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彩萍 《河北医学》2001,7(12):1099-1100
1 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均为各种外伤后在我院行急诊B超的住院病人,男3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5岁,初诊时间在伤后1h至2月,以4h内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腹痛、心悸、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等. 使用仪器为日产东芝240型,探头频率3.5MHz.患者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对患者腹部进行纵横斜等多方位,多切面全面扫查. 2 结果 46例脾外伤经B超诊断脾真性破裂34例,脾实质挫伤6例,脾包膜下破裂4例,脾未见异常2例.经手术证实脾真性破裂34例,脾实质挫伤8例,脾包膜下破裂4例行保守治疗、B超漏诊2例(脾脏声像图未见异常,手术为脾实质挫伤).超声诊断脾破裂的手术符合率为95.7%.B超诊断脾破裂中4例同时诊断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其中脾破裂2例,脾胃韧带1例,肾挫伤1例,均为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脾破裂B超诊断与术中对照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诊断主要靠反复的腹腔穿刺(以下简称腹穿),B超应用于临床后,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帮助很大。自1995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对7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前采取不同方式进行B超检查,并与术中发现进行对照。为探讨B超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59例,女17例。年龄9~58岁,平均36·8岁。急诊手术73例,经严密观察后手术3例。全组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及急腹症表现。腹穿1次阳性64例(84·2%),2次阳性9例(11·8%),2次以上阳性3例(4·0%),总阳性率100%。全…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86年以来,B超急诊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腹部脏器破裂或内出血65例,报告、分析如下。三资料和方法本组男25例,女4O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31岁。患者多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压痛。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26天。其中肝脾破裂10例,肾破裂1例,胃肠损伤6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10例,胆囊穿孔2例,窗外孕破裂28例,黄体破裂8例,使用仪器:日立EUB-40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SMHz、SMHZ,作腹部常规扫查。2结果本组超声检查与术后诊断完全符合40例,占61.5%(40/65);基本符合15例,占23.0%(15/65);误诊6例,…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近3年来急诊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腹部脏器破裂或内出血166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6例,男106例,女60例,年龄8~62岁,平均年龄33.8岁,患者多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压痛,受伤后就诊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24小时,其中肝脾破裂66例,空腔脏器损伤及消化道溃疡穿孔52例,宫外孕破裂34例,黄体破裂5例,肾破裂3例,胰腺破裂2例,膀胱破裂4例。2 结果本组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完全符合者120例(占72.3%),基本符合者32例(占19.3%),误诊9例(占5.4%),漏诊5例(占3.0%),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1.6%。3 讨论3.1 实质性内脏损伤 肝脾胰肾破裂 …  相似文献   

5.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的发生率较高,我科从1996~1998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4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1例。年龄8~50岁,其中18~30岁9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直接暴力挫伤5例。 伤情 本组中全身多发伤并有脾破裂8例,延迟性脾破裂3例,包膜下脾破裂1例。均经B超或CT检查证实,多发伤8例中有颅脑损伤、肋骨骨折、胸腔积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我院近 3年经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的脾破裂 78例 ,对其B超诊断进行分析总结。资料与方法  本组 78例脾破裂中 ,男 69例 ,女 9例 ,年龄 8岁~58岁 ,平均年龄 32 .2 8岁± 6.1 7岁。急诊就诊 74例 ,常规检查 4例 ,外伤后就诊时间最短 30分钟 ,最长 1 5天。采用Alora -1 1 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患者取仰卧位 ,辅以右侧卧位、坐位 ,于左上腹肋间、肋缘下作纵切、横切、斜切及不规则切面扫查和全腹探测。  诊断标准分 3类[1] :①真性破裂 ,临床最常见 ,脾实质及包膜均破裂 ;②被膜下破裂而被膜完整 ,脾破裂后血…  相似文献   

7.
梁振忠 《海南医学》2007,18(7):117-1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5年内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B超检查及手术中所见,进行总结脾破裂的类型和临床治疗的选择. 结果 本组B超检查阳性率95%(135/142),3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17例转手术治疗.127例手术治疗中有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手术治愈率99%(126/127). 结论 B超检查为脾破裂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根据损伤程度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是脾损伤确切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脾破裂是腹腔内脏器破裂常见器官之一。临床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破裂较少,外伤性破裂多见。现将我院近10年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62例脾破裂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2例脱破裂,男性54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的68岁。外伤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半,最长匕天。用东芝SAn38型复合扫描仪,探头频率线阵4MHZ,扇型3MHZ。患者仰卧、右侧卧位,于左助间隙,左上腹及全腹作多切面检查。2结果本组62例脾破裂中,真性破裂55例占88刀%,其中粉碎性破裂8例占12%,包膜下破裂7例占11.2%。一次性确诊56例占叨.32%,两次以…  相似文献   

