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脉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术后制动时间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合适的制动时间,会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机体恢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28例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制动时间的两组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及血肿情况无明显差别,实验组腰背酸痛、术肢麻木、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是安全的,可促进机体康复,增进食欲,减轻腹胀,减少腰背疼痛、术肢麻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血栓形成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卧床制动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简称TACE)术后患者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方法: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336例行TACE术的患者术后下不同下地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不舒适感及第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TACE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h下地活动的患者不舒适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71.1%的患者需要在术后6h之内排尿。结论:TACE术后患者一般只需卧床制动6h。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时间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广泛用于中晚期肝脏肿瘤的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为其主要并发症,为防止出血发生,常规采用宽胶布加压包扎24h。加压包扎可致局部皮肤损伤,并有术肢麻木不适感,严重者可发生下肢血栓形成,为探讨合适的加压包扎时间,以减少皮肤并发症、增加病人舒适感,将180 例住院的肝癌病人在566 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宽胶布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处24h、10h、6h 的观察发现:随加压包扎时间的缩短,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1) ,术肢麻木不适感明显减少( P< 0.01),而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6h 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且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病人舒适感增加。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卧床制动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简称TACE)术后患者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方法 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 3 3 6例行TACE术的患者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不舒适感及第 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TACE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6h下地活动的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1) ;71.1%的患者需要在术后 6h之内排尿。结论 TACE术后患者一般只需卧床制动 6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索并总结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术后患者最佳制动时间的相关证据,促进医护人员对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术后患者的最佳制动时间做出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 检索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国际指南协作组、医脉通、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术后患者制动时间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20日。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2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和6篇系统评价,总结出9条最佳证据,涉及影响因素、止血方法、制动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4个方面。结论 本次最佳证据总结为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术后患者制动时间提供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安全性、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80例行TACE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术后6 h即开始床上翻身、屈膝、屈髋及下地活动;对照组术后24 h开始活动)术后不同的早期活动时间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及血肿发生率、术肢麻木及腰背酸痛等不舒适感和第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结果 TACE术后不同早期床上及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 h活动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 TACE术后患者患者早期床上及下地活动是安全的,下肢制动6 h就可预防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且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患者的舒适感增加,腰背酸痛、术肢麻木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4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2例,拔鞘管后6h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112例,术后24h开始活动。对两组病人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发生率、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在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适当的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方法2003年2月-2005年3月,将住院行TACE的2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36例。对照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8h和24h。实验组术后穿刺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分别为5h和12h。比较2组患者48h内与穿刺置管有关的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和腰酸背痛、下肢麻木、失眠、烦躁和尿潴留情况发生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出血、血肿、动脉血栓形成3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潴留、腰酸背痛、失眠、下肢麻木和烦躁情况进行比较P均〈0.01。结论TACE术后穿刺肢体制动5h,卧床时间12h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张洁  孙海云 《护理学报》2007,14(3):91-91
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疗法术后为防止肢体早期活动而导致穿刺部位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制动6~24h。术后穿刺部位出现皮下淤斑者,应延长平卧时间至48h,穿刺侧下肢制动48h。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防止病人下肢活动特别是病人睡眠中的不自主的下肢活动。为此,笔者自制了下肢制动架,经临床应用,病人感觉舒适且制动效果满意。该制动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420024729.4。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安全性、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80例行TACE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术后6 h即开始床上翻身、屈膝、屈髋及下地活动;对照组术后24 h开始活动)术后不同的早期活动时间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及血肿发生率、术肢麻木及腰背酸痛等不舒适感和第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结果 TACE术后不同早期床上及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 h活动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 TACE术后患者患者早期床上及下地活动是安全的,下肢制动6 h就可预防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且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患者的舒适感增加,腰背酸痛、术肢麻木减少.  相似文献   

11.
