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与疾病轻重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进行中医症状积分、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分析各种证型与急性胰腺炎轻重评分值的关系。结果:CT评分值方面,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的CT评分值为高,与其余二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肝胆湿热证的CT评分值又高于肝郁气滞证。Ranson积分值方面,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为高,其中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的Ranson积分值已接近重症评判标准,与其余二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PACHEⅡ评分方面,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组为高,已接近重症评判标准(APACHEⅡ≥8),与其余二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胆湿热证的APACHEⅡ积分值虽高于肝郁气滞证,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为主;轻型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主要为肝郁气滞证和胃肠热结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ICU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死亡率,评价中医辨证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纳入研究的85例ICU危重症患者于入ICU及出ICU时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阳类证和阴类证两型,对所有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型病人在进入ICU及出ICU时的APACHEⅡ分值,并与死亡率比较。结果:初始为阴类证的患者在入ICU及出ICU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初始为阳类证的患者(P=0.0001及F〈0.05),死亡率亦显著高于阳类证患者(P=0.0369):治疗后由阳类证转为阴类证患者APACHEⅡ评分较维持阳类证者增高(P=0.0161),而阴类证转为阳类证的患者APACHEⅡ分值较维持阴类证者减低(P=0.0424)。结论:中医证型对危重症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阴类证患者的预后较阳类证患者差,证型转换可能引起预后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观察分析,总结其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今后辨证及疾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集2009年11月~2011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7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病程、主要临床表现、客观检查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76例,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血瘀证64例(36.36%),肾阳虚证56例(31.81%),痰热蕴肺证40例(22.72%),水凌心肺证12(6.81%),肺气虚证4例(2.27%)。2.60~70岁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居多,其次为血瘀证;70岁以上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血瘀证居多,其次为肾阳虚证。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居多,其次为痰热蕴肺证;病程在10~15年的和大于15年的患者,中医证型均以血瘀证居多,其次为肾阳虚证。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病性以血瘀证为标,肾阳虚为本。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轻重与病程及年龄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髓损伤合并肺炎相关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以及中医证型分布和演变特点。方法 216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美国脊椎损伤协会分级(ASIA)运动和感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临床肺炎(CPIS)评分对肺炎的预测价值;记录并统计分析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及演变过程和不同ASIA级别的中医证型。结果感染组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APACHEⅡ评分、ISS评分、CPIS评分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绘制发现,感染组患者在CPIS评分中,AUC面积最大,敏感性最高,特异性较高;感染组ASIA分级以A、B、C 3级居多,以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为主,初期4例变证患者ASIA分级均为A级;发病初期,肺炎证型分布为痰热壅肺痰湿壅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风热袭肺、热入心包、邪陷正脱)外寒内热,痰热壅肺证(29.51%)最多;疾病中后期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居多,痰热壅肺证和痰湿壅肺证减少;常见证型中6例恶化,转变为热入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变证中3例恶化。结论创伤性颈髓损伤合并肺炎患者,通过相关评分系统合理预测,并研究其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掌握证候学规律,为合理使用中医药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期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京津地区9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1 07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并将中医诊断复合证型拆分为寒凝、火热、气滞、痰浊、痰热、血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水饮11个证候要素,分析冠心病不同亚型及合并不同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要素为血瘀(81.4%),其次为气虚(56.8%)、痰浊(48.5%)、阴虚(25.1%)。冠心病各亚型及冠心病合并不同疾病患者之间证候分布特点有所差异,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气阴两虚、痰热较其他病种常见,心律失常患者阳虚、痰热比例较高,心功能不全患者以阳虚、痰浊、水饮为特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气虚、痰浊较多,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辨证属阴虚者较多。结论冠心病不同亚型或合并不同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不同特点,为中医辨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失眠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失眠症状的患者50例,观察其睡眠情况、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舌脉等情况,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证素特点。结果:50例患者辨证分型有6种证型,分别为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气亏虚证、心阴不足证、心阳不足证。其中以心气亏虚证占比最多。病位证素分析显示,该病病位在心、肝。病性证素主要分布为气滞、热、气虚、阴虚。结论:肿瘤失眠患者病位在心、肝,临床以心气亏虚证居多,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热、气虚、阴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温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ANS)患儿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1年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晕厥中心的ANS患儿85例,其中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60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者25例。分析总结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结果?85例ANS患儿平时最常见的10项症状依次为:头晕、出冷汗、神疲乏力、常不开心情绪低落、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紧张焦虑、多梦、胆小。中医证型归结为肝郁气滞、气阴两虚、气血亏虚、痰热内蕴4种。单一证型31例(36.47%),其中气阴两虚证20例、肝郁气滞证9例、气血亏虚证2例;复合证型54例(63.53%),均以肝郁气滞证(54例)为主证型,兼气血亏虚(29例)、气阴两虚(14例)、痰热内蕴(11例)3个证型。在85例患者中,单一证型和复合证型中诊断为肝郁气滞证的比例最高(63例,74.12%);其次为气阴两虚证(34例,40.0%)、气血亏虚证(31例,36.47%),痰热内蕴证作为兼证11例(12.94%)。60例VVS患者主要证型为肝郁气血亏虚证(20例,33.33%)、气阴两虚证(16例,26.67%)。25例POTS患者主要证型为肝郁气血亏虚证(9例,36.0%)、肝郁气阴两虚证(6例,24.0%)。结论?VVS及POTS患儿的常见症状依次为头晕、出冷汗、神疲乏力、常不开心情绪低落;肝郁气滞和气血阴阳失衡(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是ANS患儿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相关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借助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应用程序收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改良Kupperman评分、绝经状态分级和中医证型判定,分析主要症状、绝经状态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差异,以及不同绝经状态、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差异。结果 (1)共收集有效病例846例,其中半数以上出现疲乏(95.74%)、情绪波动(89.13%)、失眠(86.05%)、性交痛(70.33%)、心悸(68.91%)、头痛(68.91%)、骨关节痛(65.37%)、抑郁疑心(64.07%)、潮热出汗(63.36%)、眩晕(62.53%)等症状。(2)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以轻度、中度绝经状态居多,分别为296例(34.99%)、399例(47.16%);中医辨证分型以肾阴阳两虚证(42.67%)、肾虚肝郁证(32.51%)多见,其余依次为肝肾阴虚证(13.59%)、心肾不交证(11.23%)。(3)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存在差异,其中肾虚肝郁型患者评分最高、肝肾阴虚型患者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