9.
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对97例经B超检查并经手术或CT证实的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B超诊断符合率为96.9%。全部患者均行脾切除术或CT证实为脾破裂。结论B超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指导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首选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作者近5年间共收治脾破裂191例,其中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31例,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8岁~74岁。入院时昏迷6例;伴休克9例;有腹胀和腹部移动性浊音26例;入院时确诊23例,8例入院时未能确诊延迟后始明确诊断,最短3小时,最长入院后14天。脾破裂包膜下型5例。31例均通过腹穿或B超确诊。手术治疗27例,保守治疗4例。31例中2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其余均好转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韦景秋 《广西医学》2004,26(1):127-127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尤其在腹部闭合伤中 ,脾破裂居于首位。B超对脾脏具有高度分辨率 ,能对脾破裂类型作出明确诊断 ,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现将我院近 8年来经B超诊断并经临床诊治证实的1 0 5例脾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0 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79例 ,女 2 6例 ,年龄 4~ 76岁 ,平均 2 9岁。均有外伤史 ,全组病例临床体格检查 :左上腹皆有触痛 ,2 5例移动性浊音阳性 ,37例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 ,脉搏增快 ,3例休克。B超检查诊断 :脾包膜下破裂型 34例 ,脾实…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脾切除术(LS)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我院2001年12月以来已行LS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1岁.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扳减少性紫癜(ITP)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1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例,脾血管瘤2例,肝硬化合并巨脾伴脾功能亢进1例(术前B超检查显示脾体积26cm×16cm×12cm),外伤性脾破裂伴腹腔大出血1例;ITP、HS及地中海贫血患者系内科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1年12月至1995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23例B超诊断的肾上腺病变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本组共计2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6例。年龄12岁至54岁。左侧肾上腺病变13例,右侧8例,双侧2例。其中CT检查11例,MRI检查2例。检查方法:使用ALODA620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SMH2。患者侧卧位,纵切即作肾脏及肾上腺冠状切面,探头置于腋中线或胶后线处沿肾长轴扫查,显示肾长轴后逐渐向前例移动,右侧通过脾及左肾显示左肾上腺。检查左侧肾上腺必要时空腹饮水,以胃内液体作声窗坐位检查。2结果和分析本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照组23例…  相似文献   

14.
<正>脾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伤发生率极高。在腹部外伤中,脾损伤约占36.796。由于其出血量大,如诊断处理不及时,则常导致病人死亡。现将我院1985~1997年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54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4例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8~65岁。其中35岁以下36例(66.696),36岁以上18例(33.4%)。致伤原因多为车祸伤(55%),其它依次为坠落伤、冲击伤及挤压伤等。本组多发伤伴脾破裂伤29例,单纯脾破裂伤22例,其中包括延迟性脾破裂伤2例,脾包膜下破裂伤3例,经CT检查确诊。3例脾包膜下破裂经非手  相似文献   

15.
本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3~6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10岁以下3例,伤后24小时以内入院。其中6小时以内入院对例,6~12小时以内入院9例,12~24小时入院8例,32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24例经B超检查辅助诊断,存在合并伤者10例,分别为肾挫伤、腹膜后血肿、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脑挫伤及脑肿胀。Ⅰ级脾破裂共5例,其中保守治疗2例,分别为包膜下脾破裂及辟嗝面挫裂伤,均经B超检查证实诊断,治疗包括禁食、补液输血、严密观察72小时,严格卧床1周,住院3周,出院时嘱3个月内少活动,另3例子保守治疗观察过程中出现包股破裂并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近3年来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41例胃肠道破裂或穿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1例(男35,女6),年龄18~72岁,平均39.8岁。其中确诊为损伤性破裂者25例,溃疡病穿孔 16例。11例曾行腹腔穿刺,阳性者 9例;28例曾行腹部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17例。全部病例采用Aloka-210,250型显象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腹部扫查。结果:超声发现肝或脾前间隙、包块周围及腹内有游离气体回声者虽只17例,但腹腔少量或中量积液35例,十二指肠区有轮廓不规则的异常包块内呈不均质回声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合外伤史及腹部体征、腹穿结果及CT、B超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本组B超诊断率91.5%.CT诊断率100%.非手术治疗11例,9例成功.2例中转手术.治愈率81.8%.手术治疗50例(包括中转手术2例).除2例术后因严重脑外伤.1例由于休克时间过长而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4.9%.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诊断较易.B超、CT等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外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形态及功能,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指征,不轻易切脾.也不能盲目保脾,原则上"先保命再保脾[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保脾临床实用性.方法 笔者从本院近十年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例中随机抽取资料完整且经一年随访非手术治疗的82例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性68例(82.9%),女性14例(17.1%).机动车肇事59例(72%);堕落伤17例(20.7%);拳击伤6例(7.3%).经临床体征、B超及CT扫描证实为脾破裂,为浅表的脾实质破裂,脾周及盆腔有少量积液,按外科学分类为I级脾破裂者为本组治疗对象.经绝对卧床静养1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静脉高营养.保守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腹腔渗液完全吸收,半月后治愈出院.3个月后恢复体力劳动,观察一年无异常表现.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守疗法治疗脾破裂,免除切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超声诊断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分析报告。结果:30例脾破裂经超声诊断28例,其中包膜下血肿3例,脾挫裂伤23例,脾实质内血肿2例,未确诊2例,其中1例为脾蒂断裂,1例为脾门处裂伤。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B超在诊断脾破裂过程中,具有无创、准确、价廉,可连续性动态观察的优点,是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诊断创伤性脾破裂的误诊原因,提高超声对创伤性脾破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近期)31例超声误诊的创伤性脾破裂的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CT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中有25例创伤性脾破裂误诊为正常脾脏,其中23例浅表性脾裂伤,2例脾门完全断裂;6例误诊为创伤性脾破裂,其中2例左肝肥大覆盖脾脏上方,1例脾脏分叶畸形,1例脾梗塞,1例脾血管瘤,1例脾囊肿。结论:超声检查怀疑创伤性脾破裂时,应注意多探头联合应用、多切面仔细扫查并结合病史动态观察,提高创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