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不但在骨、关节结核中最多见,而且临床表现也较严重、复杂,并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截瘫。因此,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1)术前心理护理;(2)术前康复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方法;(3)术后康复护理:床上功能练习、离床锻炼方法;(4)出院指导,现总结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15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颈椎结核15例,胸椎结核67例,胸腰段结核17例,腰骶椎结核53例,男性89例,女性63例,年龄自21岁-77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所有住院的脊柱结核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结论针对不同的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8例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结核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探讨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有效康复锻炼对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黎维  童英  安婷 《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140-1142
目的探讨小儿脊柱结核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47例的小儿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围术期正规、全程、足量抗结核治疗,术前做好合并肺结核患儿呼吸道隔离,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合理镇痛、翻身,指导脊柱结核患儿坚持功能训练。结果46例患儿恢复良好,1例切口长期感染,窦道形成。结论积极有效做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顺利康复、防止结核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使患者消除顾虑,顺利进行手术,安全康复出院。方法调查患者术前、术后、围术期、出院前的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掌握了脊柱结核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充分的对脊柱结核患者护理需求的评估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84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其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包括用药、饮食卧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精心周密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身体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应用脊柱微创技术对脊柱结核进行病灶清除、局部持续灌注冲洗引流和局部化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2月-2004年10月在CT引导下行微创手术诊断和治疗的81例脊柱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脊柱结核病人在治疗后均出现窭道和伤口不愈舍。[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用药护理。保持灌注引流管通畅及详细的出院指导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应用脊柱微创技术对脊柱结核进行病灶清除、局部持续灌注冲洗引流和局部化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2月—2004年10月在CT引导下行微创手术诊断和治疗的81例脊柱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脊柱结核病人在治疗后均出现窦道和伤口不愈合。[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用药护理,保持灌注引流管通畅及详细的出院指导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脊柱结核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情况观察、防止肺部感染。结果本组15例治愈,1例因未坚持规律用药,脓肿再次复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对手术成功和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56例腰骶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指导、药物治疗与术前训练,术中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予以电话追踪随访。结果经过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本组156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中,140例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一些常见并发症均通过密切观察、精细护理得到及时改善和缓解。在术后平均1.5年的随访中,6例复发再次手术,10例仍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均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术前术后的抗结核药物用药指导,全程细致的心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方法:采用谈话法和观察法对158例脊柱结核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使护患关系达到了相互配合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依靠护士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优化了患者康复的人际氛围,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对52例脊柱结核患者接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脊柱滑脱脊柱骨折撑开复位(DRFS)内固定术的护理要点。认为:术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脊柱结核的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和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后注意保持正确的卧位和体位,适当制动,仔细观察有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切实做好创腔引流管的护理和阶段性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成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的护理环节。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75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侧前路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包括了术前心理指导、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康复指导等。认为手术全程良好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3例采用椎间置管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维护冲洗和引流管功能及制订详细的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杨云红 《全科护理》2014,12(9):788-788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并发进行性瘫痪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脊柱结核并发进行性瘫痪的病人应用抗结核及泼尼松治疗,切开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康复,出院前进行详尽的康复指导。[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末次随访时结核中毒症状消失,体重增加,脊髓功能恢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抗结核及泼尼松治疗再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是保证病人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做好骨盆牵引及呼吸道准备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整体护理评估。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加强对管道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并按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结果5例患者术后脊柱侧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整体护理及评估,术后完善的基础及专科护理,结合及时的术后康复锻炼指导是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术后给予预防压疮、预防尿路及肺部感染、预防便秘和股四头肌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6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给予预防并发症及康复锻炼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进行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做好心理康复指导、饮食及用药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术后体位训练、脊髓功能观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及详尽的出院指导.结果: 进行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员早期康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5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做好骨盆牵引及呼吸道准备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整体护理评估.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加强对管道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并按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5例患者术后脊柱侧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的整体护理及评估,术后完善的基础及专科护理,结合及时的术后康复锻炼指导是青少年脊柱侧凸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均在术后20周内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2周一2年,未出现脊髓损伤及腰椎结核复发。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腰椎结核行植骨融合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