黑素瘤的1%以下.本病恶性度高,发展快,易复发和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差[1].其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易循淋巴、血液系统转移至颌下、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器官,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2.
赵侃  沈志森等 《耳鼻咽喉》2002,9(6):332-334
目的:提高对原发于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2-2000年收住的19例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理与临床易与鼻息肉,鼻腔癌,血管癌相混淆,彻底的手术切除及良好的局部控制与生存时间有关,放疗,化疗与免疫治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彻底手术切除是提高疗效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3.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中,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18例,颈外动脉结扎上颌骨大部分切除术2例,上颌窦根治术径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4例;单纯手术14例,手术加术后放疗8例,手术加放疗和化疗2例,其中1例加免疫治疗(IL-2和IFN)。结果:24例患者中随访22例,失访2例,3年生存率为54.5%(12/22),5年生存率为31.8%(7/22)。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能提高本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24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鼻腔恶性黑色瘤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对1971-1991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发现鼻腔恶性黑色素瘤24例,占同期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0.2%。其病理特点为在不同的瘤细胞内可见典型的前黑色素体,注意寻找瘤细胞内细小的黑色素颗粒,可避免误诊。手术仍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亦可配合放疗,术后创面加激光照射处理,疗效较佳,20例死亡,存活14年;4例例健在,分别生存4、3、3、2年。  相似文献   

5.
许亚辉  冯青杰 《耳鼻咽喉》1997,4(3):145-147
本文报道鼻中隔粘膜恶性黑素瘤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2~75岁,7例全部手术治疗,全鼻切除术3例,次全鼻切除术4例,经随访治疗效果3年生存率为71.4%(5/7),5年生存率为40%(2/5),文中对鼻中隔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4 0岁。因右侧鼻塞、鼻出血 1个月余 ,于 2 0 0 2年 3月以“右鼻腔新生物”收治入院。 8个月前因右侧鼻塞及嗅觉减退在外院诊为鼻息肉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 ,术后鼻塞一度减轻。入院前1个月又出现术侧持续性鼻塞 ,伴嗅觉减退及间歇少量鼻出血 ,偶有头部胀感 ,但无明显头痛及其他症状。体检 :右侧鼻腔充满淡红色新生物 ,表面欠光滑 ,质软 ,无触痛 ;双侧鼻腔有血痂及黏脓性分泌物。鼻窦冠状位CT示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及额窦软组织影 ,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图 1)。行右鼻腔新生物活检 ,病理报告 :鼻腔脑膜瘤。入院第 13天在全麻下行…  相似文献   

7.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跃军  任正心 《耳鼻咽喉》2000,7(4):208-210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为临床难汉疾病之一,预后较差。该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对1988~1998年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5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认为本病应与鼻腔癌,血管瘤,鼻息肉相鉴别。其病理特点为在不同的瘤细胞内可见典型的前黑色素体,注意寻找瘤细胞内细小的黑色素颗粒,可避免误诊。广泛彻底切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亦可配合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前额开窗-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术后常规放疗.结果3年生存率为47.5%(36/76), 5年生存率为36.2%(25/6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48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鼻腔鼻窦肉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鼻腔鼻窦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鼻腔鼻窦纤维肉瘤4例,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3例,脂肪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5例,横纹肌肉瘤5例,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浆细胞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5例,血管肉瘤3例,综合治疗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6.7%,35.7%。结论:鼻腔鼻窦肉瘤不易明确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对肿瘤易复发及全身转移者,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恶性血管球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生在鼻腔、鼻窦的恶性血管球瘤罕见 ,经文献检索国内外鲜见报道。 2 0 0 0年 8月我们成功诊断、治疗原发性鼻腔、筛窦恶性血管球瘤 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3岁。主诉左鼻腔渐进性阻塞近 2年 ,无鼻部外伤、疼痛及出血史。鼻镜检查 :左鼻腔下鼻甲游离缘以上的总鼻道区域有暗红色新生物 ,表面光滑且分叶 ,触之易出血。CT示 :左鼻腔及筛窦有占位 ,初步诊断 :左鼻腔息肉伴筛窦慢性炎症。于局麻下行鼻内窥镜左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新生物来自中鼻道及其相对应的增生肥厚的鼻中隔粘膜 ,触之易出血 ,质地较脆 ,外观似出血…  相似文献   