DSA特殊功能对子宫动脉插管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SA特殊功能对于子宫动脉插管的价值。方法12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中67行常规方法,55例术中运用DSA特殊功能:旋转DSA造影、最佳工作机位、路图技术。我们记录手术的相关指标,并对两种方法的平均曝光时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发生血管痉挛或血管损伤的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中运用DSA特殊功能可以减少平均曝光时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和血管痉挛或血管损伤的机率,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SA特殊功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的运用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正、侧位和各种斜位及旋转DSA。在工作站寻找显示动脉瘤最佳角度,将C臂机架转到最佳工作角度,在此角度栓塞动脉瘤。结果:在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检出动脉瘤,其中微小动脉瘤2例,选择诊疗的10例中8例致密填塞,2例次全填塞,2例微小动脉瘤未予治疗。结论:旋转DSA有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能为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角度,使动脉瘤栓塞更加安全可靠;可对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目标血管不做常规脑血管造影直接行旋转DSA检查,栓塞。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对胃肠道疾病的论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胃肠道疾病的数字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同时与钡餐,钡灌及内窥镜检查相对照.结果:血供丰富的病变有:平滑肌肿瘤,腺癌,Crohn病与血管畸形,血管具有相应特征,结合钡璨,钡灌及内窥镜检查,临床论断率较高,少血管病变有:淋巴瘤,类癌及肠结核,缺乏明显的血管特征,介入诊断难较,平滑肌肿瘤血管呈“蜘蛛网“状,腺癌周血管增多,增粗,Crohn病病变肠管之间可见正常血管,血管畸形的血管增多,紊乱,钡灌及内窥镜检查多为阴性,结果:DSA对胃肠道疾病的论断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对多血管肿瘤及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DSA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治不孕症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在西门子Angio-plus血管造影机上完成2336例子宫输卵管造影,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的病变影像学表现为先天性子宫输卵管发育异常如单角,幼稚子宫,输卵管迂曲延长,上举;输卵管扩张积水;输卵管阻塞;输卵管不完全阻塞,通而不畅;输卵管管腔狭窄,宫腔内黏连,充盈缺损,宫体极度倾斜;造影剂周围淋巴和静脉逆流。其中有320例造影正常不孕患者术后2~6个月自然受孕。结论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多体位投照,连续动态观察,显影清晰,便于采集、存储、传输和进行图像处理;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仅提供诊断信息,造影后再通液进行宫腔内和输卵管管腔的冲洗有助受孕。  相似文献   

15.
运动促进制动后兔膝关节组织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观察制动后兔膝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织超微结构及内侧副韧带力学特性的改变,探讨了制动引起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和韧带力学特性改变的机理,以及制动后的主动活动和谈动运动对上述组织病理改变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动可导致关节软骨、关节囊组织退行性改变和关节韧带抗张强度的下降,这种改变随制动时间延长而增加。制动后的关节主动活动有助于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织形态学和韧带抗张强度的恢复。早期被动运动对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恢复及关节韧带抗张强度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平板DSA及其类CT功能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腰腿疼痛或麻木患者,平均年龄(49.38±13.05)岁,共44个病变椎间盘,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双平板DSA设备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术中每个椎间盘内注射臭氧4~25 mL(平均13.82±3.62 mL),盘外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0~15 mL(平均7.73±2.87 mL),并于盘内外注射曲安奈德水针共5 mL。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腰腿疼痛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于臭氧消融术后腰腿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疼痛缓解时间大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1.89%;3例疼痛缓解不明显,其中1例出现椎间盘感染。结论双平板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止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术后早期锻炼组(术后3 d内开始锻炼);术后中期锻炼组(术后3~14 d开始锻炼);术后晚期锻炼组(术后14 d后开始锻炼)。比较3组不同的锻炼时机对上肢肩关节活动度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患侧上肢上举角度、后伸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中有11例(5.12%)发生轻度淋巴水肿,3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 d内开始锻炼后伸高度恢复较好,术后14 d内开始锻炼上举角度恢复较好。不同的锻炼时机对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系统康复治疗对下肢制动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院内康复治疗和院外锻炼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病人及不同康复时机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康复治疗组术后12个月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29.29°±25.86°,对照组为62.12°±48.39°,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本组病例中下肢骨折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与术后开始康复治疗间隔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1)。说明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在改善制动后膝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康复治疗得越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侧股静脉交替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行双侧股静脉交替置管术80例次,分别于置管后1、3、7、>10 d对穿刺口皮肤取样进行细菌培养,拔管前自导管处采血5 ml及拔管后取导管头端5 cm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患者穿刺口局部皮肤及全身情况,并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穿刺口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第3天比第1天明显增高,而术后第7天比第3天明显下降,两者比较P<0.01.导管血、导管头端培养无细菌生长.局部皮肤轻度红肿9例次(11.25%)、轻度疼痛1例次(1.25%)、无穿刺口渗液、发热及静脉炎、血栓发生.结论 双侧股静脉交替置管术应用于多周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解决了外周血管置管困难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