11.
Mucosal melanoma of the nasal cavity is a rare tumour. With the extended used of nasal endoscopes and advent of CT scan, early diagnosis of nasal melanoma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its extent is possible. This allows endoscopic excision of tumour, avoiding unnecessary removal of healthy tissue. Here we present a case where endonasal endoscopic excision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chieved disease free survival till follow up (nearly 2 years).  相似文献   

12.
Malignant melanoma affecting the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 is a rare condition with a poor prognosis. The Head and Neck Oncology Clinic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Nottingham has treated 16 patients in an 8-year-period. Twel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radical surgery and salvage radiotherapy was used for 7 patients with local recurrence. This resulted in tumour shrinkage in 4 patients. Eight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have died of systemic spread. Four are currently alive, although 2 have loc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男7例,女4例, 46~82岁,平均65.7岁。采用手术+放疗治疗7例,手术+化疗2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1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36.37%、9.09%。免疫组化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发展快、易复发、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自发性凋亡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1~2000年收治的48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44例术后均行放疗,其中2例加行化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25例健在无肿瘤复发(52.1%);3例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带瘤生存(6.3%);2例死于其他疾病(4.2%);14例死于原发病(29.2%),4例失访(8.3%),按死于原发病局部复发计算。TUNEL结合PI及HE染色检测肿瘤细胞自发性凋亡情况。Log-rank进行生存率的比较,Cox回归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8例肿瘤标本中44例(91.67%)发现凋亡细胞,早期肿瘤(T1、T2)凋亡指数高于晚期(T3、T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I中位数2为界将48例鼻腔鼻窦肿瘤分为高AI(AI≥2)和低AI组(AI<2),高AI组(AI≥2)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均高于低AI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检测肿瘤治疗前的凋亡指数有可能成为临床上用来筛选具有高复发和死亡风险性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0.5%,本文就6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单纯或综合治疗下的局部控制及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局部控制率为70.3%,Ⅱ、Ⅲ、Ⅳ期的控制率分别为76.5%、72.7%和70%。手术标本切缘阴性局部控制率为73.8%,而阳性则为33.3%。5年生存率为47.8%,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高于单一治疗,本组资料显示S+R和A+R+S较高,分别为61.1%和62.0%,而S和R则较低(33.3%和28.6%,P<0.01)。标本切缘、颈淋巴结转移及T分期,治疗方式均影响预后,综合治疗的疗效好,早期发现及较彻底切除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CT检查结果提示血管性肿瘤,病变多呈均一高密度块影,并有明显强化的特点。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富含毛细血管,呈树枝状,管腔内壁为正常内皮细胞,管腔周围有弥漫分布的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外皮细胞排列,可见核分裂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肿瘤预后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高度恶性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间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该组误诊率为80%。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类潜在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定位及手术方案的制定,但缺乏特征性表现,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完整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其临床行为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临床医师要重视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描述。所有病例均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2例,该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应与鼻腔癌、血管瘤、鼻息肉相鉴别;广泛彻底切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对本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Malignant melanomas develop from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melanocytes that are present in the skin and mucosal linings throughout the body. The overall rate of mucosal melanoma is rare and malignant melanomas developing from turbinates or maxillary sinuses are extremely rare. Symptoms of nasal melanoma are generally nonspecific, and patients often fail to seek prompt medical attention. Diagnosis can be confirmed by the immunochemical profile of staining with anti-S100 and HMB-45 antibodies, even in the case of melanin-free pigment melanoma.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two cases of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in the turbinate and maxillary sinu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鼻黏膜及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01-2005-01期间66例原发性鼻黏膜及口腔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病历并进行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66例患者中,37例行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12例,生物治疗8例,化疗加生物治疗5例,放疗8例,放疗加化疗4例。15例(22.7%)首次治疗后6个月内原发灶复发或伴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10例(15.2%)出现远处转移。平均生存时间为7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3.7个月,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1.4%和31.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有无淋巴结转移、首次治疗效果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鼻黏膜及口腔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局部复发率较高,且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首次治疗效果。关于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